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于都县银坑镇年丰村,一座格外陡峭的石山拔地而起,高约十五六层楼,远远望去,就像一支直竖的竹篙。这座石山名叫竹篙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后方保管处就藏身于此。
“当时我们这里是属于胜利县,中央红军待送前方的枪支弹药、军服、被毯、粮食、食盐以及医疗药品等军需物资都存放在这里的溶洞内。”年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谢晓春带领记者来到竹篙寨山脚,走进中央后方保管处旧址。
▲竹篙寨。摄影丨龙楚良
随着大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堵矮矮的砖墙,上面2个枪眼赫然可见。环顾四周,高处围墙上像这样的枪眼还有很多,它们仿佛在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
沿着石阶一路往里走,可以发现,整个保管处以山体为掩护,以山中大大小小的洞穴为单元,分隔出许多房间和仓库。幽深的溶洞里,蝙蝠“吱吱”叫个不停,仿佛时光还停留在那个遥远的革命年代……
谢晓春介绍,1928年8月,于北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竹篙寨石洞建立了于北区后方保管处,用于存放开展游击战争所需战备物资。1930年6月,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从福建长汀出发,路经银坑时,特地视察了竹篙寨石洞,当即决定将这里改为中央后方保管处。
被选为中央后方保管处,竹篙寨石洞究竟有什么优势?
“总体来说,竹篙寨石洞面积很大,易守难攻。”谢晓春带领记者一路参观,一路介绍:“你看,竹篙寨地势很高,山高林密,隐蔽性很强;溶洞内部又有几个洞口可以通向后山,方便观察敌情;洞内又有活水,即便长期守在洞内,用水也不成问题。”
谢晓春说,朱德还对加固、扩建竹篙寨石洞防御工事作了具体部署,在石洞两侧和后山腰增设了碉堡,并增派了红军战士进行守卫。
“当时竹篙寨外面都是农田,红军战士不方便外出训练。而最大的溶洞直径有将近80米,他们平时就在这个大洞里训练、打靶。我们小时候在这里玩耍,还常常捡到空弹壳。”在一块大岩石前,谢晓春停下了脚步,“上午9点到11点,这块石头可以晒到太阳,战士们就会把擦好的枪支放上去晒一晒,去一去潮气。”
扩建后的竹篙寨石洞在第二年就经受住了考验!1931年6月的一天,国民党军队的一个残旅从宁都败退经过时,企图进犯竹篙寨中央后方保管处。奉命保卫竹篙寨的红军战士凭借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和群众支持,与敌军奋战了7个多小时,取得了“竹篙寨石洞保卫战”的胜利,成功保护了中央苏区的物资安全。
“当时不同军用物资的存放位置,考虑得也相当周到。”谢晓春介绍,溶洞下方比较潮湿,就用来存放煤炭、盐巴等不怕受潮的物资;洞口碉堡的第二层用于存放枪支弹药;石洞后山腰处的碉堡则用于存放粮食、药材、被服等容易受潮的物资。
那时,存放于竹篙寨石洞的物资多是由苏区军民自行生产或者从敌人那里缴获而来。苏区时期,中央在于都开办了钨矿、兵工厂、被服厂、卫生材料厂等等;与此同时,当地群众纷纷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合作社,他们铸锅炉、织棉布、炼樟油、熬硝盐,用实际行动支持红军工作。
“附近山上当时都是产煤的地方,煤炭质量很好。竹篙寨石洞存放的煤炭,都是我们附近群众挖了送来的。”谢晓春反复强调,“当地群众送煤炭来、送粮食来,都是无偿地送,心甘情愿地送!”
“我爷爷常常说,过去受尽了国民党的苦,受尽了地主的压迫;没有红军,就没有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啊!红军帮了群众,群众就有这份心帮助红军。”谢晓春说,那时竹篙寨周边是革命的大后方、全红区,当地群众都是红军家属,大家宁愿勒紧裤带,也要将各种物资捐献给红军。
这样的军民鱼水情怎能不令人动容?正是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从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相关物资源源不断地从竹篙寨石洞运往前方,这里成为中央苏区时期一个军械、战略物资的重要中转站。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踏上长征路时,将竹篙寨的物资全部转移,为部队战略转移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至此,竹篙寨石洞完成了历史使命。
如今,竹篙寨中央后方保管处已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来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虽然洞内煤仓已经没有煤、晒枪石上也不见枪,但当年的红色故事依旧在这里回荡,声声追忆革命不易,句句情念军民同心……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