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用心 奋斗者安心 | 样线调查区域:临港新片区环湖西三路至塘下公路沿线

政务   2024-11-12 11:05   上海  

良禽择木而栖,优才择地而聚。迅速发展的临港新片区如良木成林,而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当地的“生态”更加优越。近年来,临港新片区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其中包括大量的青年才俊。宜业、宜居、宜育,已是临港新片区的魅力标签。


和一些区域相反,临港新片区遇到的是另一个挑战——生源大量增加。持续提升亲子、教育等软环境,让每一个在这儿奋斗的人安下心,扎下根,共建和谐美丽新家园,是临港民心工程的重中之重。


在临港,我们记录下一群教育人为了守护童心而付出的努力。从全园3个班、58名幼儿到如今4个园区、35个班、875名幼儿,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的华丽变身用了14年;从满眼荒芜到身边花果飘香、孩童嬉笑,园长陈月红每天130公里的上下班路,走了14年。建平、世外、进才、明珠,一批响当当的教育品牌纷至沓来,让临港新片区从诞生之初就站上了高位发展的起点;高校、博物馆、科研院所……临港以其独特且日益丰厚的人文和生态资源,为这里的青少年创建成长的大课堂。







第一站

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




每天上午操场“忙个不停”  孩子们爱玩“蓝色骑行道”



园长陈月红:我们注重培养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希望孩子能自由探索世界,快乐成长。


如果在临港新片区的上空,做一个“连点成画”的游戏,那么,从滴水湖附近的铃兰路115号出发,经过竹柏路275号,再到竹柏路480号,穿过沪芦高速,沿着一定的弧度往西,最终到达云端路801号,那么你收获的可能是,一个微笑。

这四个地址,分别属于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的四个园部。

这个微笑,则来自临港年轻父母的心底。

从2010年发展至今,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通过四个园部的布局,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送到临港新片区。其中,铃兰部、宜浩部、茉莉部相隔不远,均为附近小区公建配套幼儿园;最新设立的云端部地处新片区泥城镇,附近产业园区聚集,满足该区域引进人才安家立业的需求。

上午9时,记者来到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宜浩部。秋日的阳光洒满操场,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花果香。孩子们欢快地奔跑玩耍,嬉笑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最近,大三班的宁宁爱上了和好朋友一起参加“自行车友谊赛”,还邀请班主任忻慧兰共同参与。原来,从前年开始,幼儿园就在户外活动区域增加了一条蜿蜒曲折的蓝色骑行道,环绕着操场上的两个小山坡,有三四百米长,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骑行道采用环保、安全的材料制成,宽度适合孩子们骑行平衡车和自行车,旁边还设置了一些简单的标识和障碍物,增加了骑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有的孩子骑得飞快,像一阵风;有的孩子则小心翼翼,专注地控制着自己的车辆。“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这项运动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将原本二三十米的平衡车骑行道加长改造,征用了原本草地的部分人行通道,还设计了一些上坡下坡的区段。”园长陈月红说,冰厂田幼儿园宜浩部园区占地约8000平方米,几乎角角落落都被利用起来。

操场上的两个小山坡覆盖着郁郁葱葱的草坪,坡度适中,山坡底下藏着供孩子爬行的隧道。孩子们像勇敢的小探险家一样,手脚并用努力向上爬。一个小女孩爬坡时不小心滑倒,但是,她并没有哭泣,而是笑着站起来,继续往上爬,嘴里还说着:“我要爬上山顶!”

“户外操场区域是我们学校最忙的地方。从8时15分孩子们进园到10时55分,15个班级400个孩子会轮流到操场上活动,有的进行自然观察,有的在小小足球场踢球,有的组团开展建构游戏。一上午操场都忙个不停,每个孩子都玩得特别开心。”陈月红说。

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的前身是创办于2010年9月的滴水湖幼儿园,位于临港新片区主城区。建园初期,临港地区尚在初步开发阶段。“人烟稀少,车辆无几。”园长陈月红回忆起那段日子,眼中满是感慨:“每天往返130多公里上下班,单程公交就要2小时,忙时只能住在学校。当时望着窗外荒芜的景象,心中有迷茫,但更多的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师资和生源是当时面临的两大难题。9月开学时,全园仅有3名外聘教师和58名幼儿。为解决师资问题,陈园长四处奔波,张贴招聘启事,打电话联系应聘者。每一个电话都求贤若渴,每一次面试都承载希望。她常说:“一定要找到热爱教育、有责任心的老师,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了吸引生源,酷暑里,陈月红带着老师们放下“架子”,走上街头分发宣传广告,在街头巷尾向家长们介绍幼儿园特色和优势,甚至在学校自设了早教服务点吸引生源。“我记得当时街道两旁的树木叶子都被烈日晒得有些发黄,蝉在树上不停地鸣叫,仿佛在为老师们的努力加油助威。”

