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骨架——道路

楼市   2024-11-12 17:02   陕西  

一个成熟的景观设计一定有成功的路径设计。

那么要怎么做到科学而美观地设计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的步行规律以及如何处理视觉关系。例如:


「不经意地」行走


台地和山坡的特点多为山体绵长,走势不清晰。相对的,我们更容易识别坡底、坡顶或者山脊的线条。这些特殊的线条起到了线性路标的作用。


「不经意地」行进意味着努力寻找一种行进的方法,尽可能在不经意间维持平稳的步伐,既节省体力又舒适自然。于是我们只需要花最少的精力来关注道路本身,比如道路表面,我们下一步应该踩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只有我们不需要在注意脚下的路应该如何走的时候,我们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周围的景象。


为了避免在坡地行走时出现「失去平衡」的不舒适感(路面与人体轴线不垂直),人们会本能地在坡地中寻找水平的路段。


如果没有更舒适平缓的路线,人们就会找出切过等高线上的最近的、可利用的落脚点往上攀登。对于陡而长的山路,人们更希望有一个转弯的位置调整呼吸。


道路的原型


在原本没有路的地方,人们常常走过的轨迹上路面遭到破坏,就会形成道路的雏形。利用现有的、被人踩出来的路径,也就是人们经常走的路径,是我们选择道路的重要依据之一——「人是群居动物」、「从众效应」。


任何一个好的通道设计都是建立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一定要对现存的景观节点或者是必须要保留的节点进行评估,还有那些必须设置于开敞空间之中的节点;建立视觉联系和设置路标都是「积极控制」的手法。



视觉联系有利于激发前行。在中途设置有吸引力的节点(相关的景点、有趣的空间等)更是会激发人们沿着设计道路前行,或者在不知不觉中引导人们改变运行方向。


路标明确标识出道路路线。路标可以是统一的表面材质,道路轮廓(微地形),道路宽度,以及沿路的标识(比如特有的地形,优雅的路旁树阵)。


道路引导着视线,把游者的注意力引向「景点」。道路把空间呈现给游者,指引我们「如何阅读」周围的环境质量。


无明确目的地


尽快到达目的地并不总是主要目的,也有一些目标点之间的松散联系。道路设计更多时候在强调过程。


无明确目的地的运动类型——徒步、跑步(高强度、远距离),散步(低强度、近距离),无论是哪一类,人们都有可能被沿途的路标和特色景观——中间节点所吸引;有意或无意识地,这种吸引会引导人们选择继续原来的方向或者偏离原来的方向。


沿途的节点设置对无直接目的的运动非常重要,它们能有效地强化运动过程的体验,并提供了各种特色,如可停顿的地方、运动场、视觉联系等等,提高了沿途景观质量。


路线与视觉联系

曲线道路的设置切忌只关注于道路本身的形式,道路的线性一定要根据实际地形和相关的景观要素(沿途吸引人的视觉联系)来确定。


没有景观控制的曲线型道路,结果都被抄近道的人们破坏了。


曲线型道路结合开敞的景致,曲线随视觉联系和视线约束而定,寻求与道路周边可能和必需的融合。


景观设计对道路的功能要求是不受天气影响,比如雨后不会留下水洼;而且便于使用,断面不能过陡,或者起伏太多,路面要适于行走等等。


对现状景观的特色去合理处理道路关注并控制着运动。因此,正确地通过或者避开一些步行敏感区域,比如自然保护区域、植被生长茂盛的草坪等等,这对于保护现状景观是非常重要的。


提供一条迷人的导游小径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在敏感地区迷路。



让路面下沉是一种古老而自然的路标。在水平面上道路应该设计得特意略微下沉。


即使只下沉5~15cm也意味着让使用者明确地感到不用离开现在的路线(道路),而且沿途的植栽通过对微地形的强化也有助于加强方向感。


创造焦点


任何设计都是和已经存在的场地的对话。白纸上的一个点惹人注意,它就是环境的焦点。作为观看者,我们不知不觉把这个点的位置和纸的边界联系起来。


这个道理同样应用于开放空间,只有和其空间环境联系起来,每个特殊的点对环境的干预效果才是可理解的。


几何和形态学上的条件划定了强势区域外的焦点,这样就需要设计一个清晰、坚固、具体布置的焦点,焦点的位置越远就越要如此,或让人们看到的点自动成为焦点,例如几何中心。


只要一个焦点的位置仍然是清晰的,并能从环境中根据方向及位置清晰辨别出来,它就能确定(强调)它周边相关的区域,给自身分类以“服从”于环境的需要。
寻找和环境的联系后,焦点加强了独立空间的整体感。


在设计中,如果不是由现存的边界或明显的参照线推断出焦点的位置,那么焦点的位置将是混乱的;为了理解焦点的位置(在空间中的),必须更强烈地表现焦点。


如果焦点及线都可控制位置外,它们必须自己解释其位置及方向联系,在解释焦点(或线)时,空间的独立性被削弱了,空间同时在理想的、秩序的系统和现存空间外的联系中存在。


总之,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在城市规划视角下对城市道路沿线绿化进行设计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要求,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物质功能之外,更注重对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要求。作为景观设计者要与时俱进,为人类营造出更加生态、自然的城市景观,只有人们对周围的环境有了感情,环境才会有人气,人和环境才会长期、融洽的共存。




免责声明:本文编辑整理自网络,供于交流和学习,翻译不当敬请谅解。若涉及版权及内容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生生景观
【西安生生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多维度景观设计。以青年景观设计师对自然的认知、感悟为出发点,大道至简,生生不息。业务直线:029-8876447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