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匹克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文摘
2025-01-05 23:29
广东
发源于美国的匹克球是一项集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壁球于一体的新兴的隔网板击球球类运动,有点Q版网球的意味,有人则形容它是“持大号乒乓球拍在羽毛球场上打塑料网球”。它是一项参与性很强的全民健身运动,老少咸宜,特别适合没有任何运动基础的人,非常容易上手,运动强度适中、运动损伤少,而且玩法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社交性。据说,匹克球的发明者是三位热爱运动的父亲,他们为了兑现与孩子一起运动的承诺,通过改造运动器材,平衡运动难度等创造了一项全新的家庭游戏。有意思的是,匹克球的英文是“pickleball”,而“pickle”正是这项运动其中一位发明者的爱犬的名字,这只叫“匹克”的狗最喜欢追球、叼着球跑,它为匹克球的发明带来了巨大的灵感,所以最终几位发明者决定用“匹克”的名字来命名这项运动。2024年,匹克球无疑最红火的新兴运动之一,可以说哪里都有它。虽然匹克球运动场地规模有限,但参赛人数和热情高涨,赛事供不应求。2024年12月22日,2024年第二届广州市匹克球公开赛就为U15及以下少年儿童设置了专场比赛,比赛承办地星柏国际网球中心就是看中了匹克球的“人气”,为场地引流、拉动消费。孩子们都觉得匹克球有趣好玩又易学,上几堂课就可以参加比赛争取名次,还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而家长们则认为匹克球是非常好的亲子运动,基本上是群众性比赛,参加比赛可以让孩子保持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去年7月,为期一周的“广东省第八届大湾区青少年体育嘉年华暨2024年北京路步行街体育文化艺术节”发出了“北京路步行街匹克球召集令”,广州市匹克球协会组织青少年部演示并提供场地、器材及教练指导,让大众在富有广府文化韵味的北京路步行街上体验匹克球运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去年,广州体彩举办了多站“中国体育彩票全国统一发行30年主题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中匹克球运动体验都是卖点,期待将新兴项目带来的“流量”转换为经济的“增量”,可以说,新潮好玩且完全没有参与障碍的匹克球已经成为“体育赛事活动三进”的“宠儿”。去年教师节,广州市星执外国语小学的全体教师都收到了惊喜礼物,那就是全套的匹克球装备,同时,广州市匹克球协会的专业教练团队为他们带来实操匹克球培训课,鼓励全校师生打匹克球,该校还改造出多片匹克球专项球场,成为师生“一起匹克球”的重要保障。10多年前,匹克球的装备器材很难在国内市场上见到,打匹克球用的是羽毛球的网,场地界线都靠贴胶布。如今体育用品店的匹克球装备琳琅满目,比赛的网、场地预制型丙烯酸卷材等均较为专业,现在国内生产匹克球装备的厂家很多,光是东莞都有十多家,经过资源整合,英德的产业园区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匹克球运动用品生产基地。值得一提的是,“产销用”一条龙,国际匹克球(广东·英德)邀请赛3月就在产业园区内举行,还是赛事赞助商的总部所在地,他们利用闲置的厂房,在广州市匹克球协会的指导下华丽变身出拥有16块国际标准匹克球场、380个观赏席的球馆,里面还有可容纳300人的电子化教学培训室,打造出产业办赛的“样板”,球馆还对公众开放成为全民健身场所以及青少年体育培训的基地,带动产业园公共服务体系、体育、教育等全方位发展,前不久就举行了英德市中小学匹克球赛。赛事对承办地周边的消费拉动力明显,“跟着赛事去旅游”目前已是潮流,随着装备器材发展,匹克球比赛不仅可以利用现成的体育场馆,更可以深入景区、商圈,又多是群众特别是学生比赛,因此赛事的发展非常迅猛,“周周赛”不在话下,自然也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新生力量。前不久,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南区)匹克球赛暨2024年全国匹克球邀请赛在阳山举行,广州市匹克球协会作为承办方之一,通过“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据广州市匹克球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的匹克球标准球场有600多个,但超过80%都是在学校里面,不过,琶洲、长洲岛、白云、番禺、从化等地都有对公众开放的匹克球场地,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嗅到了匹克球场的商机,据说广州某著名羽毛球馆都觉得现在羽毛球场有点太卷,开始改建匹克球场,房地产商也动起了“匹克球公园”的脑筋,某些旅游区也计划开启匹克球研学等,越秀区还有企业计划兴建10片智能化匹克球场。此外,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广州市匹克球训练基地”已揭牌,建成6块高质量的国际专业标准匹克球场,并开设了全国第一家匹克球专业运动员培训班,致力提升广州匹克球的竞技水平,培养竞技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匹克球工作委员会竞赛和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匹克球协会会长王庆民是位传奇人物,说他是“匹克球痴”毫不为过,重要的是,他经常喜欢向别人“安利”匹克球。王庆民的老本行是搞艺术的,他是颇有名气的书画家,还与家人共同经营着一家冷冻包点公司,他家人总是说:“自从遇到了匹克球,老王不再画画,书法也不写,连叉烧包也不卖了。”王庆民认为这样的说法过于夸张,他是在美国深造时首次接触匹克球的,当时很不“感冒”,觉得它“四不像”,缺乏技术含量。原来他和太太都是羽毛球业余高手,跟中国羽毛球功勋运动员方凯祥吃过“夜粥”。王庆民在美国深造时的一位邻居是医生,每次出门打匹克球都西装革履、皮鞋锃亮,与手上的匹克球装备格格不入。后来得知,这位医生是去陪当时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打匹克球,而比尔·盖茨打匹克球已经20多年了,家里有3个匹克球场。为此,王庆民才第一次去认真研究匹克球,为何能成为首富最爱的运动。其间,他发现,匹克球运动特别受美国专职家庭主妇的青睐。2012年,美国一群狂热的匹克球爱好者让王庆民牵线,进行了一趟43天席卷中国17座一线城市的“匹克球中国行”,每到一个城市就面对公众拉网打匹克球,向中国人推介该项运动,他们的最后一站登陆广州,并且把这趟旅行用的球拍、球和网都留在了广州。令王庆民感动的是,这群人结束旅行后以AA制分担了活动全程的费用,每个人花了接近2万美元。