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吧!大运河》
脱口秀演员徐志胜、相声演员阎鹤祥、历史领域专家学者段志强、建筑师张佳晶、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施展、纪录片导演周轶君相聚任城区,共同开启探索之旅。
啥汤?糁汤!早晨6点,“走运团”成员相聚在任城区杨兴海糁汤店,品尝特色早餐,徐志胜扮演服务员为嘉宾讲述糁汤的来历和故事。
人们常说,济宁的清晨是被一碗糁汤唤醒的。当第一缕曙光尚未完全驱散夜幕,那碗热气腾腾的糁汤便已在街头巷尾弥漫开它的醇香。随着热气缓缓升腾,融入清晨的薄雾,仿佛整座城市都在这温暖而诱人的气息中渐渐苏醒。
段志强、施展和周轶君来到竹竿巷,在这里遇见了一位拒绝吆喝、专注于质量五十年的面箩筐爷爷。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编织起童年的记忆,这不仅仅是承载物品的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
傍晚,“走运团”来到任城区运河夜校,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假如中国没有大运河会怎么样?”的分享。在徐志胜眼中,大运河既是康熙乾隆下江南的交通要道,也是卖菜爷爷讨生活的工作场所,跨越百年的奇妙交汇启示着“若有大运,应学会感恩;若有小运,应破冰前行”的人生哲理。段志强则以四大名著为切入口,讲述大运河于文学、于生活、于社会的意义。徐志胜这趟家乡之行最大的感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年轻的孩子更加了解运河文化?“走运团”在运河夜校和学生们畅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对济宁的文化底蕴也愈发有认同感。
“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宁市任城区沿着古运河打造的文化街区,街区内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像“走运团”探访过的太白楼、竹竿巷,以及东大寺、天井闸等国家级、省级文化保护单位都坐落其中。老运河原生古迹、古街、古树保留着浓郁的运河特色,运河夜校、公益集市等文化组织与活动丰富着运河韵味,该街区也成为展现济宁“运河之都”风采的文化会客厅。
在新年“写大运”摊位前人们排起了长队,运河夜校的书法老师在福纸上为大家写下了心里的新年祈愿。人们手持书法福愿,与“大运”手举牌打卡,用脚步丈量运河美景,用镜头定格新年美好。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河,也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