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见”心语 | 你是一个“醒着的睡着人”吗?

文摘   2024-11-20 20:30   山西  

醒着的睡着人



你是一个“醒着的睡着人”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被裹挟在快速变化的洪流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瞬间:

明明心中怀揣着梦想,却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逐渐迷失了方向?面对无数的选择和压力,却不能真正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当下与未来,梦想与现实,压力与惰性……包围着你的内心。

你是否曾在夜深人静时,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竟成了那个“醒着的睡着人”——意识清醒,却对生活失去了主张,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那么,如何跳出这个循环,走向真正的“清醒”?今天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醒着的睡着”

是怎样的状态?






这个世界是复杂且不确定的,生活似乎永远无法给我们一个简单的答案。我们每天都忙忙碌碌,却常常发现,自己不仅没有真正的进展,反而迷失在了琐事和短期享乐中。在追求即时满足的过程中,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容易受干扰——手机、游戏、社交媒体,这些成为了我们逃避现实、缓解焦虑的工具,但也让我们越来越远离对自己深刻的认知和对生活的真实选择。

这种“醒着的睡着”的状态,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迷失。你以为自己在努力生活,但其实很有可能,你只是随波逐流,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深夜里的自问自答,或许会让你感到一丝不安,甚至感受到存在的虚无,但当明天的阳光照进房间,一切又重新开始。你继续做着相同的选择,继续沉溺于短暂的安逸中。

而“醒着的睡着人”之所以迷茫,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生活本质的认知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也不知道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些需求。于是,他们只能在生活的洪流中随波逐流,最终迷失了方向。


02

“最好的年纪”与

“现实的落差”







有多少人曾在年轻时,怀揣理想,充满激情,渴望改变世界,渴望在生命的赛道上奔跑。然而,岁月的河流似乎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流逝。在最该奋斗的年纪,我们可能会因为生活的压力、社会的诱惑,逐渐放弃了最初的梦想。

人生是个单行道,无法从头再来。相信每一个都不在无奈和叹息中默默接受平庸的人生。

“如果我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会不会人生就不一样?”

这个现象,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存在困境:我们的内心深处,其实很难承受真实的压力和挑战。为了逃避不安,我们选择了麻木——麻木于生活的单调,麻木于自己的追求,甚至麻木于身边的朋友和家庭。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时,早已错过了那个“最好的年纪”。我们在反思、在悔恼、在追悔莫及,但依然无法改变已经错过的事实。

03

从“清醒的迷茫”走向

“内心的觉醒”






然而,命运并不是一条单行道。虽然我们无法重来,但我们仍有选择的机会。走出“醒着的睡着”的状态,重拾自我,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的道路。这并不是说要抛弃所有的享乐和即时满足,而是要学会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安静的内心花园,去聆听自己真实的声音,去觉察自己的心灵需求。

第一步,便是对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我们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和缺陷,接受自己的脆弱和局限。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我们才能更有方向地去选择目标,并为之奋斗。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对自我的坦诚与接纳。

第二步,是从“外界的评价”中脱离出来,开始回归内心。这个社会不断向我们传递着成功和效率的标准,但如果我们一味追随这些外部的标准,往往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我们需要反思,什么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是攀比他人的成就,还是追求属于自己的内心平静和满足?真正的“清醒”是对自己内心的真诚聆听,而不是一味追逐他人设定的目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

第三步,是要提升认知,做好选择。周岭说:“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我们要广泛涉猎知识,学会在各种选择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被外部的诱惑和纷繁的选择所困扰。

人生中最困难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要敢于选择,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做。人生没有什么定数,勇敢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04
追寻生命的深度与意义





最后,我想说,每一个“醒着的睡着人”都有机会成为那个“醒来”的人。觉醒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只要我们以无畏的勇气去探索、以坚定的信念去把握时间、以智慧的眼光去调整努力的方向、以敏锐的洞察力去适应社会环境,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正如尼采所说:“那些无法杀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只有通过自我觉醒、突破困境,我们才能走向人生的更高境界,成为真正的“清醒者”。而这,或许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在有限的时光中,追寻深度,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


END


太原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
融媒体中心 2014 -

来源:软件学院融媒体中心

文字:乔佳琪 

排版:李秉真

责编:刘奕阳 苏少华

初审:任晓玲

复审:郭   飞

终审:张文

投稿邮箱:tyutrjxytg@163.com

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官方公众平台,联系邮箱:tyutcs2016@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