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2024年第6期目录与摘要

学术   2024-11-03 23:30   河北  

《收藏家》2024年第06期


目      录


特别关注 | 



西安市长安区郭南村隋墓M1发掘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咸阳坡刘村唐窦氏薛夫人墓

发掘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新出唐《薛廷容墓志》考释

  张玉兴  马  亮

宝鸡旭光墓地出土蜻蜓眼的初步

研究

       

北周步六孤亮夫妇墓出土银高足杯略谈

  赵占锐

论陕西西安贾里村新出石人俑形象问题

       




| 书画研究 |



清代紫光阁功臣明瑞画像

及相关文物考述

   




| 考古研究 |



汉墓奁剪配置与刀尺组合之

应用谫论

  郑曙斌

广州龟岗汉冢题字木刻考辨

   




| 古籍版本研究 |



东亚道教文献的流传与衍变

——基于《玉枢宝经》插图本

的探究 

   




| 造像研究 |



再论浙江金华万佛塔出土南朝铜金菩萨像的风格、年代与定名

   




| 人物研究 |


谢伯殳及其鉴藏活动考述

——兼论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藏甲骨和石刻造像

   





摘    要


特别关注 

栏目导读 


在中国古代,长安城是若干大一统王朝的重要都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专辑从文物与考古角度展现了古代长安城社会、族群与中西交融的细节与剖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长安郭南村隋墓与咸阳渭城坡刘村唐窦氏薛夫人墓,分别为研究隋代丧葬文化与中古时期窦氏、薛氏两大仕宦家族提供了新的资料。长安郭南村隋墓M1出土的陶俑以北齐陶俑的合模法制作,基本不见北周特征,这正是隋代墓葬文化融合北周、北齐因素的表现。咸阳渭城坡刘村M1的墓主为逝于会昌元年(841)的窦洵直夫人薛廷容,墓志信息可纠正、补充唐后期河东薛氏西祖房和扶风窦氏平陵房世系的讹误与遗漏,反映出薛、窦两大仕宦家族的联姻关系。
古代长安城最鲜明的标识之一是国际化的都市。宝鸡旭光墓地M4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年代为西周早期,反映了早期中国与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情况。咸阳洪渎原出土的北周天和五年(570)步六孤亮夫妇合葬墓银高足杯,或受外来风格的器物影响而为本土制作。西安贾里村唐墓中出土一尊石人俑,其头发微卷,额间束有红色布带,研究发现此牵马石人俑的形象与东罗马帝国人物形象较为相似,并受到古希腊文化的直接影响。
本期专辑六篇文章的作者大多为一线考古工作者,在扎根田野的同时潜心研究,注重发掘资料的整理与刊布,不断地在三秦沃土上书写着新的篇章。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隋唐考古研究部主任耿庆刚



西安市长安区郭南村隋墓

M1发掘简报

李欣瞳、史晟、强玉为、陈钢


  要:202110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基建工作,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南村发掘了古代墓葬32座,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进行整理。其中隋墓M1保存状况较好,该墓无明确纪年,墓葬形制完整,出土的陶俑、陶器均十分典型。陶俑以北齐陶俑的合模法制作,已基本不见北周特征,这正是隋代墓葬文化融合北周、北齐因素的表现。该墓葬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关中地区隋唐之际墓葬文化演进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支持。


关键词:隋代 陶俑 文化融合

作者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咸阳坡刘村唐窦氏薛夫人墓

发掘简报

耿庆刚、马亮


  要:2019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坡刘村东发掘一座唐代墓葬(M1),墓主为逝于会昌元年(841)的窦洵直夫人薛廷容,所出墓志对于研究唐后期河东薛氏西祖房和扶风窦氏平陵房相关世系等问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咸阳 唐代墓葬

    窦洵直 薛廷容

作者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新出唐《薛廷容墓志》考释

张玉兴、马亮


  要:薛廷容墓志于2019年出土于咸阳市渭城区渭城街道坡刘村,墓志为其丈夫窦洵直所亲撰。墓志信息可纠正、补充唐后期河东薛氏西祖房和扶风窦氏平陵房世系的讹误与遗漏,反映出薛、窦两大仕宦家族的联姻关系。薛廷容嗣子早亡,丧礼由女儿主奠,这也部分透露出唐代女性在丧葬礼仪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薛廷容 窦洵直

    薛氏平陵房 扶风窦氏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宝鸡旭光墓地出土蜻蜓眼

的初步研究

王俏、王含


  要:蜻蜓眼琉璃珠是最早传入我国的早期玻璃制品,其进入中原的时间和传播路线反映了早期中国与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情况。宝鸡旭光墓地M4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将其传入时间更新到西周早期,为研究其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蜻蜓眼琉璃珠 文化传播

    玻璃

作者单位: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北周步六孤亮夫妇墓出土银

高足杯略谈

赵占锐


  要:202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洪渎原发掘了北周天和五年(570)步六孤亮夫妇合葬墓,在墓葬后室出土一大一小两件银高足杯。在北周墓葬中银高足杯极少被发现,这为研究北朝时期高足杯的器形、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洪渎原 北周 银质

