1月6日《桂林日报》刊发:《临桂:“红色引擎”聚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没想到现在开店这么方便快捷,上午来办下午就能出证,先锋服务专窗的工作人员业务熟、效率高,我很满意。”近日,计划开餐饮店的肖女士在桂林市临桂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而在另一边,在位于临桂区的桂林领益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热火朝天地运转着,一批批精密零件完成组装下线。
无论是高新技术企业,还是街边餐饮店,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能够放心、安心发展,与临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红色引擎”密不可分。连续5年,临桂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24年临桂荣获数字广西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
强化组织引领
构建“纵横贯通”的工作体系
“营商环境是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越是急难险重的地方,越是要加强组织保障。我们坚持做到重点工作拓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临桂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金宇说。
为此,临桂区构建贯穿区级职能部门、乡镇、村(社区)和辖区企业四级党组织的“经线”,完善区领导把关、部门各司其职、各乡镇和村(社区)躬身入局的运行机制,常态化研究部署、调度推进营商环境工作,积极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充分发挥“党建+政务服务”作用,构建贯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党建、服务市场主体职能部门党建和行业党建的“纬线”,在各级政务服务一线设置党员先锋岗110多个、党员责任区60多个,广泛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活动,推出企业开办餐饮店、信息变更、注销登记和个人出生、教育入学、退休等生命周期“一件事”“零距离”上门办证和乡村“不出户”办审批服务等一批改革举措。今年以来,为企业和群众办理热难点事项4000多件,上门服务(审批)事项2050件。
锻造过硬队伍
凝聚“有求必应”的服务共识
“项目得以快速签约并建设投产,这不仅源于临桂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成熟的产业链,更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式服务氛围。”桂林市博铧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博铧五金产品生产项目)企业负责人李滢滢告诉记者,项目自2024年2月开始对接、洽谈,当年5月建成投产,创造了又一个“临桂速度”。
项目招得来,还要落得下、实施好。临桂区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原则,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联动协同机制,区四家班子党员干部带头,26支先锋服务队和助企智囊团深入走访调研104家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及时解决用工用能保障、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120多个,干部作风在推动一个又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和锤炼。
临桂区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评优评先、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建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2024年,共对30名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实绩突出的干部给予提拔使用,对50名干部给予晋升职级。对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提醒;对损害营商环境且造成不良影响的,进行组织处理。截至目前,已对3名因服务态度欠佳造成不良影响的干部进行了约谈提醒,切实以干部“硬作风”优化营商“软环境”。
活用“智慧大脑”
释放“一呼百应”的强大动能
“感谢民警们在百忙之中为我们新入职员工普及反诈、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了员工风险防范化解的能力,对我们来说太实用了。”位于临桂区四塘镇的桂林深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包联片区网格服务专员在了解到企业普法诉求后,通过联动共治信息服务平台将诉求转达给了四塘派出所,四塘派出所第一时间组织民警进企业进行反诈宣传授课活动。
临桂区注重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注入“智慧”因子,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微信、手机APP等信息化载体,创新打造联动共治信息服务平台。线上,将人口、房屋、楼栋、城市部件、网格划分、事项清单等数据汇聚到联动共治平台,形成人房楼关联数据库、部件“一张图”、网格划分图、清单一张表;线下,依托标准化全科网格,将机关、事业单位、“两企三新”等党员力量纳入网格担任网格服务专员,与企业建立对口服务关系,确保企业诉求问题“10分钟响应”。
在基础数据的支撑下,通过闭环式、流程化问题处置机制,实现社会治理问题、城市管理问题、企业和群众诉求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有效解决生产要素保障、涉企行政执法、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问题170多个。2024年以来,联动共治信息服务平台受理涉及营商环境工单200多件,办结率99.5%,通过规范高效的联动处理,保障了涉营商环境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