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崇明文艺界的一张“王牌”

文摘   2024-12-19 16:48   上海  










2024年11月30日,“海南东坡文化巅峰唱作营”决赛在海口市日月广场举行,经过初复赛的选拔,12个音乐作品进入决赛,来自上海崇明的90后姑娘王媛慧以作品《海棠无恙》赢得最高奖项“巅峰王牌奖”。


王媛慧


王媛慧现任崇明区新河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定居崇明7年间,她创作了百余首音乐作品。其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不仅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充满了王媛慧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许多脍炙人口的曲目,受到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去年,王媛慧成功入选崇明区首轮“瀛洲英才计划”拔尖人才项目。




初至崇明

创作才能崭露头角


王媛慧出生于江苏启东,今年33岁的她,从3岁起便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我学手风琴,后来我又跟老师学钢琴。”因为父母都从事文艺工作,耳濡目染下,王媛慧幼时便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小时候的王媛慧


2017年,王媛慧考入崇明区文化馆成为了一名文艺工作者。来到崇明,让王媛慧感到十分幸运。在她眼中,崇明四面环水,绿意盎然,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的气息。“刚来崇明的那段日子里,我总想着自己要做些什么。”入职文化馆的那一年,“金梭子”杯崇明土布纺织大赛正如火如荼地筹备,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区文化馆担负起了创作宣传本地文化的职能。“何不为大赛写首歌呢?”一个灵感在王媛慧脑海中浮现。


说干就干,王媛慧将幼时对纺纱的记忆倾注在文字间、在乐谱里。当一字一句在笔尖蹦出,她越写越兴奋。从提笔到最终完成,只花了半天时间,就这样,以崇明非遗土布为主题的歌曲《纺纱谣》由此诞生。



“启东与崇明同属沙地,有着一样的风土人情。早年在启东乡间,纺纱织布是姑娘们的必备技能,”王媛慧告诉记者,她的奶奶就是纺织高手,在她的记忆里,启东的老宅里有一架木质纺车,转起来会吱呀吱呀地作响。


《纺纱谣》里有一句词:一囊棉花做到头,都夸张家巧姑娘。“巧姑娘”的原型源于王媛慧的姨娘袁水玉,江苏省非遗保护项目启东色织土布技艺传承人。“我曾见她脚踏织布机,将五颜六色的棉线织成土布。”在王媛慧记忆里有一条漂亮的土布裙子,正是巧手的姨娘一梭一梭织成的。


作品《纺纱谣》表演现场


2018年,《纺纱谣》被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年度学会奖优秀歌曲。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妇女儿童爱国主义歌曲创编征集”中,《纺纱谣》荣获三等奖。《纺纱谣》的大获成功,让会作词作曲,更会音乐制作的王媛慧成为不少业内专家口中的“王全能”。




了解崇明

坚持学习潜心创作


而后的几年,王媛慧结合崇明的风土文化,尝试用不同的曲风创作歌曲,希望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走进这座美丽的小岛。


2019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召开之际,王媛慧接到了为花博会写歌的任务,得知有机会同著名作词人张海宁合作,王媛慧感到兴奋的同时,也压力倍增。



“如何谱写出旋律优美,又符合崇明特色的歌曲?”为创作出满意的曲调,王媛慧常常挑灯夜战,甚至有些“钻牛角尖”。她一遍遍谱曲,一遍遍哼唱,前后谱出十多个版本,直至选出最满意的一版。那段时间,王媛慧的床头总放着本备忘录,以便随时记录瞬时迸发的灵感,她笑称,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正是源于她睡觉前的“心血来潮”。


耗费数月心血,歌曲最终完成,取名《花开如愿》。歌曲的开头用崇明四句式山歌作引,主歌之后,副歌是山歌的对位旋律,既有古调新弹之意,又代表着过去与现在的相互呼应。歌曲旋律与歌词内容相辅相成,基于本土文化的同时,又不乏新的文化表达,展现了海派文化的精髓。《花开如愿》一经推出,受到听众们的一致好评。



多年的创作经历,让王媛慧更加坚信艺术创作一定要服从于社会需要、人民需要,要为主流价值观服务。“弘扬主旋律、激发爱国情、传播正能量、倡导新时尚是我的创作方向和目标。”王媛慧如是说。近年来,她创作的歌曲《青春无悔》,获司法部首届“十大原创金曲”奖;她与著名词作家张海宁合作的《花开如愿》《有一种等待就是回家》,在连续两届的长三角原创流行歌曲大赛中获得金奖和大奖......此外,王媛慧的多部作品还在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大赛及长三角地区的各类赛事中获得多项奖项。她为花博志愿者小白鹭创作的作品《我的家是花》,更是成为鼓舞乡村建设者斗志和激励生态岛建设的冲锋号、进行曲。



王媛慧常说:“学无止境,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找到不足,才能更好地创作。”近年来,王媛慧深入基层,走访民间艺人,搜集素材,研究古籍,寻找崇明特色,并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音乐作品中,生动地描绘出崇明的自然美景和淳朴风情。她说,“世界级生态岛也需要用艺术作品去宣传,如果能用音乐让更多人了解崇明,爱上崇明,并将崇明的文化传递出去,这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扎根崇明

拥抱群文大舞台


“用心学习,用心谱曲,用心唱歌,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曲……”王媛慧发自肺腑的话,印证了其持之以恒创作的动力。花博会圆满结束后,王媛慧调至新河镇党群服务中心任中心副主任,身份的转变让王媛慧的创作能力更接地气,在群文大舞台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河镇是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来到这里后,我才发现竟有如此多热爱文艺的叔叔阿姨。”这两年,王媛慧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群众的艺术培训工作中。不论是面向普通市民的公益基础培训,还是组织专业音乐骨干参加的专业创编排练,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生于群文、长于群文,最终回归群文。”回顾前30年,王媛慧对自己作出这样的评价。看着舞台上载歌载舞的叔叔阿姨们,她不禁想起幼时的自己。“上世纪90年代,启东市文化馆还在启东最热闹的人民路上,馆内常有演出,我总喜欢往舞台上窜……”群文艺术熏陶下的一颗文艺种子,在王媛慧心田慢慢发芽长大。


这几年来,王媛慧利用专长,创作了百余个崇明文化特色节目,扶持了多个乡村文艺团队,如胖大嫂艺术团、明珠歌舞团等,因节目独特,深受群众喜爱;也有麦苗合唱团、风瀛洲人声乐团等团队,因传唱崇明山歌,在市级或全国比赛中屡获殊荣。对此,她坦然地说:“作为一名基层群文工作者,我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工作,其实我一个人的工作是很微不足道的,成绩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谈起之后的目标,王媛慧笑着说:“我是在群众文艺滋养中长大的,自然也要回馈于此。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水准的精神盛宴,是我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内容来源|上海崇明

崇明妇联
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时代主题,履行服务职能、推进改革创新,团结引领崇明妇女做智慧女性、创美好生活、建美丽崇明,协调推动妇女儿童事业新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