    高足杯

作者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论陕西西安贾里村新出石人俑

形象问题

史晟、赵巧


  要:陕西西安贾里村唐墓中出土一尊石人俑,形象较为特殊。其头发微卷,额间束有红色布带。人俑发型一般会保留族群的特征。通过与同类唐俑比较,可以发现该石人俑并非汉人形象,应为外来形象。本文通过搜集中西方与之相似的文物、壁画等资料,探究束发人物形象的缘起,推测此牵马石人俑的形象与东罗马帝国人物形象较为相似,并受到古希腊文化的直接影响。


关键词:唐代 石人俑 胡人

    东罗马

作者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书画研究 


清代紫光阁功臣明瑞画像及

相关文物考述

万伊


  要:本文围绕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由乾隆亲写赞语的平定西域一百位功臣中第十六位《参赞大臣一等承恩毅勇公户部侍郎副都统明瑞像》与《清人明瑞画像》两幅画像展开,通过对比海内外现存紫光阁功臣像,充分肯定第一幅画像作为乾隆时期绘制的中国内地仅存的三幅紫光阁功臣像、两幅平定西域功臣像之一的重要性。又立足于明瑞平定西域、对战缅甸的英勇功绩,以及伴随两次战功而产生的《平定西域战图》卷、敕建的旌勇祠与获封的世袭罔替诰命,探讨围绕明瑞产生的功臣像及战图、建筑遗存和文献档案三种史料交汇的深刻内涵。通过对这些兼具历史文物和珍贵档案双重价值的藏品的首次研究与展示,从而阐明明瑞作为首批图形紫光阁的功臣所折射出的清王朝为维系国家统一、延续政治荣耀所作出的武功实践与人文建设。


关键词:紫光阁功臣 明瑞像 

    平定西域战图 旌勇祠

    明瑞诰命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 考古研究 

汉墓奁剪配置与刀尺组合之

应用谫论

郑曙斌


  要:汉墓考古发现数以十计的交股剪和数以百计的刻度尺,且见有交股剪配置于梳妆奁盒,而刻度尺与环首刀组合的现象。这两种陪葬器物组合现象可引发我们思考交股剪、刻度尺、环首刀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本文梳理考古发现的汉墓材料,利用剪、尺、刀出土位置信息与相关例证,分析剪奁配置与刀尺组合现象,进而证明剪多为女工用具,而刀尺并用为裁衣工具。


关键词:交股剪 刻度尺

    环首刀 配置 组合

作者单位:湖南博物院




广州龟岗汉冢题字木刻考辨

 


  要:19165月,广州龟岗一处建筑工地发现了一座古代墓冢。广州文庙奉祀官谭镳调查后认为是西汉南越文王冢。冢中发现的题字木刻,在当时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具有文字之木刻,引起海内震动。由发现至今一百年来,已有众多学者对木刻进行了相关研究考证。木刻首字自谭镳呈文释为字后,从民国至当代,学者咸无异辞。王国维指出木刻为汉代黄肠题凑木,学术界普遍对之首肯。然而,根据1949年后考古出土西汉时期的文物资料、题凑墓葬实例,木刻首字应释为字,木刻并非黄肠题凑木。诸家所载各时期木刻收藏情况均有可修订及补充之处。


关键词:西汉 木刻文字

    黄肠题凑

作者单位:





| 古籍版本珍藏 |  

东亚道教文献的流传与衍变

——基于《玉枢宝经》

插图本的探究

 


  要:《玉枢宝经》是神霄派的重要道经文献,自14世纪起逐渐有插图本流行,现存插图本能够按照刊刻地点分为中国版本与朝鲜版本。通过对文献、图像的梳理、探究,可以发现,徐道龄在1333年刊刻的集注本被道教内部及当时的统治者认定为正统,并形成至顺模式这一相对稳定的配图模式。17世纪出现了并未遵循至顺模式的配图刻本,原因在于特殊的刊刻语境。至顺模式刻本在16世纪中期传入朝鲜,朝鲜编者根据成本、喜好等缘由对相关图像进行重绘,衍变出图像删略与图像改动这两种颇具特色的改绘方式。


关键词:道经文献 《玉枢宝经》 

    中外交流 道教美术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 造像前沿 |  

再论浙江金华万佛塔出土南朝铜金菩萨像的风格、年代与定名

 


  要:存世和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南朝金铜佛造像数目稀少,学界对其面貌也知之甚少。浙江金华万佛塔地宫中出土了一尊金铜菩萨立像,制作精美,具有明显的南朝风格。它为我们今天认识南朝金铜佛造像提供了珍贵信息。结合南朝造像的阶段特征,本文认为这尊造像的铸造年代是6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这尊造像的菩萨尊格。通过图像对比,结合时代信仰背景,本文认为这尊造像应为观世音菩萨像。


关键词:金铜像 菩萨立像

    南朝风格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物研究 |  


谢伯殳及其鉴藏活动考述

——兼论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藏

甲骨和石刻造像

 


  要:谢伯殳是民国时期的银行家;受家庭影响,他在业余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从事文物收藏,其藏品主要包括甲骨和金石拓片等。如今,谢伯殳旧藏的文物主要为私人藏家和博物馆收藏。在谢伯殳旧藏的拓片中,有两件造像拓片的原石现藏于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本文通过考察谢伯殳旧藏文物和拓片的递藏关系,为探究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的藏品来源提供更多线索。


关键词:谢伯殳 甲骨 造像

    印章 收藏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


















即时征订

扫描二维码

亚洲考古
深度服务亚洲地区考古文博事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