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版”春节。在这特殊的节日里,非遗传承人们坚守岗位,以各种形式展示并传承传统文化,使非遗于现代社会中绽放新活力。
春节期间,安徽黟县西递非遗馆内热闹非凡,“85 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闹灯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继星正热情地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花灯制作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何继星每天要接待近两百名游客体验花灯制作,还会耐心解答游客们的各种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闹灯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何继星: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我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一直坚守在西递的非遗馆,从开馆以来,景区接待量日益提升,非遗馆的接待量也在两千到三千人不等,除了到这里来打卡拍照,还有一部分游客会来深度体验花灯的制作,还有香牌的一些体验,让大家感受不一样的徽州年味。在花灯制作体验区,游客们围坐一起,在何继星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裁剪纸张、绑扎骨架、绘制图案,一盏盏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灯在大家手中逐渐成型。香牌制作体验区也同样人气旺盛,游客们能够挑选心仪的香料添加在囊袋中,制作出专属自己的香牌。淡淡的香气弥漫在非遗馆内,为节日增添了独特韵味。河北游客 朱雨萌:今年来到西递这边体验非遗项目,看到何老师在这亲自制作花灯,觉得非常有意思,昨天晚上我们看到鞭炮、烟花伴随着彩色的花灯,觉得在街上非常有过年的传统氛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能认识到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手工艺,让这种宝贝一直传承下去。非遗传承人们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不仅是为了传承技艺,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来源:汪诗琦 胡胜
编辑:胡胜
二审:汪玮
终审:李仕清
出品:黟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