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人才观察丨扛鼎与引领!济南何以扛起经济大市担当?
文摘
2025-02-10 20:18
山东
近日,省委书记林武在参加指导2024年度济南市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济南要坚定扛牢经济大市责任担当。”“努力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作示范,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打头阵,在全国副省级城市高质量发展上勇争先,在济南都市圈建设上当引领。”
这一要求既是对济南发展定位的精准把脉,更是对这座千年古城迈向新征程的殷切期许,为省会未来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标定了新方位。
从2004年GDP仅1618.9亿元的内陆省会,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5万亿元的生态友好、文化丰富、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济南以二十年改革攻坚的韧劲,走出了一条以创新驱动、开放引领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凭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强省会建设等多重战略叠加的东风,济南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站在这一关键的历史交汇点,济南如何以改革创新破题,以攻坚突破作答?
向“新”而行
提升产业能级 筑牢发展硬支撑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唯有锻造强健的产业骨架,济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稳稳扛起发展的重任,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2月5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首日,济南市各行各业干部职工已转入工作状态: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片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已投身紧张的工作中,冲刺“开门红”;济南市儿童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全部到岗,确保主体结构封顶节点按时完成;山东区块链研究院召集北京、济南两地科研团队召开新春工作动员会;位于长清区文昌街道的聊热入济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施工进度。
从重点企业的紧张工作到建设项目的全力推进,从科研团队的新春动员到工人们繁忙有序地施工,每一个场景都展现了济南人民对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过去一年,济南完成工业投资项目超2000个。新增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数字产业集群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11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济南聚焦“产业升级”主战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持续攻坚。
产业升级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获批筹建,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组织研制并发布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技术(量子测量)国家标准,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下线投用,齐鲁制药全球首创双功能组合抗体I类新药“齐倍安”获批上市,创新创造蔚然成风。
再以发展迅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比亚迪济南基地一期2022年底启用,2023年实现产能24万台,2024年,比亚迪以突破36万辆的成绩超额完成了全年整车产量有望超30万辆的承诺。今年继续求“新”,计划比亚迪项目二期6月底前竣工投产,全年下线新能源乘用车50万辆以上。
大项目的引爆效应成为济南加力冲刺爆发的速燃剂。
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济南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产业如钢铁、化工等逐渐转型升级,而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则蓬勃发展。这些重点项目不仅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升级,还吸引了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资源的集中,为济南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济南将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创新引领的现代化都市。
向“精”而进
重塑城市格局 增强辐射带动力
城市建设既要做大“面子”,更要夯实“里子”。
2024年,济南启动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00个、完成投资517亿元;黄河两岸,从往昔简单的城河相邻迈向深度的城河相融境界,济南跨黄“四桥四隧”中的“四桥”(济南黄河大桥、齐鲁大桥、凤凰大桥、济乐高速南延线)全部实现通车,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积厚成势;在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同步推进,百花洲畔青砖灰瓦间嵌入现代商业业态;济南中央商务区象征“山、泉、湖、河、城”元素的五座超高层塔楼已成势,济南“最美天际线”再获突破;济南轨道交通4、6、7、8、9号线及高新东区云巴建设有序推进……一座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正加快建设。
济南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西接中原城市群,是我国北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中枢和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面向未来,济南如何从更高视角、全局层面去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蓝图,更好地发挥济南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这一城市之问,随着《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有了清晰的答案,一幅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跃然纸上。
“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已成为济南的核心功能定位。到2035年,济南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03.2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43.5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38.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456.03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奔着这个目标,济南将全力打造“山河交融、中心引领、副城支撑、双星协同”的全域总体格局。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这些构想都将逐步转化为现实。
向“绿”而转
探索低碳路径 绘就生态新画卷
从繁华喧嚣的都市到宁静祥和的乡村,从日新月异的工业到繁荣兴旺的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已在济南大地深深植根,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模式正渐渐成为济南民众的新潮流。
走在济南的街道楼宇间,随处可见的绿色植被和低碳生活实践让人倍感舒心:大明湖南岸见湖透绿、实现城湖一体,“一湖一环”绿道全线贯通。去年高标准完成人工造林1.6万亩、森林抚育6万亩,新建各类公园54处,开放共享绿地130处。省下达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完成,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0天,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良好生态环境更加可见可感可得。
绿色出行成为人们首选,自行车和电动汽车减少碳排放;公园里市民享受自然,传递绿色理念;绿色建筑在工地上兴起,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被广泛使用;商场里绿色消费流行,环保产品备受欢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学校教育孩子们绿色低碳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人们对绿色低碳的重视无疑是非常积极的,然而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也需要同频共振,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转型。
