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
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
新闻发布会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旭刚
介绍《规划》有关情况
并答记者问
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杨健、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王永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这五大规划分别是
就《规划》的编制过程、主要内容
▼
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24年8月28日正式印发,可在自然资源厅官网上查阅、下载(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多规合一”的改革部署,我们在全面开展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中共四川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探索编制《规划》,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共同构建起具有四川特色的省级“1+5”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规划》2019年底启动编制,编制工作专班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充分听取社会公众、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充分征求省级部门、市(州)人民政府意见;
在形成《规划》草案并公示30天以后,对各类意见建议进行了充分研究采纳,最终形成送审成果,并通过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
今年8月获省政府正式批复。
《规划》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等五大片区首部“多规合一”的跨市(州)区域型专项规划,其对《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进行了深化细化,着重统筹各类关键性自然和空间资源在市(州)之间的协同布局,促进各片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空间基础。
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等内容。重点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从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城镇发展三个方面整体谋划五大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各片区依据上述问题和思路提出对策性的措施,对《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明确的总体格局进行了深化细化,按照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的构成特点和保护开发次序,对本片区的空间进行了安排。
当前➤《规划》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强化动态监测、定期评估,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推动优势地区更好发展、生态功能区更好保护、欠发达地区加快追赶。
▼
2023年川南经济区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经济总量居五大片区第二位,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初见成效。请问川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将如何助推该区域更高质量地建设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通过降低川南南部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开发强度,推动4市协同开展流域治理和岸线保护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方式,缓解生态压力,逐步提升生态质量。
● 引导城镇和产业空间高效集聚。重点打造宜宾—泸州组团与内江自贡同城化区域两个城镇发展极核,引导人口、产业向两大极核转移和集聚,通过“两两协同”整合优化城镇空间。比如,宜宾、泸州突出沿江布局、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等方面统筹,内江、自贡推动空间相向集聚发展,共建合作园区。同时,也考虑南部山区的城镇化需求,以县城、中心镇为主要载体推动就近城镇化,鼓励控制城镇规模的特色发展,形成疏密有致、优势互补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 打造四向开放的新格局。4市将共同推动南向开放门户枢纽建设,协同重庆共建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建设川南渝西区域合作平台,提升面向滇黔的辐射能力,形成“毗邻互联,通江达海” 的区域开放新格局,川南制造将更好地走向世界。
● 塑造宜居宜业的国土空间。合理统筹产业与城镇服务功能布局,发展壮大泸州、宜宾服务业中心城市,推进内江、自贡服务业同城化。进一步增加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形成的15分钟社区服务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将让烟火幸福川南触手可及。通过开展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乡村地区焕发新生,保留乡愁记忆,拥抱现代便捷。规划还提出加强人居环境安全保障、塑造川南特色魅力空间,进一步提升川南经济区城乡空间品质,让人民群众能够乐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可以介绍一下,川东北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是如何谋划该区域振兴发展的吗?
推进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汉巴南等铁路建设,加快镇巴至广安、G5广元至绵阳段扩容等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设阆中古城机场、广安机场,进一步提升通达效率。比如,西渝高铁建成后,西安至重庆的旅程将从现在的6小时缩短至2个半小时,这将极大便利川东北经济区等沿线的人民群众出行。
川东北经济区毗邻重庆,具有承接重庆产业的区位条件。我们都知道,近几年重庆汽车产业已在该区域布局,南充市2022年生产整车29947辆、同比增长227%,2023年产销整车54922辆、同比增长81%。
接下来➤5市将共同打造汽车汽配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南充汽车产业园、达州和广安汽摩零配件制造等项目建设。也会围绕苍溪猕猴桃、通江银耳、南充晚熟柑橘等,共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当然,还将以红色文化、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等为重点,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发展。
随着交通、产业等基础条件更加便捷高效,5市“一家亲”的日常生活也就顺势而生。主要是在卫生、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合作,构建相互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规则体系共建、数据信息共享、审批结果共认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7月上旬在仪陇县召开的2024年川东北经济区医疗保障现代化协同发展推进会上,川东北5市签订了《川东北经济区五市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事项线下通办框架协议》,有利于川东北经济区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切实提升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刚才的解读,我们了解到《五大片区规划》更加关注市域间的统筹协调和联动发展。请问成都平原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对此作出了哪些安排?
作为全省唯一的生态示范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是怎样统筹保护与发展的?
第一个“增减”是对生态空间,主要是增加生态管控层次,减少保护开发矛盾。
第二个“增减”是对农牧业空间,主要是调整农牧业内部空间结构,减少低效农牧地、增加特色农牧业空间及产出。
第三个“增减”是对建设空间,主要是减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增加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用地空间,助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支撑全域旅游发展。
把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规划,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把有限的建设空间重点用来改善民生、支撑全域旅游发展,优化提升马尔康市和康定市作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服务能级,推进教育、医疗资源的共享和文化体育、旅游服务设施的配置,培育其他县城及中心镇专业化服务特色,逐步推动全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川西北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作为全国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将通过哪些举措来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成为众多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是我省最闪亮的旅游名片。今年国庆期间,川西北表现非常亮眼,甘孜州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阿坝州成为“新入选入境游热门TOP50目的地”和“增速最快的十大热门目的地”,充分说明了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旅游发展的实力与潜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聚焦“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对其他生态空间适度控制旅游活动强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针对全域旅游,我们深入挖掘阿坝、甘孜的旅游资源潜力,全面梳理评价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划分了不同的景观特色区域,重点打造“大九寨”“大贡嘎”“大香格里拉”三大生态文化型世界旅游目的地聚集区,高标准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走廊等文化旅游走廊,成为向世界展示美丽四川的窗口之一。
为此➤将重点建设10条精品旅游线路,包括G317、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旅游线,大熊猫生态与文化旅游线、康巴文化国际深度体验旅游线等6条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和红原-九曲黄河大草地自驾旅游线、汶川地震遗址与灾区新貌抗震救灾旅游线等4条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步完善旅游服务中心体系,打造康定-泸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松潘、茂县、理塘、稻城等7个片区旅游集散中心,培育香格里拉、漳扎等9个旅游核心城镇和南坪等18个旅游服务型城镇,逐步形成全域旅游的服务支撑网络。
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将如何规划建设?
如何在稳固农业安全、生态安全底盘基础上,协调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空间?
如何推进攀枝花、凉山两地优势资源产业集群协同共建,努力为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科学利用和产业发展探索有益经验?
一方面➤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域的格局优化和空间保障,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重点勘查区、重点开采区和重要矿产资源储备区等建设。
另一方面➤明确矿产开发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协调要求,规范矿产资源开采有关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空间管控体系,科学协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底线保护的关系。
坚持攀西经济区“一盘棋”➤以钒钛和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为核心,以产业链分工为导向,整体统筹相关工业园区的功能分工与布局优化,推动2市(州)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共建钒钛、稀土优势产业集群。
同步保障绿色矿山建设用地需求➤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鼓励通过还绿复绿、建设矿山遗址公园、生态示范公园等方式,分类复垦利用矿山废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