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布达拉宫,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宫殿,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民族文化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圣殿。
历史如川,奔腾不息。公元7世纪初,吐蕃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吐蕃地方政权,为中国西南边疆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便于管理、巩固政权,松赞干布决定迁都拉萨。史籍《西藏王统记》记载,松赞干布循着先人的足迹,来到现在的拉萨河下游,看到卧塘湖边水草丰美、地势平坦,中间有一座红色小山,仿佛狮子跃空。于是,在红色小山上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这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历史上称为红山宫。
▲红宫建筑群。图片来源:布拉达宫官网
吐蕃王朝时期在红山上修建的宫殿,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
公元9世纪,随着吐蕃王朝的解体,布达拉宫逐渐被废弃。受雷电和战火等影响,红山宫主体建筑被毁,留存至今的只有两处殿堂。在此后的800余年中,由于西藏政治中心地的不断变移,布达拉宫一直未能重建。
1645年,五世达赖决定重建布达拉宫。3年后,布达拉宫土建工程竣工,基本建成了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
▲白宫侧面图。图片来源:布拉达宫官网
1653年,五世达赖入住布达拉宫。此后,历代达赖喇嘛都居住在此,重大的政治和宗教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布达拉宫由此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灵塔葬是藏传佛教的一种习俗,布达拉宫共有8座金质灵塔,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是最早修建的一座。据史料记载,1690年,五世达赖的灵塔和灵塔殿(也就是红宫的主要建筑)动工兴建时,康熙皇帝专门派遣满、汉等各族工匠114人支援建设。此后,布达拉宫经过多次扩建,直至1934年十三世达赖灵塔殿竣工,形成今日之规模。
▲布达拉宫整体建筑。图片来源:布拉达宫官网
作为西藏现存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红、白、黄三色对比鲜明,突出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魅力。而金碧辉煌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又具有汉族建筑风格。整座建筑高大巍峨、特色鲜明,融合了藏、汉、满等民族的建筑工艺和审美风格,成为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除8座金质灵塔外,还有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以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等各类文物约7万余件,典籍6万余函卷(部)。其中,文成公主塑像,记载五世达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十三世达赖觐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等场面的壁画,以及用汉、满、藏、蒙古4种文字镌刻的雍正皇帝册封七世达赖喇嘛金印等,都印证着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治理,见证着西藏人民与内地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布达拉宫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藏族绘画艺术博物馆,宫中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都布满壁画。这些壁画,不仅记载了丰富多彩的神话、宗教传说,还描绘了文成公主入藏、五世达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等重大历史事件,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长近千米的壁画《文成公主入藏图》,生动描绘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场景。文成公主进藏时,携带了许多有关天文、历法、医药及各类工艺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大量精通造纸、酿造等技艺的汉族工匠,为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布达拉宫见证了西藏与祖国的密切联系,见证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极为重视布达拉宫的保护,1961年国务院将布达拉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投入数亿元,对布达拉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缮,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多项文物维修技术攻关。其保护力度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是少有的。由于保护得力,布达拉宫这座屹立千年的宫殿,至今仍光彩熠熠。
1994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进入新世纪,布达拉宫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们在这里了解西藏发展的历史变迁,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
为了让更多珍贵的古籍文献“活”起来,2019年初,我国计划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开展为期10年的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程,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究工作,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珍贵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归档展示,让更多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的珍贵古籍文献重获新生,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我国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我们要进一步挖掘、阐释和宣传好布达拉宫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展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平台。
来源:国家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