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运动员的转型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但在社会和政府不懈努力下,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退役运动员实现优质转型。
文|刘浏
2021年教师节,吴柳芳带小朋友练体操
张尚武地铁卖艺
从政、体育教师、自主创业 退役转型保障多
退役之后,运动员们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仅仅局限于他们个人的技能与经验范畴,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这类运动员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偏低。因此,他们在退役后难以获得足够支持与帮助,职业转型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然而,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曾在赛场上努力奋斗的运动员也开始迎来新的机遇。近年来,一系列旨在保障退役运动员生活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为他们提供坚实的后盾,保障体系愈发成熟,大致分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就业安置等方面。
竞走
首先,退役后的优秀运动员可以参加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险,其中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等。社会福利方面涵盖住房补贴、教育补贴、文化娱乐设施等,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
社会救济主要针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尽管职业运动员在役期间会通过赛事奖金以及工资等,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在遭遇重大职业挫折或突发事件时,社会救济制度依旧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救助。就业安置相对灵活,可以帮助退役后的运动员走向管理岗、进校园当老师,或者可以拿到一笔费用后自主择业,自主择业时还有一些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特殊单位照顾招聘的政策作为支持。
对于考虑到部分退役运动员的就业转型难度较高,所以比如针对他们能够走进校园当老师的情况,教育部与体育总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并特别强调了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重要性。这一政策的出台,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运动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更多在校生。更为贴心的是,政策还允许退役运动员先入职后考取教师资格证,这无疑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支持。
此外,体育系统内部也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就业岗位与职业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后退役的运动员,他们往往能够得到相对妥善的安排与照顾。目前,我国各省体育局中有不少领导职务都是由运动员转型而来的,他们不仅在体育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积极投身于其他领域的建设与发展中。
最后,针对想要自主创业或就业的退役运动员,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何文义提出两点宝贵的建议:“一是要为冷门项目的退役运动员提供充足的经费补助,以减轻他们在创业或自主择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二是要帮助他们参与其他行业的知识培训,学会一技之长,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为此,体育总局基金中心设立了年度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旨在通过提供实习实训资助、创业资助以及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支持措施,助力退役运动员实现职业转型与人生蜕变。
近些年,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冷门运动项目运动员开辟了广阔的创业蓝海,许多昔日的赛场健将,在退役后凭借深厚的运动背景,投身于一系列创新性的体育事业中,探索体育商业领域中。这些创业举措为还在退役转型中的运动员们提供宝贵思路。
体育大生意认为,冷门运动项目中,如竞走、体操、攀岩等,虽未在大众视野中占据显要位置,却以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特定群体的热爱与追随。
攀岩
部分退役的冷门项目运动员,凭借自身对体育的深刻理解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投身于体育相关的创业中。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觉醒与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的蓬勃兴起,对专业体育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契机。其中,竞走奥运冠军王丽萍的创业故事尤为引人瞩目。
作为竞走奥运冠军,王丽萍在退役后并未远离公众视野,而是以多重身份活跃于社会各界,包括母亲、教练、创业者、品牌代言人等,她创业8年,打造了王者传奇跑步俱乐部,对此,王丽萍表示 :“每一位冠军都是对坚持不放弃的最好诠释。” (延伸阅读:对话奥运冠军王丽萍 | 创业就像马拉松,有人陪伴跑得更远)
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同样在退役后也经历了从学术深造、媒体主持到高尔夫、赛车、投资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正是这份热爱,促使她重拾创立体操俱乐部的梦想,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妈妈共同创立了跳跳糖国际俱乐部,专注于啦啦操青少年培训、考级认证、赛事组织及各大媒体平台的演出活动,为啦啦操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延伸阅读:对话莫慧兰:4000万人练的啦啦操,体操皇后迈上新赛道)
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
展望未来,体育产业应持续深化对冷门运动项目的关注与支持,为退役运动员提供更多元化的创业机会与平台,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共同推动体育产业的多元化、专业化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