有一次,街头宣传时,一位家长对课程设置提出疑问。陈园长耐心解答:“我们注重培养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希望孩子能自由探索世界,快乐成长。”正是她的真诚和专业以及她和老师们不断的努力,让幼儿园逐步解决师资短缺、缺乏生源等困难,也开始收获家长信任和良好口碑。

然而,2013年,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临港地区人口逐渐增多,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增加。入园需求结构化调整使幼儿园面临整体搬迁的难题。

“说实话,接到任务时心情是矛盾的。”陈月红坦言,宜浩部所在的竹柏路275号,当时闲置多年、一片荒芜,野草及肩高、遍地白鹭飞。但是,面对困境,陈月红没有退缩,坚定地对老师们说:“一定要把这里变成孩子们的乐园,无论遇到多少困难。”

幸好,同年12月,新的机遇从天而降——浦东新区教育局和南汇新城镇人民政府签署了教育战略合作协议,滴水湖幼儿园和上海市示范园冰厂田幼儿园结对办学,并更名为浦东新区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这一“联姻”提升了幼儿园的品牌影响力,也促进了幼儿园的师资、课程提升。“园所基础条件差,临港家长又普遍高学历、高要求,如何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成为难题。”面对挑战,陈月红带领年轻的教师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利用临港社区资源,构建和谐家校社教育生态,打造“滴润”校园文化。校园里逐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陈月红说:“看着宜浩部门口的马路从原先的空空荡荡到现在的车水马龙,甚至还会出现堵车,有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如今,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被评为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逐步成为临港新片区的学前教育高地。宜浩部、茉莉部均已招满15个班。

孩子们还有另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在2023年上海市“我很棒 我来赛——小小世界杯幼儿三人制足球赛”中,他们获得了冠军。





第二站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小学




自己动手布置教室软装饰 老师把这当“事业新起点”



上师大临港小学校长王先云:首先要让“做心中有光的人”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师生的行动,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芦安路295号,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看地名就能想到是位于芦潮港,离临港“闹市区”港城新天地约8公里。初三年级的王若安、袁帅两位男生说,从家走到学校也就十来分钟,现在校门外是车来车往,四年前他们入学时,不要说马路上没什么车,连小区里居民也不多。聊到自身的成长,他们说到在上师大临港中学读书的四年不仅丰富了学识、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思维的深度和生命的厚度,让生命之舟行稳致远。

“我每天开车从主城区到芦潮港,塘下公路是必经之路,我发现高峰时越来越堵车了。再看到我们每年招生时生源越来越多,很多家长说,就是看到这里也有一所‘上师大附中’,才把房子买过来的。”高淼老师说,临港的兴旺,每位师生都是见证者。

“我是被上师大的王健处长动员来的。他当时对我说,临港需要一批优秀的教师去创业。”上师大附属浦东临港中学校长赵玉梅,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来自华二紫竹校区,家在黄浦区,自从走马上任后就租住在学校附近,双休日才回一趟家。她把第一届入学的学生称作“66个小宝贝”。转眼,这些小宝贝已经升入初三了。学校始终践行“强校”“强师”“强生”三条办学主线,形成了“品质课堂”“品质科研”的双品牌战略,进一步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推进全面育人的优质化,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

与中学一墙之隔的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小学,目标是创办一所学生健康成长、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优质学校。对此,金佳慧老师感触特别深。“我家在惠南镇,但我在学校对面小区租了间公租房,从教室就能看到对面小区,这样就可以不用在上下班的路上花费大量时间了。学校里也有好些年轻老师都在学校附近租房或买房了,大家都觉得临港一定会发展得很好。”金老师指着走廊里的展板和地上的引导贴说,学校刚开办时就像一间新装修好的房间,里面的软装饰都是两位校领导带着12名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一点一点布置起来的,操场上的跑道划线也是几位老师拿着一张A4纸小心翼翼地一笔一画描出来的。

四年级的瞿奕菲、张佳鑫两位同学说,他们明显感觉到学校里的课程和活动越来越丰富了。“记得刚进来时,上完课基本就放学了,没有多少社团活动可选。现在,学校里有合唱、舞蹈、网球、陶艺、无人机等好多社团,还有‘小小科学家’拓展活动呢。”

“从南海到东海,从海南自贸区到临港自贸区,没有违和感。我愿把这里作为事业新的起点。”上师大临港小学校长王先云是教育部首期“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学员。他说:“我是临港教育的接棒人。这些天我也在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我想,首先要让‘做心中有光的人’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师生的行动,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你看,我们上海师范大学在临港辐射的学校,大多不在核心区域,目的就是要让优质的基础教育在临港每一块土地上落地生根。”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王健说,2021年3月,上海师范大学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在临港新片区重点打造“上海师范大学临港基础教育集团”,共建一批优质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段的公办学校,通过教育科研、教师研训深度嵌入学校办学改革实践的方式,促进基础教育相关学科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融会贯通。





