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胜、阎鹤祥带您在任城探秘运河文化!《闪耀吧!大运河》

文摘   2025-02-04 21:46   山东  

来源:优酷人文
2月3日,
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策划,优酷出品,
优酷人文承制的网络视听节目
《闪耀吧!大运河》第七集播出,
一场别开生面的运河文化探索之旅
走进济宁市任城区。
这条流淌着中华文化血脉的大运河,
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崭新的面貌,
缓缓讲述延续千年的故事。
由演员、导演、历史专家、
建筑师等领域嘉宾
组成的“走运团”走进“运河之都”
——济宁市任城区,一起来看!


《闪耀吧!大运河》

脱口秀演员徐志胜、相声演员阎鹤祥、历史领域专家学者段志强、建筑师张佳晶、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施展、纪录片导演周轶君相聚任城区,共同开启探索之旅。

啥汤?糁汤!早晨6点,“走运团”成员相聚在任城区杨兴海糁汤店,品尝特色早餐,徐志胜扮演服务员为嘉宾讲述糁汤的来历和故事。

人们常说,济宁的清晨是被一碗糁汤唤醒的。当第一缕曙光尚未完全驱散夜幕,那碗热气腾腾的糁汤便已在街头巷尾弥漫开它的醇香。随着热气缓缓升腾,融入清晨的薄雾,仿佛整座城市都在这温暖而诱人的气息中渐渐苏醒。

段志强、施展和周轶君来到竹竿巷,在这里遇见了一位拒绝吆喝、专注于质量五十年的面箩筐爷爷。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编织起童年的记忆,这不仅仅是承载物品的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

随后,嘉宾们走进任城区居民马彪老师家,听他讲述运河故事。马彪,中国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济宁书画研究会理事,1945年出生于任城区运河沿岸的他,花费二十余年、走过三千五百六十里路,绘就百米画卷,整幅画卷自南向北,将古运河穿过的所有老城风貌尽现眼前,采用全景式构图,把鼓楼、塔、青石街道、民宅商铺、戏楼、寺庙、码头等独具古城特色的建筑、场景展现的淋漓尽致,再现古运河历史烟云,曼妙画笔勾勒运河老街巷市井百态。
任城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夏朝时,济宁城区一带称为“任国”,一直延续到商周两代。秦统一中国后,废封建置郡县,改称为任城县。
济宁市任城区位于京杭大运河中段,明清两代曾长期将河道总督府驻扎于此,也让任城在大运河的滋养下拥有了独特的人文风情。
2024年7月,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正式开放。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上的重要工程,它依托于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总督署遗址建设而成,是集保护、展示、研究、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遗址类公园,展示了元明清三代河道管理的历史、运河的变迁以及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悠久历史,成为了解运河文化、感受历史变迁的又一重要窗口。

傍晚,“走运团”来到任城区运河夜校,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假如中国没有大运河会怎么样?”的分享。在徐志胜眼中,大运河既是康熙乾隆下江南的交通要道,也是卖菜爷爷讨生活的工作场所,跨越百年的奇妙交汇启示着“若有大运,应学会感恩;若有小运,应破冰前行”的人生哲理。段志强则以四大名著为切入口,讲述大运河于文学、于生活、于社会的意义。徐志胜这趟家乡之行最大的感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年轻的孩子更加了解运河文化?“走运团”在运河夜校和学生们畅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对济宁的文化底蕴也愈发有认同感。

年至运启,福意绵延运河之畔。在蛇年春节之际,《闪耀吧!大运河》节目携手运河夜校,在任城区“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还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线下“走运”活动,十余位任城籍返乡大学生深度体验运河春节活动,通过视频发出运河邀约,宣传家乡的运河文化,为新的一年传递好运。

“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宁市任城区沿着古运河打造的文化街区,街区内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像“走运团”探访过的太白楼、竹竿巷,以及东大寺、天井闸等国家级、省级文化保护单位都坐落其中。老运河原生古迹、古街、古树保留着浓郁的运河特色,运河夜校、公益集市等文化组织与活动丰富着运河韵味,该街区也成为展现济宁“运河之都”风采的文化会客厅。

在新年“写大运”摊位前人们排起了长队,运河夜校的书法老师在福纸上为大家写下了心里的新年祈愿。人们手持书法福愿,与“大运”手举牌打卡,用脚步丈量运河美景,用镜头定格新年美好。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河,也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李白所写的“壮观”是山水,
也是人文。
孔孟之道传承至今,
让济宁成为礼仪之邦;
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
星罗棋布的湖泊河流
赋予济宁“江北水城”的美誉。
大运河经此翻过最高点,
自齐鲁大地滚滚北流。

汶上便民
宣扬汶上正能量!汶上便民,定期推送汶上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等优质内容,努力做您手边的本地便民好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