被誉为“济南的绿肺”的湿地——济西国家湿地公园,在春节假期里迎来了大批市民游客,体验含“绿”量百分百的旅行。济南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基本形成。章丘区加快推进低碳环保产业园、全域光储充检一体化综合能源等重点项目,新认定市级以上绿色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家以上。
聚焦绿色低碳转型,济南还将稳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开展近零碳城市、园区、社区示范创建。
如今的“绿色低碳”已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这股“绿色”潮流,正引领着济南向着更加美好、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向“外”而拓
构建开放生态 打造枢纽新高地
稳外贸、稳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数量庞大的高质量外贸企业。
2024年前11个月,济南市新增进出口企业5080家,外贸企业总量达25708家,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众多外贸企业的稳固基础成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2024年以来,海关部门聚焦企业需求,推动报关单位资质相关事项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并与济南行政审批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一次申请、一次办理”,畅通了企业“进出通道”,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
与此同时,“铁空公”国际物流大通道四面开花,济南中欧班列量质齐升,相继开通跨里海通道、中老国际班列,总线路达15条,联通23个国家48个城市,2024年开行中欧班列1029列。航线网络日益完善,新开复航至普吉岛、金边、釜山等3条客运航线及多哈货运航线,开通济南—纽约—列日—济南“第五航权”货运航线,2024年前11个月济南机场出入境人员71.75万人次,增长248.8%。
利好的政策叠加、优质的营商环境、高效的物流服务以及丰富的产业资源,成功吸引了众多外贸企业的入驻,进而推动了进出口业务的快速增长。
2024年,济南市外贸进出口达到2324.3亿元,增长7.5%,增幅位列全省外贸规模前6位城市首位。
如何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创新?济南将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创新贸易、投资、人员、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体制机制,深入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辐射能力,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向“融”而兴
引领都市圈建设 激活协同新动能
都市圈是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和强大引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
2024年初,山东省政府正式印发《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2024—2030年)》,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济南都市圈作为国家级都市圈之一,赋予了济南在国家层面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大使命。
济南“成圈”发展已经酝酿良久并稳步推进。过去一年,济南充分展现了其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济南都市圈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具体而言,40项重点工作任务、135个重点项目协同推进,都市圈环线北环段建成通车,161项通办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今年以来,加快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在省市两级被多次提及: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两圈联动、三核引领、陆海统筹、全面发力’发展格局,创新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机制”。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济南都市圈与青岛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互促共进、联动发展。
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济南将加快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建设,争取德商高铁、莱临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加快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高青至商河等高速公路建设。深化与周边城市产业协作,共同开展生态共保联治,打造区域文旅品牌,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动济南都市圈与青岛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互促共进、联动发展。同时,还将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扛起经济大市担当,必须敢为人先、敢走新路。站在新起点,这座千年古城正以“作示范、打头阵、勇争先、当引领”的奋进姿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济南答卷。
来源
:
济
南日报·爱济南
海右人才
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济南人才工作宣传和信息发布官方平台。
最新文章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推进会议召开
人才观察丨扛鼎与引领!济南何以扛起经济大市担当?
区县动态丨情暖新春 槐荫携手人才共叙桑梓情
部门动态丨市总工会:念好“高字诀” 打造全市产改效能新高地
经邦济世 经济观澜丨化网络“体量”为发展“增量”
济南书写变革新篇:让“泉水叮咚”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我在济南刚刚好丨清冬济南画卷开
区县动态丨章丘区:归雁返乡哺桑梓 创业发展正当时
经邦济世 经济观澜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二〇二五年,中国经济这么干③
数字里的济南丨人才涌动汇泉城 我在济南刚刚好
人才观察丨当全球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我们可以做什么
经邦济世 经济观澜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②
区县动态丨一场青春与家乡的“双向奔赴”!“青春之约·2025”平阴县大学生看家乡活动成功举办
济南:下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棋 迈出强省会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1.35万亿!济南又迈过一个千亿台阶
从“开盲盒”到“量身定制” 一粒“优质种”背后的“基因魔剪”
经邦济世 经济观澜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二〇二五年,中国经济这么干①
山东“新春第一会”多次“点题”济南
人才观察丨春回大地,你我一起书写新的历史
经邦济世 经济观澜丨赋能千行百业 便利千家万户
区县动态丨智汇新春 才创未来——商河县开展“共话发展迎新春 同心聚力开新局”春节人才系列活动
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人才观察丨干字当头,以奋斗姿态开启新征程
人才观察丨写给2025年的济南
人才观察丨首个非遗中国年,济南何以“出圈”?
挑大梁 走在前 看济南丨山东今年实施15000个!也是济南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
我在济南刚刚好丨接下来的济南 将与春和景明撞个满怀
我在济南刚刚好丨山,是济南人最美的瞭望
人才观察丨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2%!非遗助力济南成热门目的地
悦读济南 邂逅美好丨鲁先圣:过年,是整装待发的新起点
我在济南刚刚好丨向往文脉生生不息的济南
人才观察丨济南:“双化协同”激发数字新动能
经邦济世 经济观澜丨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
首个“非遗版”春节,济南更有腔调
乡村人才回引,乡村振兴“回流”
用绿色科技重塑传统文化生命力
“泉”在济南解锁春节“新玩法”
走在前 挑大梁 看济南丨撑起山东“半壁江山”,省会济南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走在前 挑大梁 看济南丨省两会“点名”支持,济南国际医学中心迎省级政策助力
人才观察丨他们,证明了“乡村大有可为”!
我在济南刚刚好丨最是泉城好风景
假日观察丨济南“城湖一体” 别样citywalk年味浓
济南范儿丨济南韩美林艺术馆:邂逅艺术之美、感受生命之力
天下泉城 人来无忧丨济南:健全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城市奋斗者安居梦
央视《晚间新闻》丨济南:城湖一体 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国潮魅力
泉在济南过大年,就这么玩!
泉城“味道”里升腾烟火温情
喜迎新春丨泉城年味浓!
喜迎新春丨我们的春节 团圆之味
喜迎新春丨家是烟火生处 年是温情归来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