第三站

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




临港就是学生的“大课堂” 最期盼去航海博物馆上课



校长李军:我们希望为临港的孩子埋下一粒种子,为未来的“爱因斯坦”搭建一个成长平台。


从市区到临港,两港大道几乎是必经之路。

两港大道往东,纵横交错的道路都有好听的“花名”。25岁的河南姑娘张芳每天骑电瓶车从租住的人才公寓出发,沿着“铃兰路”“松萝路”再到“茉莉路”,15分钟左右就到了她工作的临港实验中学。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她来到临港实验中学,应聘成为了一名初中化学老师。60平方米公寓、1900元月租金、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让张芳获得了工作以外的“松弛感”,也获得了初入杏坛的归属感。入职一年,张芳获评浦东新区优秀见习教师、世外教育集团优秀见习教师。

张芳觉得,或许正是源于这份归属感,她喜欢下班后留在实验室,为孩子们设计原创实验,比如,用暖宝宝的工作原理说明金属的性质,测试带火星的小木条在不同氧气浓度情况下复燃程度有何不同。“每天,听到孩子们很有精气神地喊‘老师好’,我就觉得充满了动力。”张芳说。

“学校2015年创办,到今年只有五届毕业生。教师队伍也很新,平均年龄只有30.3岁。”校长李军来自进才实验中学。他介绍,凭借着年轻队伍的凝聚力,依托浦东新区和世外教育集团的扶持,“创智文化”,渐渐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和张芳一样,在临港实验中学,新教师除参加校本、区本培训外,还需参与世外教育集团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训课程,分为见习期、职初期2年,期满考核通过后方能上岗。学校开办至今,世外集团的数学专家每两周一次上门听课指导,英语、物理专家不定期上门听课,开展网上教研活动;虽然几乎从西到东穿越整个上海,英语组教师坚持每年参加世外中学的学科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世外中学的历史、地理、科学、体育等学科教研组长则赴临港开展教学指导。用校长助理刘蓉的话说,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就要让静静的课堂里“活”起来。

世外特色的英语教学方式,点燃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配音比赛、演讲比赛、校本舞台剧以及年度大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适合他成长的舞台。同学们骄傲地说,他们的原创戏剧《嫦娥奔月》,已经登上了同样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电机学院的舞台。

“临港是面向未来的核心发展城区,我们希望为临港的孩子埋下一粒种子,为未来的‘爱因斯坦’搭建一个成长平台。”李军说,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做有创造力的中国人”——“爱家国,有赤子之心;爱他人,有仁爱之意;爱探索,有灵性之气;爱运动,有磅礴之力;爱生活,有盎然之趣”。

李军坦言,在他眼中,如何保持同学们“爱探索”的热情,最具挑战。学校身处科研院所集聚、高校资源集聚的新城。临港,成了学生们成长的“大课堂”。“同济大学海洋学院临港支部深海角”“中国商飞航空发动机教育基地”“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学卫星特色教育基地”……在临港实验中学,沿教学楼台阶拾级而上,每个转角都通过实物模型、特色展陈,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前沿的窗。教学楼之间,走廊相连。走廊一侧的墙面采用磁吸板,便于不断更新学生作品。

校办主任姚羿虹介绍,近年来,临港实中先后申报创建了区生态环境教育创新实验室及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通过项目驱动,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在学校的“10分钟车程”圈内,有“临港明珠”滴水湖。在上海海洋大学水质实验室支持下,同学们开展了“我的家园——滴水湖”项目化学习,围绕滴水湖的水质检测、生物多样性及其滴水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展开实践探索。同样在“10分钟车程”圈内的,还有中国航海博物馆。如今,一个名为“远航”的蓝色资料袋,发到了每个同学手中。厚厚一叠“博物馆+”课程学习任务单,涵盖地理、数学、英语、语文、体育等各学科,是老师们一次次“泡”在馆里、设计打磨的成果。同学们最期盼的,就是带着它去航海博物馆里上课。





第四站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临港小学




源自10年前大队活动的提案 “儿童大学”让小学生有大学问



校长徐汶:我们愿意开设更多的课程、更多的活动,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不怕他们兴趣多!


