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冬至也吃饺子吗?

旅行   2024-12-20 21:10   新疆  



明天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按北方的习俗,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饺子。


🥟
至于为啥冬至非要吃饺子?
“家里长辈说了,不吃饺子会冻耳朵。”
要是实在不爱吃呢?
“吃两个吧,一边一个,耳朵要紧。”


在新疆,饺子彷佛能包一切,韭菜鸡蛋的香气直冲脑门;酸菜的鲜爽让人打个激灵;虾仁作馅近乎轻奢……


🧐那你知道1300年前的饺子长啥样吗?来看。




唐·饺子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8号展厅,有一组有趣的展品时常吸引人驻足。


它们就是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各种面食——宝相花纹月饼、馄饨、各种花式点心还有饺子。





唐代饺子保存至今,千年不腐,已经足够神奇更让人惊奇的是,原来早在1300多年前,饺子这一“天下通食”就随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


1959年,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三枚唐朝饺子。从外观来看,它们形似弯月,长5厘米,宽高1.5厘米,大小和造型与如今的饺子相似。





不过,如果要让唐朝人解释饺子是什么,他或许会一头雾水。

这是因为“古时,人们将饺子称为‘牢丸、角儿、角子、扁食、粉角、煮饽饽、水点心’等,偶尔也叫做‘馄饨’,这一称呼主要源于北齐颜之推‘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孙维国解释道。





唐·点心及食具
吐鲁番市出土



事实上,关于饺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1978年,在山东滕州薛国故城遗址,考古工作者在一座春秋晚期墓的随葬铜器里发现一种呈三角形的面食,长5-6厘米,“这或许是最原始的饺子,”孙维国说道,“只是它的形状还不算太标准,样子更像馄饨。




直到唐代,馄饨和饺子同时出现,二者在外形上有了直观的区别。


颜之推所谓的“天下通食”也绝非虚言。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数十年间,专家们陆续从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墓中发掘出十余枚饺子。这一发现说明早在1300年之前,饺子就已经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原传入西域,并成为西域常见的食物之一,见证着中原地区与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单从制作的手艺来说,西域的饺子做法也同中原有相似之处。“考古发现表明,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饺子都是以小麦面粉为原料,手工捏制而成,有专家推测馅料可能是肉馅。”孙维国介绍。


除了饺子,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墓还出土了不少制作精美的面食,均是中原文化传播至西域的例证。这些面食都是如今餐桌上的“常客”,比如月饼、馄饨以及各式点心等。





其中最特别的当属宝相花纹月饼。宝相花纹又称宝花纹,采用牡丹、莲花等花形,呈放射状对称排列的抽象纹样,是隋唐时期重要的装饰纹样之一。


“宝相花纹月饼1972年在吐鲁番市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唐代月饼式食物文物。”孙维国说,“这件土黄色圆形月饼,以小麦粉为原料,模压成型,烘烤制成。上面的宝相花纹清晰可见,是中原地区饮食文化在新疆传播的例证。”





此外,该墓地还出土了当时风靡长安的“网红”美食——胡饼。唐代诗人白居易特为此赋诗一首:“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彼时白居易刚由江州司马升迁为忠州刺史,为了庆贺,他亲手制作了一些胡麻饼,要“饥馋”的知己杨敬之尝尝味道是否正宗。香味如何已无从考证,但阿斯塔那191号墓出土的小薄饼为今人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孙维国介绍,“小薄饼呈圆形、中央凹、表面粘有芝麻,类似于现在新疆各族民众喜欢吃的芝麻馕,实证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的相关记载”。




///


天寒地暖,一盘热腾腾的饺子熨帖胃肠。


冬至将至,小年不远。墙上的日历撕得很薄,马肠子、腊肉已挂上屋檐,一年又要过去了,人们继续循着时令分享美味,带着希望迎接新年。


明天准备吃什么,不如就煮盘饺子?




来源 | 《中国新闻》报 

图源 | 国博君 吐鲁番零距离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辑 | 武玉晗 杨路

审核 | 葛建 毛雅茜

监审 | 司元勋 马艺培


*转载请标明来源

投稿邮箱:xjsghdfxmz@163.com


🌟星标我们,收藏我们

🥳表情包上架!更适合打工人体质的新博“显眼包”


新疆是个好地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公众号。为您提供全疆旅游路线推荐和景区信息导览。游新疆时有疑问?留言咨询问小编!新疆是个好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