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模式】乡村振兴:家庭农场,中国农业最佳的模式选择

科技   2024-09-27 22:07   北京  


世界农业的3种基本模式


第一种,是美国的家庭所有大农场,工业化生产,发生在殖民地国家,地广人稀。
第二种,是欧洲家庭所有中小型农场,科技化、半工业化生产,辅以旅游、度假等等功能,发生在殖民别人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程度高,劳动力价格高,科技发展水平高;我们现在国内提出的“家庭农场”概念,本质上就是这个模式。
第三种,是家庭所有的小型地块农场,以东亚为代表,中日朝韩全是这种,其特点是当地宗族化的原住民来精耕细作、单产极高,原因很简单——人多地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总人口达到13.68亿,其中农业户口7.5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为6亿5千万人左右;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2014年);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据统计,全国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只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一级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的41.33%,且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水田少、旱地多,土壤养分严重不足;再者由于自然灾害、耕作方式、工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耕地资源质量安全的危害。
从中国农业目前的现状来说,中国发展大农业存在着以下问题:
地少人多,土地权益保护不足,监管困难。中国农业耕地总面积虽然占世界前四,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小,离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多。土地面积无法支撑大规模的大农场的发展。同时对于土地所有权的保护已经利用的法律建设还不健全。
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大农场由于面积广阔,需要大量的机械进行劳作,耕地、浇水、施肥、采收等,然而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法实现全机械化的程度,一般的农场主也无力购买如此多的农业机械。
中国农村人口知识水平偏低。目前中国从事农业的生产者教育水平偏低,农业机械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中国传统的小农思想的局限。在中国的人的传统思维里,地的重要性远胜于一切,有地才心安,许多人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土地。
大量的农村人口无法安置。大农场农业所需要的农业从业者数量少,但是中国目前尚有7亿农业人口,发展大农场农业,有一大部分的农村人品需要从农村释放出来,对城市发展的压力过大。而这些,也决定了为何大农场农业在目前的中国不可能成功。


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发展最佳的模式选择


1、在中国,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2、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
3、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

(第二批数农俱乐部成员报名,请点击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递交企业信息”,获得农业行业观察-采访报道、资源对接、进群学习等权益~

农业行业观察
农业行业观察,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乡村振兴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管,全网粉丝150万,深耕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商业创新,赋能乡村振兴,链接农业产业链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