从2019年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临港小学校长徐汶每天上下班的通勤路程是:150公里。2018年10月,临港第一小学更名为建平临港小学;第二年春天,在建平实验小学担任副校长的徐汶被任命为该校新一任校长。一干,就没有停下来。

建平临港小学共有茉莉校区和古棕校区两个校区。两个校区所在地,都可谓临港的“铂金地段”。

“港城悦庭”“馨雅铭苑”“滴水湖馨苑”……就拿茉莉校区来说,学校周围几乎被新建小区环绕。至于地段有多“铂金”,只要看看距离附近大型综合商业体“港城新天地”有多热闹就知道了——双休日,排上半小时在巨大的地下车库找到一个空车位,是常事。

“如何迅速在老百姓当中取得认可?如何让我们的师资队伍、学生发展、教学质量,让家长放心?我是带着任务来的。”徐汶说。

办学的成果如何?家长“用脚投票”——今年,茉莉校区和古棕校区两个校区的新一年级,均招足了6个班。细数学校历史,徐汶颇为感慨——学校创办于2010年,原本是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附属小学临港分校,第一年招生仅有37人,2015年更名为临港第一小学。2018年成为“建平”的一员后,一方面由于建平教育集团在浦东乃至全上海都是一块“金字招牌”,另一方面由于临港新片区近年来人口大量导入,建平临港小学迅速扩容。

初秋时分,记者走进茉莉校区,迎面而来的是一颗金色的苹果——那是“建平”的标志,是传说中智慧的象征,更寄托着对孩子们的祝福。这是孩子们一眼就会爱上的校园——经过数年生长,树木已然郁郁葱葱。每幢教学楼的外立面都是具有童话色彩的巨幅墙绘,二楼连廊的窗户是圆形的,像是飞机舷窗,和外墙上的小飞机图案相映成趣,似乎童年的梦,就要腾飞起航。教学楼之间的中庭,一个“雨水生态池”不声不响地收集屋顶雨水,完成水质净化,将绿色低碳的理念传递到临港未来的新主人。

“不要那么急。”这是徐汶经常对老师们说的话。“我们愿意开设更多的课程、更多的活动,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不怕他们兴趣多!”徐汶说,因此,建平临港小学始终坚守的办学理念是“立足全校全面发展,着眼学生未来成就”。

在该校,一所“儿童大学”已经开办了近10年,源自2015年大队部在向全校征集大队活动时收到的相关提案。2002年,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德国图宾根大学创办了世界上首所Kinder Uni(儿童大学),由大学教授用浅显的语言向儿童们讲解天文、地理、哲学等各科知识。开办“儿童大学”的条件,临港得天独厚。如今,在临港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建平临港小学的“儿童大学”设人文、数理、体育、科创、艺术五大主题“学院”,以及海洋文化和航空航天两个特色“学院”,各“学院”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以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拓宽学生视野,让小学生有大学问。

这学期,茉莉校区的兴趣选修课,达到了59门,既有本校老师执教的“图形王国”“昆虫世界”“数独天地”“趣味像素画”“科学大事件”“海洋生物”“别开‘绳’面”等,也有上海电机学院“少儿西班牙语”、上海海事大学“舰船揭秘”等高校的专家课程,用老师们的话说,“有条件搞的,我们都搞!”听说记者来采访,一群正在互动大屏前玩着体感游戏的二(1)班男孩围上来,争先恐后诉说着自己的选择。“妈妈没帮我选到科学大世界,让我去了看图说话,不过……也蛮好玩的!我下次还是想去科学大世界,听说会做很多实验!”一个男孩仔细透露了他的选课计划。

铺设人工草坪的标准足球场、多片篮球场、网球场、室内冰壶馆……建平临港小学有设施齐全、令人羡慕的运动场。作为建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员,学校共享集团资源,仅体育就开设了篮球、足球、橄榄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冰壶、飞镖、啦啦操、田径、帆船、帆板、踢跳等十余个项目。在建平临港小学,每个四年级孩子还要学会一项专属技能——花样跳绳。每周末,滴水湖面上,百舸竞帆。其中,有一支帆船队印着“建平临港小学”的校名。从入学时的零基础,到游刃有余地追风逐浪,一名名小运动员从滴水湖驶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前不久,建平临港小学队代表浦东新区参加上海市学生运动会。男生张广浩获得了2024年OP帆船亚洲大洋洲锦标赛选拔资格。

记者采访时,一年级的小萌娃正在小花园里叽叽喳喳排练着,为校阅读节童谣诵读比赛作着准备。“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小朋友都参加,要给每个孩子都搭建平台。”校党支部副书记郭丹说。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语文老师,郭丹认为,对孩子们来说,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不仅靠学习本身,还要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她笑言,为了不断给孩子们创造新的体验,老师们先“动”起来。选“故事大王”,演课本剧……虽然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但“阅读节”的活动年年翻花样。“你看,我今年学会了AI做海报!”郭丹说。



来   源:新民晚报

记   者:陆梓华、王   蔚、马   丹

编   辑:邱晓慧


上海临港
“上海临港”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官方订阅号。汇聚临港最及时的资讯、最权威的政策、最便民的服务。我们正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打造产城融合、开放创新、智慧生态、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