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水到渠有成——孙钟元《为孙曾命名》随感
文摘
文化
2024-05-04 10:57
浙江
/江/南/一/林/
2024-05-04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大脑的记忆力便每况愈下,越来越差。但对于那一晚——2022年12月31日却是记忆犹新,恍惚昨日,永远铭记在心。那一晚,由于政府宣布新冠疫情结束,管控政策全面放开,被“禁闭”了整整三年之久的人们终于在这一年年底如释重负,重获自在。人流似洪水溃堤、挣脱枷锁般地涌向了户外,由于恰逢是跨年的晚上,西湖边的大街小巷,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水泄不通,尤其是俊男靓女宛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人应接不暇。久违的场景让我也短暂地混迹其中,享受这自由给人带来的无比愉悦。当然,我并不是特意地去西湖边“扎闹猛”,而是奔赴一场对于我来说很重要的拍卖会——中贸圣佳2022年秋季拍卖会,地点设在毗邻西湖的“城中香格里拉饭店”。拍卖间歇,自然不忘走向街头,随着人流,呼吸新鲜的空气,释放自由的心情。天地万物自有灵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所钟情的拍品——孙钟元《为孙曾命名》书卷,自感极可能以善价竞得。一是疫情肆虐以后,管控政策刚刚开放,全国各地来杭州的参拍人员肯定不多;二是此类作品被关注者应是小众,尤其是在现在看来早已淡出学术界视野的大儒书迹,问鼎之心者更是寥寥无几。果不出所料,夹杂着拍场上因感染新冠发出的此起彼伏的咳嗽声,竞拍几个回合下来,随着拍卖师的敲槌声顷刻间就落在了我的手里。时逢疫情结束,新年前夕的能获得此物,真是奇时奇逢“孙奇逢”。对于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是卷规格20*92cm,右下角钤有“姬传”朱文印,姬传即姚鼎,乃桐城派文学之祖,其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凡三百年之久。此印上方接着钤有“五瑞斋”白文印,此为清代学者姚睿昌斋号印,姚睿昌为姚惜抱之孙。再其上钤有“伯子”朱文印,伯子为范当世,为清末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左下角钤“倚云”朱文印,倚云即姚倚云,为范当世之妻,其外曾祖父姚惜抱,外祖父姚莹,父姚睿昌,因其家学渊源,资质聪颖,是一位当时极具声名的女诗人和教育家。故此卷经姚惜抱入手后历经四代递藏,可谓流传有绪,弥足珍贵。卷后冯超然补绘夏峰先生像,芭蕉叶下,夏峰先生肘撑石墩,端坐其间,长衫飘逸流动,面容闲淡安静,一派仙风道骨之貌。其后更有当时学者名流黎昌庶、刘汝骥、王闿运、吕思勉、徐申如、周庆云、吴闿生等依次题跋,或诗或文,或清新典雅,或浑朴凝练,文采华章,溢于笔端。有关孙钟元之生平,当时被称为三大儒(孙钟元、黄宗羲、李颙 )之黄宗羲曾作《征君孙钟元先生奇逢》之文。稍后,清初文学大家,“桐城派”古文之初祖方灵皋也作《孙征君传》。今录方氏全文于下: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人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年十七,举万历二十八年顺天乡试。先是,高攀龙、顾宪城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阉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手?”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征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著独其荤荦大者。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先生力辞不就,众皆惜之,而少师再用再黜,讫无成功,《易》所谓“介于石,不终曰”者,其殆庶几耶。此外,清代诸多著名学者诗人纷纷歌咏孙钟元之气节、学问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如柳词派盟主曹尔堪(子顾),诗文书画均享有盛誉的宋荤(漫尘),经学大儒的郑珍(子尹)等等,均有诗作歌之。可见孙钟元在文人心目中地位之崇高。时至今日,夏峰先生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即使在学术界也鲜有提及。但是,重新审视他的处世哲学、学术思想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弘扬光大。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而人们的精神思想却日益匮乏,浮躁不安、急功近利之情绪蔓延于整个社会,所谓的“文人学者”内心也日渐空虚,精神丧失,道德沦落,整日奔波于名利场上,只求形式、张扬个性、浅显薄弱的欺世盗名之作铺天盖地,犹如洪水猛兽,狂飙宇内,给读者带来的只是感官之刺激,而无心灵之净化。蒙蔽了大众的视野,严重地扰乱了整个 社会的价值导向。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振臂疾呼像孙钟元这样的文化大儒重新回归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再次生根发芽,焕发新貌,使得社会的精神生态犹如整治自然环境一样臻于海晏河清。夏峰先生之学问,以慎独为宗,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一生自律,老而弥笃。尝自谓:“七十工夫较六十而密,八十工夫较七十而密,九十工夫较八十而密,学无止境,此念无时敢懈”。八十七岁时曾告语学人曰:人之精神“需修中悟、悟中修,修后悟、悟后修,循环无端,新新不已,圣学与天地同运者以此”。毕生考订诸儒,辑成《理学家传》计二十六卷。对朱(晦庵)王(阳明)之争采取了相互兼容、各取其长的学识态度,为宋明理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学术途径,呈现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因笔者学识浅陋,本文对夏峰先生闳约深美的学问境界岂敢冒昧阐述,仅从此卷《为孙曾命名》之书法略抒一己之见。历代文人都认为书法仅为小道,我想夏峰先生更是概莫例外,综览其著作,有关论述书法之文字仅见《试笔偶书》之诗:“云归无处所,水到渠有成;一执便非法,乾坤任运行”。言书法之道,如云之飘忽,不可捉摸,唯有多下功夫,修中悟、悟中修,水到自然而成。一旦下笔,便须放弃所有执念,以无法之法为之,胸中乾坤自然流淌于腕底。其诗意与朱晦庵之《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具异曲同工之妙。一般说来,大学问者不会有专门的书论著作流传于世,书法乃小道,仅是一种载体与表象,而其背后所呈现的精神才是我们应该追求重视的,所谓“书外之韵”是也。夏峰先生此卷写就于癸卯年,时岁恰好八十,可谓人书俱老矣。展读此卷,一股浓郁的学问书卷气便扑面而来,精神为之一振。静心摩裟,细究之用笔,却不知出胎于古人之哪一家、哪一法,无一笔似古人,而无一笔不从古法出之。一笔一划,从容自在,天然质朴,其结体疏朗有致,用笔浑厚华滋,似老衲参禅,自出机杼,水流花开,姿态横生,其独特之面貌与学识气象浑然一体,浩然之气充溢字间,此气,可移之吾身,洗涤心府,升化魂魄,洵为书法之最高境界也。
作者简介:徐铭壑,浙江富阳人。书画家,古代文人书法收藏者。对古代文人书法研究颇深,多篇研究成果刊载于《书法》杂志。曾编辑《神霄真逸:谢无量诗书文稿》一书。此文原载《书法》杂志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