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图强”向新求质!海南发挥“三度一色”优势→

时事   2024-12-17 09:51   海南  



年终岁末,不同的新场景在海南各地上演:


11月30日晚,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告捷。


12月1日,中国种子集团与海南省种业实验室联合“揭榜挂帅”第二批项目签约,10家单位成功揭榜,涉及玉米、水稻等领域的10个项目,开启种业联合攻关新探索。


12月11日,大唐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全力冲刺并网发电,体形硕大的风电机车,在海上迎风矗立。


一幅幅新场景,背后是一个个产业故事,更是海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答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海南牢记嘱托,明确要努力“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不断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使海南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


大势所趋、大潮澎湃,作为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跑出新速度。


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资料图)


01


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塑造新优势


12月2日至6日,2024年亚洲种子大会在三亚举行,国内外种业人的目光,聚焦三亚南繁,聚焦这片温暖的土地。


这一幕,让人想起10年前在澳门举办的亚洲种子大会。时隔10年,该大会再次来到中国。


多年光景,从一代代农业科研工作者扎根到诞生一个个南繁奇迹,从一块育种宝地到如今种业高地崛起,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转变,“南繁硅谷”的版图正不断拓展。


在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观察橡胶育种植株的生长情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时间是最好的标尺,丈量出发展的成色。


10年,20年……把时间轴再拉长一些,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小种子蕴藏的大能量,触摸到种子行业发展的强劲脉动。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我一直关注南繁科研育种,要科学谋划加快推进”。2018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南繁考察。2022年4月,总书记在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海南牢记嘱托,加快突破育种核心技术,培育种业现代化产业集群,完善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种业支撑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种源+种业+种市”,全力打造种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南繁产业发展新高地,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海南贡献。


从毫厘之籽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需要“光、水、湿、温”恰到好处。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需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海南立足自身实际,提出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和“三度一色”(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绿色生态)等优势,推动“五个图强”,培育壮大具有海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种育新机,全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超70%经过南繁培育,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集聚种业创新企业3100多家;去年海南南繁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种业创新发展体系加速构建;


探索深蓝,目前海南已集聚海洋产业类企业1000多家,众多深海产学研“国家队”“主力军”进驻;深海能源科技、深海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等产业不断蓄积发展动能,着力再造一个“海上海南”;


逐梦星空,随着商业航天的“最后一块拼图”补齐,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形成,文昌国际航天城目前已吸引集聚航天类企业700多家;


11月30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工位预备发射的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当天22时48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 摄

“绿”绘金卷,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新能源汽车、禁塑、装配式建筑、“六水共治”、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等6项标志性工程滚动实施,既引领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发展转型,也带动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让产业发展的底色更“绿”;


“数”领新潮,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设立,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一期竣工;多个中国好游戏从自贸港“出海”,去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超1400亿元,互联网企业注册总数达到5.2万家。


统筹质与量,把握好与快,这是海南的一道攻坚题,也是一道必答题。


02


充分赋能:

以政策红利激发新动能


陵水黎族自治县海域,浪潮涌动。“深海一号”傲立于此,它开采着蕴藏于水下1500米深的天然气,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作为世界首个具备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今年再次交出“迎战”台风的高分“答卷”:当台风威力“超标”,作业团队可通过数字化系统“正常/台风模式”的一键切换,让陆地控制中心接管海上平台的所有操作,一扫台风导致油田停产的“阴霾”。


“深海一号”能源站。

得益于应变能力超强的“智慧大脑”,“深海一号”每年的有效生产时间增加了10天,相当于整个气田提效大约3%,每年增加天然气供应能力6000万立方米。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洋观测设备与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应用情况,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他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海南牢记嘱托,推动海洋大省迈向海洋强省。今年8月,我省印发的《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省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做大海洋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等。


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政策进行高位引导与推动。


今年3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4年本)》正式施行。其中,海南产业发展亟需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业态、海上风电、专用汽车制造、绿色建材生产等被正式列入鼓励类产业。


借助政策优势,海南在推动“五个图强”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海口空港保税区内,得益于海南自贸港“零关税”等政策,一架架来自泰国、卡塔尔等国的飞机不断来此开展保税维修。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海口空港保税区保税维修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4.5倍。


在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等园区,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等自贸港政策吸引下,一批数字经济企业加快集聚,着力发展动漫游戏、物联网、数字贸易等重点产业。


在三亚南繁,种子行业孕育无限机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这为“海南种”种质资源保存、交换、贸易、共同科研、合作开发等提供了更好平台、更大空间。


……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央赋予海南的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多重政策效应和外溢效应叠加,有力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为推动“五个图强”赋能。


03


问计未来:

以制度创新拓展新空间


“用自主研发的天然橡胶,制成国产飞机的轮胎,放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在位于海口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里,今年89岁的吴云通研究员有诸多感慨。


攻克种质资源匮乏、育种周期长等难题,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支撑我国植胶区域持续扩大……今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耐寒抗风高产橡胶树品种培育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啃科技硬骨头,闯研发深水区。这一项目育成品种覆盖我国植胶面积的39.7%,新增产值252.1亿元。荣誉和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热科院三代人扎根海南、长达66年的科研接力。


大步转变的实现,靠的是技术、是人才、是创新、是制度。


今年8月,新一批6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发布,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海洋空间资源立体式开发利用两项案例入选其中。


一个示范区的建设有多“硬核”?作为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志性工程之一,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率先在全国探索城市建成区的系统降碳新路径,率先提出技术集成应用降碳方案,率先建立城市零碳运维新模式,在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措施集成、政策标准引领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制度成果,获得我国首个由德国能源署颁发的“零碳运营区域认证”,成为推动“向绿图强”的生动注脚。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光储充电汽车智能充电站。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资料图)

一项用海蓝图计划的“含新量”有多高?海洋空间资源立体式开发利用案例里有答案。该案例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例海域详细规划,率先实施了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率先试行“标准海”供应制度,通过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


多个率先,被一项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收入囊中。除了制度集成创新,海南在行动中寻找更多答案。


教育发展“向新”——对标自贸港“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要,我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学科建设,大力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同时,擦亮“留学海南”品牌,推动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灵活的教育对外开放,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


人才不断“上新”——实施南海育才项目、开展“技能自贸港”三年行动、优化“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我省在人才引、育、用、留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海南、留在海南。


科技沃土“育新”——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我省坚持“五个图强”,积极承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从“书架”走向“货架”。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视线回到当下,机遇无限。海南,向新而行!

来源:海南日报

审核:林春怡

编辑:潘惠子


 • end •

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文昌强势主流媒体-文昌市广播电视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