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7日清晨,寒风凛冽的岳阳城显得格外静谧,然而,位于市中心的岳阳市委大院外,却被成千上万的市民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从洞庭湖区连夜赶来的群众,甚至还有一群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他们默默站在寒风中,只因市委书记张昌平即将要离任。那么,群众堵在市委大门究竟是为何?张昌平又做了什么?1998年的夏天,岳阳,似乎成了暴雨的“主战场”,长江和洞庭湖的水位一天天上涨,沿江、沿湖的堤坝频频传来险情。到了8月,城陵矶的水位已经突破35.94米的历史极限,站在堤坝顶上,水几乎可以漫过人的膝盖,数百万岳阳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彼时,张昌平刚刚接任岳阳市委书记一职,洪灾发生的当晚,他没有选择留在办公室指挥,而是亲自赶往最危险的堤坝现场。就在城陵矶附近的一段堤坝,他目睹了这样一幕:河水拍打着堤坝,泥土已经开始松动,几十名干部和群众正用沙袋试图加固堤坝,但水压太大,部分沙袋甚至被直接冲入河中。张昌平没有说太多,只是卷起裤脚,走进齐腰深的水中,指挥大家用土工布加固薄弱的堤段。连续两个月的抗洪抢险中,张昌平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堤坝上,从白天到黑夜,再从黑夜到黎明,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抗洪期间,张昌平要求各级干部24小时驻守堤坝,发现一处隐患就地解决,不准离岗,对于抗洪工作松懈、擅自离岗的干部,他毫不留情,当场撤职或降级处理。面对这样一位不留情面的领导,许多干部开始害怕他的“巡堤”,每次张昌平到来,都会先扯着嗓子吼一声:“人呢!在哪儿?”这句话既是催促,也是警告。但是这位对干部铁面无私的书记,对普通百姓却是另一番模样。在八月最危险的那段时间,他走访了许多因洪水而被转移的灾民安置点,每到一处,他都会认真倾听百姓的诉求,安排解决安置问题。除了身体力行参与抗洪,张昌平还为灾后重建做了精心部署,当洪水退去后,他第一时间向上级争取到两笔专项资金,用于修复堤坝和重建农田。在1999年一年时间里,岳阳的沿江、沿湖地带基本恢复了生产和生活秩序,而就在同一年,岳阳又一次面临洪水的威胁。这一次,城陵矶的水位虽比1998年略低,但仍然远超警戒线,张昌平没有掉以轻心,再一次带领全市干部投入到抗洪抢险中,这一次,他的“霸蛮”依旧没变。
两年的抗洪经历,不仅让张昌平在岳阳百姓心中赢得了“铁血书记”的称号,也让他获得了上级的高度评价。但是抗洪只是张昌平任期内的一部分,除了洪水,他还要面对另一场同样棘手的风暴:那就是因非法集资案引发的民众信任危机。1997年爆发的富盛非法集资案,是岳阳市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场人为“风暴”,这场案件涉及金额高达6.8亿元,成千上万的家庭血本无归,许多人因无法承受打击而家庭破裂、生活陷入绝境。案件主犯姚林辉在案发后潜逃国外,最终回国后自杀,留下一地烂摊子,面对受害群众的愤怒情绪,市委市政府大楼前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政府的公信力濒临崩溃。1998年初,当张昌平接任岳阳市委书记时,这场风波远未平息,刚到岳阳第一天,他甚至连市委的大门都没能顺利进去大批受害群众守在政府门前,情绪激动,拦住每一个进出的干部,希望有人能给他们一个交代。张昌平站在现场,听着群众的哭诉,心里清楚,这起非法集资案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信任危机。百姓需要的,不仅仅是追回钱,而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个能让他们重新信任的体制。第二天,张昌平就召开了紧急会议,他提出了一个“三步走”方案:第一,由政法委牵头,督促公检法系统加速办案,严惩主犯、从犯,给群众一个明确的法律交代;第二,开通专门的信访渠道,与受害者代表直接对话,听取群众的意见,疏导情绪;第三,对富盛公司的资产进行全面清算,变现后按比例赔付受害者,并确保整个过程公开、公平、透明。在这个过程中,张昌平特别强调,必须让群众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他认为只有让百姓亲眼看到资产清算的全过程,才能重新建立他们对政府的信任。为此,他让受害群众选出代表,直接加入到清算小组中,监督资产拍卖和资金分配的每一步。在清算过程中,资产变现的比例远低于预期,一些群众对赔付金额感到不满,曾一度打算重回市委“讨说法”,张昌平得知后,主动约见群众代表,与他们面对面沟通。半年后,富盛公司的资产清算工作告一段落,兑付比例达到了41.6%,虽然这并不足以完全弥补受害群众的损失,但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雷厉风行、说到做到的政府,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了态度。