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战场”,积极创新整合城市管理条块力量,推动城市管理服务触角向社区延伸,实现“城管网格”与“社区网格”深度融合,持续构建独具特色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按照全市城市管理资源下沉、机制创新的统一要求,城东区在全市率先搭建“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载体,开启城市管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全新篇章。近日,全区“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工作全面拉开帷幕。
一“核”定音,党建领航聚力。为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有机制、可操作,区城市管理局坚持以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努力实现城市管理与基层治理“1+1>2”的治理效果。一是架好机制“钢结构”。全力牵好“城管蓝+社区红”合作模式的“牛鼻子”,依托全区“邻里互助 和美共建”区域化大党建工作体系,主动嵌入社区管理网格,促进城市管理各类资源、力量、服务向社区末端下沉延伸,实现城市管理领域“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问题不上交”的工作目标,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二是找好发展“公约数”。结合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重点事项攻坚克难闭环推进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社区城管领域诉求“未诉先办”模式。延伸“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触角,让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置、触角延伸,实现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的无缝对接、协同共进,形成协同治理新格局。三是打好发展“组合拳”。为有效提升“横向联动、纵向协同、条块结合”管理水平,区城市管理局与辖区35个社区签订了“共筑共建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及具体措施,找准服务定位。同时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员牵头、队员负责”的精准对接模式,建立“党员包片、队员社区一对一”的“双联系”机制,助力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上台阶见水平。
双“擎”驱动,机制创新赋能。为确保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取得实效,区城市管理局立足实际,着力搭建基础保障更加完善、协调机制更加健全的运行模式。一是“搭建载体”提升力度。起草印发《城东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城管队员及联点党员岗位责任,确保责任到人。围绕“人员、职责、巡查、执法、宣传”“五进”内容,细化进驻社区方式及工作要求,为高效运转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二是“规定动作”提升精度。按照“1+X”组团模式,城管局班子成员带头挂钩5个重点社区,3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执法骨干覆盖对接辖区35个社区。同时,设置“党员引领岗”,由35名党员与社区保持紧密沟通,确保工作实效与履职情况双线并进。明确工作制度、管理要素、人员配置、事项清单“四张清单”,梳理城管队员及党员“进社区”工作职责14项,社区重点管理事项清单4类7项,制定工作勤务日志,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点。三是“常态推进”提升效度。完善城管队员定期走访机制,要求每周进行定期走访,切实做到“有呼必应”,及时回应社区及群众需求。同时,鼓励党员及队员积极参与社区议事会、四方联席会等,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单元,把“执法办案+协商调处”搬进社区,形成遇事会商、合力调处、案结事了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切实疏通城市管理的“毛细血管”。
三“治”融合,为民服务提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基本理念,让群众对城市管理成效可感可及。一是坚持善治为先。紧紧围绕“服务”这一宗旨,结合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领域事项,在“末梢”实现“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同时,针对社区内城市管理领域一般性问题立即整改,依托全区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对反复性问题跟踪整改、突出性问题挂牌整改、违规性问题执法整改,实现由“被动处理”到“主动服务”的有效转型,进一步提升源头治理实效。二是坚持精治为基。坚持以问题为驱动,积极对辖区各类堵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梳理排查,持续聚焦垃圾混装、乱堆乱放、违章搭建、乱倒污水、不文明养犬、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常见乱象,争先回应及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即时反应、高效对接,有力消除各类疑难杂症。三是坚持共治为本。利用社区平台,变服务对象为城市“啄木鸟”,积极调动辖区企事业单位、商户、物业等更多主体参与城市治理,全力构建“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格局,实现城管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小单元”,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主战场”。城东区城市管理局将以“城市管理进社区”制度为载体,统筹谋划、稳步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积极探索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推动城市管理干出新亮点、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