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万象更新。2月5日至6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交流会调研组走进高州,穿梭于各大产业园区,现代化的厂房、忙碌的生产线,无一不彰显着高州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踏入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高耸的塔吊、繁忙的机械,奏响了城乡建设的激昂乐章;漫步于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整洁的村容、欢快的笑声,述说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所走之处,都是高州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让调研组成员深受鼓舞,深感获益。
调研组考察高州市体育中心规划建设情况。
近年来,高州在产业发展方面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园区框架从无到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一园多区”拓展、版图促进金属制造、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轻工纺织等集群发展体系加速形成……高州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抢抓佛山茂名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的机遇,聚焦工业补短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规划建设了金山、城东、石鼓、蒲康等工业园,产值约占高州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
工作人员向调研组介绍佛山国星光电公司生产情况。
高州市金山工业园区、蒲康
工业园区
调研伊始,调研组走进高州市金山工业园区、蒲康工业园区,值新春开工之际,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工人们熟练操作先进设备,展现了工业智造的新气象。
申菱特种空调和通风设备制造
(高州)项目基地
在申菱特种空调和通风设备制造(高州)项目基地,大家实地感受了高州在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快速发展的决心。
该项目是佛山与茂名产业对口帮扶协作的首个重大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
从签约到竣工验收备案,仅约用时一年。
项目即将投产,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0亿元,创造800余个直接就业岗位,为高州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工作人员向调研组介绍申菱特种空调有限公司建设情况。
2024年,高州在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加速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共引进申菱环境等超千万元产业项目78个,协议投资113.2亿元。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50亿元、增长17.2%,上榜浙江大学“两山”发展百强县、排20名,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高州也积极探索“反向飞地”模式,主动在珠三角设立研发、孵化、人才等基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4年,“反向飞地”园区成功引入企业17家,总投资达121.2亿元。
调研组考察中财管道有限公司建设情况。
工作人员向调研人员介绍中财管道有限公司产品。
以新提质,产业焕新
高州坚持一手抓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布局
力争在新产业
新赛道上有新作为
蒲康工业园区重点布局轻工纺织等传统二产的升级以及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石鼓工业园区则规划引进高端装备、绿色环保、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业态项目;
金山工业园南区土地盘整和征地拆迁,为奇瑞汽车等项目落地创造条件,金塘深化金塘产业园规划,围绕汽车零配件、智能制造、新材料产业加强项目招引、延链补链。
高州在加快与外界连接的同时,持续推进城市内部更新,通过扩容提质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依托鉴江河、笔架山、挂榜岭等独特的山水风光,高州按照“东拓、南进、北延、西优”的思路,推进主城区扩容提质。通过保留自然风貌,让城市与山水相融,使千年古郡焕发新生机。
在城市更新方面,高州深入实施改造行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推进老旧小区焕新颜,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推进,设施完善与民生改善同步实施”。
“这条路富有特色,整街骑楼风格,街区风貌统一。”漫步在高州城区历史最悠久的街道——中山路,调研的领导纷纷感叹。这条路的建筑风格富有清代骑楼特色,在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高州对骑楼外立面进行统一粉刷修复,不仅极大提升了城市的美观度,更成了传播文明新风尚的窗口。
调研组考察高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情况。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调研中,大家了解到,中山路改造重视“共同缔造”,“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改造中实行“菜单式”服务模式,由居民“点菜”,集中解决居民“最急”“最需”“最盼”的问题,更大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感、幸福感。
此外,调研队伍一览了高州鉴江河的风采。高州沿鉴江打造“一河两岸”城市精品空间,布局建设了宝光塔、宝塔路、沿江路等,提升了城市面貌和形象,促进了城区扩容提质。
而城南片区作为高州实施“南进”战略的新高地,坚持“规划先行、道路先导、功能先配”,配套设施完善,还将成为高州的文化中心。城东片区则依托自然优势,拓展生态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高州的生态新区、宜居宜业之城。
工作人员向调研组介绍高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关情况。
省道S388线高州义山至城区段改线工程
(迎宾大道)项目
道路通,百业兴。为优化高州市省道路网结构,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路网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高州市全力推动“省道S388线高州义山至城区段改线工程(迎宾大道)”项目建设。
该项目自2024年6月动工以来,进展顺利,路基工程总体完成45%,累计完成建安产值约9000万元。
预计项目建成后,将能进一步完善高州市公路网,改善地区交通环境,增强高州与外部的有效联通,有效提升公路路网交通运输能力及行车舒适度,对助力城市扩容提质、促进高州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
高州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努力将发展“短板”转化为“潜力板”
立足“特”、突出“美”、形成“聚”
使镇域特色和“颜值”齐头并进
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
正徐徐展开
🌲🌳🌴🌺
深挖“土特产”,打造本土特色品牌。
调研组在曹江镇荷垌村,看到主干道两旁的一排排大缸,里面放置的是荷垌村的特色产业——大头菜。据了解,曹江镇依托特色农产品丰富优势,推动大头菜、香蕉、淮山等深加工产业在荷垌村落地。泗水滩底把荔枝、龙眼和烟业作为主导产业,成立强村公司和发展庭院经济,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双增长。分界镇做大做强龙眼荔枝等“土特产”,实现高州荔枝直供澳门、桂圆肉直供香港“零突破”。
调研人员考察泗水镇滩底村庭院经济发展情况。
高州各镇致力建成“街净”巷美”“农房靓”的美丽乡村。曹江镇荷垌村通过农房管控和旧池塘、荒废闲置地的改造,打造出了绿意盎然的美丽乡村。石鼓镇则坚持筑牢绿色生态基底,加强植树增绿工作,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美好愿景。南塘镇彭村则通过党员带头和村民参与的方式,创建出了美丽庭院示范户,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工作人员向调研组介绍荷垌典型村培育建设情况。
调研组考察荷垌典型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石鼓镇聚力打造渔网文化特色小镇,通过统一风貌设计和店铺形象、铺装仿古石板路等方式,营造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泗水滩底村挂牌成立中国荔乡微视频拍摄基地,成为“百千万工程”现场教学点。
调研组考察典型镇石鼓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根子镇是农交文旅商融合示范区的重要节点,这里有“一馆一圃一会址”和荔枝山庄、甜蜜蜜酒店等重要点位,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和景点景区建设,打造出了荔枝之乡的展示厅、会客厅和体验场。南塘镇彭村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对荷花池进行升级改造,发展多元业态,提升经营效益。
调研人员考察柏桥荔博园农文交旅商融合发展情况。
高州把“流量”变成“留量”
作为长远发展目标
作了更充分、更前瞻的谋划
接下来
高州将按照茂名市的部署和要求
坚持不懈大抓工业
大干工业
努力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样板
来源:茂名发布
责编:梁雯雯
初审:江健平
终审:邱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