随着集资案的逐步解决,岳阳的社会秩序也迅速恢复正常,这一仗不仅平息了群众的愤怒,也让张昌平重新赢得了政府的公信力。然而处理危机是一方面,如何长期维护群众的信任,才是重中之重,毕竟,岳阳的经济重建、民生发展、信访矛盾,还有太多难题等待着他去解决。那么,他又是如何在一次次与百姓的直接对话中,让这座城市重新焕发活力的呢?在他任职的两年里,市委信访办变得比以往更加忙碌,而他本人也直接参与了多次接访,根据统计,从1998年至1999年底,张昌平共收到5000多封群众来信,其中有1000余件被他亲自处理。其中1999年的一个冬天,一名瘦弱的年轻女孩来到信访接待室,一进门便忍不住哭了起来。女孩告诉张昌平,她的母亲患了严重的肾病,唯一的办法就是换肾,可高昂的手术费让整个家庭陷入绝望,更让人心酸的是,这个女孩竟然提出愿意捐出自己的肾,只为救母亲一命。听到这里,张昌平的眉头紧锁,他安慰女孩先不要急,随后,他立刻联系市里的医疗专家,了解换肾手术的详细信息,包括手术风险、费用以及女孩捐肾的可行性。
考虑到女孩的未来健康,他还特别安排人陪同她前往武汉同济医院咨询,确保一切都在安全和科学的前提下进行。离开信访室时,女孩鞠了一躬,但张昌平却没有停下后续的安排,他亲自筹措资金,为这个家庭解决了手术费的问题,也为女孩的选择找到了更妥善的解决方案。正是在这样的态度下,张昌平以信访为桥梁,打通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任渠道。无论是富盛案遗留的问题,还是城市建设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只要百姓愿意反映,他就愿意倾听;只要问题可以解决,他就立刻推动落实。渐渐地,岳阳的上访事件不再以对立的姿态出现,反而变成了市民“有问题找张书记”的风气。信访只是沟通的一部分,真正能让百姓念念不忘的,往往是那些站在群众利益角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岳阳的城市建设中,张昌平的一系列举措,更是让他赢得了无数百姓的支持。那么,在那些备受争议的决策背后,他又是如何“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张昌平始终认为,领导干部的威信来自于民心,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而这种理念,贯穿了他在常德和岳阳任职期间的所有工作。1994年底,常德市政府决定将人民路的一段核心路段改建为步行街,以促进夜市经济的发展,随着决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表达反对意见。他们担心步行街的建成会让交通变得更加拥堵,尤其是沿线居民会因为失去车流而生活极不便利,到1995年初,市政府收到了大量反对信件,甚至有人直接到市政府门前上访。张昌平在上任后,第一时间派人到人民路沿线调研,发现市民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在市政府的专题会议上,他力排众议,决定取消步行街的改建计划,并亲自向全体市民公开说明决策的原因。他坦然向常德市民道歉,因为决策考虑不周,给民众带来了不便,代表政府向大家致歉,这番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市民的理解和尊重,反而树立了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威信。后来,步行街的建设虽然在1999年再次提上议程并顺利推进,但这件事成为了张昌平处理民意与政府决策关系的经典案例。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政府的威信并不来源于坚持错误决策,而是来源于对民意的尊重,这种亲民、务实的风格,逐渐在岳阳百姓中形成了一种普遍的信任感。正是因为这一信任,当张昌平在2000年年初被调往厦门的消息传出时,岳阳全城陷入了一片不舍与感怀中。1月7日清晨,岳阳市委大院门外,早早聚集了几千人,他们拉起锦旗,上书“为民办实事的张昌平”“赠给人民公仆张昌平”,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书记的感激和不舍。张昌平走出大院时,眼前的场景让他一时无言,他一边与群众握手,一边不停地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这位铁骨铮铮的北方汉子,最终也忍不住落下泪来。送别的队伍一路陪着他的车队离开市委,直到车辆驶远,人群仍未散去。结语
张昌平从常德到岳阳,再到厦门,无论走到哪里,他的作风始终如一:敢于担当,敢作敢为,心系百姓。正如他所言:“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只有群众的拥护,才是真正的威信。”一个地方的书记可以离开,但他带给百姓的温暖和改变,将永远留在岳阳人的记忆中,这是对“人民公仆”四个字的最生动诠释,也是当今时代值得深思的领导者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