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冰天雪地冷 可梦想滚烫啊”

政务   2025-02-07 11:30   黑龙江  

雪花轻落 心随梦起 

以体育之名 聚亚洲之力

筑未来之路

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

将于今日盛大开幕





火热赛事筹备

到游客冰雪狂欢

我们始终可以看到

这样一群青 年

他们的身影

穿梭于哈尔滨大街小巷

如同冬日暖阳

坚定有力量

逐梦采火 青春滚烫

1月20日

亚冬会火种采集仪式

在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

隆重举行

采集仪式现场
一个青春靓丽的身影
引人注目
“冰天雪地冷 可梦想滚烫”
为亚冬会

贡献一份力量

是来自哈尔滨华德学院的

段旭红在这个冬天

最大的愿望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作为采火使者

这是段旭红

与其他8名采火使者

最朴素的追求


回想起训练的历程

段旭红记忆犹新

冬季的哈尔滨寒风刺骨

为了保证活动现场的

最佳效果

在集中训练的一个月中

段旭红与伙伴们

每天训练至少13小时

有时回到宿舍还要加练

“这份荣耀

鼓舞着我过往的努力

这份责任

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采火使者们

互相笑称对方为

“大学生特种兵”

为彼此打气

也暗暗为自己加油

外语交流 志愿发光


“Hello! 

Welcome to Harbin 

Ice-Snow World

   How can I help you ?”

(您好  

欢迎来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同样来自哈尔滨华德学院的

刘思琦

是冰雪大世界游客服务中心的

外语服务志愿者

主要负责解答游玩疑问

为外国游客介绍景区

印象最深的是

有一天

一位母亲赶到服务中心

说孩子游玩时走丢了

看着母亲满脸担忧

刘思琦一边安抚

一边迅速联系广播室

发布寻人启事

并通知各岗位志愿者留意

众人齐心

没多久孩子就找到了

那一刻母亲热泪盈眶

紧紧抱住孩子

也对志愿者表达了感谢

这次经历

让刘思琦深刻体会到了

志愿服务的意义

“看到游客们因我的帮助

而绽放笑容

听到他们真诚的感谢

我的内心满是温暖与自豪”

刘思琦说

\ | /

返乡归巢 添光龙江

自去年12月20日以来

约有1500多名大学生

投身到亚冬会

城市侧志愿服务当中

“我是志愿者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您在找地铁站吗?

  跟我走 我带您去!”

这是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

城市侧志愿者董信

这段时间常挂在嘴边的话

董信的主要工作是

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

对有需求的游客进行

路线指引

帮助他们找到要去的地方

他表示

虽然天气严寒

很高兴并享受其中

“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

为家乡出一份力


“我是药学专业的学生

虽不是专业美食达人

但作为本地人

对哈尔滨美食有一定了解

在上岗之前

也进行了培训与学习

例如饭店方位 营业时间

我都熟记于心”

从小在哈尔滨道外区长大

来自北京大学的黄郁函

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段时间以来

她一路解说 应答自如

带游客把冰城美味尝遍

服务满是熟稔

城市侧志愿者

作为重要的志愿服务力量

为游客进行

路线指引 行李寄存 照片拍摄

历史讲解 翻译服务等工作

用青春活力奉献亚冬盛会

奔赴亚冬 传递荣光

从巴渝山城奔赴北国冰城

从支教讲台迈向亚冬圣火

梁文婕的脚步

从未停歇

2月3日上午

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2024级研究生

学校第25届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梁文婕

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

担任第66棒火炬手

参与亚冬会

火炬传递

“当从第65棒火炬手

梁晓声先生这里

点燃火炬的那一刻

我的内心

无比激动和自豪”

梁文婕说


为了让火炬交接过程

更加完美 更显青春

梁文婕认真参加培训

精心设计准备

击掌 碰拳等交接动作

她不断尝试

不同力度 角度和速度

无数次地重复动作

“能够作为志愿者代表

参与亚冬会火炬传递

这不仅是一份荣誉

更是一份责任

我将继续以饱满热情

和昂扬姿态

传递志愿精神

 展现青年风采

冰 雪 同 梦

亚 洲 同 心

志 愿 同 行

从火种采集到外语服务

从城市侧服务到火炬传递

每一次指引

都是心的交汇

每一次服务

都是爱的传递

以雪为笺

写满热忱的诗行

微光成炬

照亮冰雪的远方

携手同行

让这个冬天

成为永恒的“春天”



素材来源:
.微信公众号:哈尔滨2025年第9届亚冬会、哈尔滨华德学院、华德青年、哈尔滨新闻网、黑龙江大学等


制作 | 团省委新媒体中心
审核 | 于佳  策划·责编 | 武智勇
编辑 | 甄诚 范佳乐
翟树宁 徐子洋 邓懿珊

黑龙江共青团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