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出发,才能到达--观电影《出发》有感 ‖宋楚和

文摘   文化   2024-08-31 06:30   湖南  


7月初,我有幸观看了电影《出发》,这部电影主要讲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世界战火纷飞、中国军阀混战。临近毕业的学生毛泽东,携学长萧子升徒步千里、漫游民间。通过亲身体验来探寻世间真相与人生意义的游学故事。


观看这部影片,收获的不仅有震撼与感动,更多的是一种深刻的启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激励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期,一位位仁人志士勇敢求索、生死以之。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求索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并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部集中反映毛泽东早期革命生涯、探索人生和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出发》中毛泽东、萧子升这场不带分文,只带了一些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历时一个半月的硬核暑期“游学之旅”,放在当下,就是典型的穷游。一个半小时的银屏对话,整部电影以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勾画出两位意气风发青年的奇妙游学之旅,让观众在光影交错的娓娓道来中,深切感受百年前“新青年”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感悟百年前“新青年”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时代脉跳。


毛泽东和萧子升把河滩当床,蓝天当帐幔,月亮当灯笼,恣意潇洒。两人从长沙出发,结伴西行,深入乡村,深入群众,见证农民贫苦、匪患猖獗、沅江涨水,以及猛于洪水的战乱……透过一组组电影镜头,跟随青年毛泽东一路行走游学,见过世间万象民生百态,叹服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襟,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出发》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伟人个人如何走向社会,青年学子如何报效国家,中华民族如何立足世界的思考与抉择。


历经百年,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身处幸福生活的当下,为什么还要出发?习近平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电影《出发》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伟人的成长历程,而且能激励我们勇敢追寻伟人足迹,更好汲取出发的精神力量。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忘来时路,不负今朝景,方知向何行!


历史塑造未来,今天影响明天。唯有记得来时路,记得一路走来的沟沟坎坎、艰难困苦,记得为什么出发、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才能够使本心不蒙尘埃,才能够使脚步不会停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才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胜利驶向光明的彼岸。


岁月易老,精神永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还有不少“雪山”要爬、“草地”要过,还有不少“泸定桥”要闯,“娄山关”要攻。唯有求索、唯有出发,方能到达。这或许正是《出发》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宋楚和原创作品专栏


 作者简介 

宋楚和,湖南宁乡人,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一个喜欢读读写写的湖湘汉子,客居广东二十余年,喜读书,爱摄影,好用文字、图片记录时光,留存美好。

© 我们的宗旨:文学创新前沿阵地,原创作品展示平台。

                      求真、求新、求精;传承、开放、包容。

欢迎建议与投稿!投稿邮箱:191251882@qq.com

投稿需配图,注明作者信息,谢谢合作! 

赞赏的60%为作者稿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沩水文苑
文学创新前沿阵地,原创作品展示平台。求真、求新、求精;传承、开放、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