逐渐地,王庆民理解了匹克球的核心价值。首先其发明就是家庭游戏,它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并不需要什么球搭子,本身传达的就是一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理念与价值观;其次,它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实现自我运动价值,半小时就上手。为此,王庆民相信,在今后5年—10年,其爆炸式增长是其他运动无法媲美的。当年有好人曾经告诫王庆民,说要推广一项运动要很多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王庆民却认为,就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一样,你可能永远不知道会画出什么,什么时候才会完成,但你就是要一直画下去。近两年,匹克球在中国爆发式发展。十几年前,广州只有十几个人参与匹克球运动,但现在全国比赛都有了,广东中小学生匹克球比赛有上千人参赛。对此,王庆民深有感触,这就是匹克球的魅力,能让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获得运动成就感,包括推广它的人。有意思的是,回过头来看,王庆民觉得匹克球运动甚至有点“瘦田没人耕、耕开有人争”的感觉,仿佛一夜之间“百花齐放”,很多人都参与推广匹克球,曾经创造过很多第一的广州匹克球也不再一枝独秀。不过,回溯初心,这或许正是广州第一代匹克球人最想看到的局面,恰恰也是匹克球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广州是全国最早开展匹克球的城市之一,内地首片匹克球场诞生于广州市海珠半岛花园,这块原为露天石地的羽毛球场堪称广州匹克球的“发祥地”。2010年,该小区业主王庆民带着一网四拍回到广州,在这里带着一群朋友打球,这批以退休医生、教师等为主的球友成了广州匹克球的先行者。十多年来,这群热爱并致力推广匹克球运动的“发烧友”不计回报、默默耕耘。曾经,他们都是最初的微型匹克球比赛的冠军人马,但如今匹克球运动参与者众、高手如林,他们已经“打不过”,转而成为非常专业的匹克球赛事组织者。王庆民还透露,其实刚开始他们是租羽毛球场打匹克球的,但因为球总是滚到旁边影响别人打羽毛球,无奈被老板劝退,最终他们只能留在小区里打球。2015年起,越来越多的广州匹克球爱好者聚集到这个切磋球术的大本营,这个球场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排球场,到珠江中学的羽毛球场,广州匹克球慢慢走上拓展之路。王庆民表示,广州匹克球发展是以进校园为突破口的,广东华侨中学、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广东华侨中学成为最早真正打造匹克球特色项目的学校,向全校师生普及匹克球,并在校内打造广州市匹克球训练中心,2023年,该校还承办了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生匹克球锦标赛,并赢得了多项桂冠,至今,广州市匹克球协会依然在该校挂牌。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生匹克球锦标赛有82所学校的700多名运动员参赛,而第二届,参赛规模已经增加到97所学校的近1000人。事实上,深化体教融合,匹克球也是乘势而上,该项运动易于在学校开展,不爱运动或运动基础薄弱的学生都爱玩,因此便于广泛参与,从学校的角度看,传统体育项目不够强的话,选择发展小众的新兴运动,也更容易打造学校体育文化新名片。坚持办赛、表演、进校园、进企业、定期组织面向公众的免费培训、培养教练员与裁判员、助力其他协会发展等,广州市匹克球协会致力推广匹克球的宗旨也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多年来,广州匹克球创造了很多“第一次”,例如第一次提出了直接得分制,并且已成为国际广泛应用的赛事规则,正式出版了全国第一本《匹克球竞赛规则手册》,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匹克球国际级教练员、裁判员,举办全国首届匹克球大赛,在全国率先推出大学生、中小学生匹克球锦标赛等。王庆民也非常感恩,例如广州匹克球先行者的无私奉献,又例如助力广州市匹克球协会成立的各方,还有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广东奥体中心等等曾经支持过广州匹克球发展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华南农业大学也是广州匹克球运动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广东省第一、第二届大学生匹克球锦标赛都在该校举行,该校是全国首个开设匹克球必修选项课的本科高校,还首创省高校匹克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出版了全国第一本匹克球的教材和竞赛规则,近年来已累计培训超过约3万名学生、教职工及家属,学生和教职工都组建了匹克球协会与队伍。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匹克球分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的卢三妹教授认为,匹克球的火爆有以下表现:一是参与人数逐年增加,且人群更广泛且年轻化;二是人才培养渠道更多,很多民间俱乐部都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匹克球市场;三是赛事越来越多,大大小小、几乎每周都有,甚至有高额奖金;四是场地器材,社会化场地越来越多,还有省份一次性建二三十片场地,装备器材更加多样化,材料越来越好,大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五是技战术与规则发展变化很快,年轻人追求快准狠,不分年龄组的话,老人家没得玩;是行业标准的规范化也比其他项目快。最近有消息称,匹克球已经被列为2025年澳网比赛项目,澳网将成为第一个加入匹克球正式赛事的四大满贯赛事,这也传递出匹克球迅猛发展的信号。卢三妹表示,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对匹克球运动发展的推动作用很大,特别是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将成为主力消费者,他们继续参与匹克球运动,将在全民健身大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高知人群,大学生不仅有一个“教练传播模式”,且他们在很多不同的工作领域,对匹克球产业的发展也有潜在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