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云南旅游业
刊发文章
《抓业态创新 促文旅融合 护市场秩序
云南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全文如下
↓↓↓
苍山洱海、石林翠湖,旅游是云南的金字招牌。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巩固依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成果,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云南近年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新优势,主动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持续丰富旅游新供给,继续强化旅游市场治理,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国庆假期,云南省189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99.2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1%;旅游花费达472.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9%。
抓业态创新——
挖掘特色资源,提供新体验。通过“徒步+采菌”的方式探秘高黎贡山,远道而来的游客十分尽兴:“森林空气质量好,既能采菌子,还能学到丰富的动植物知识。”依托生态资源,云南大力发展生物多样性旅游,推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线、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线、玉溪澄江古生物化石线等多条精品线路。
适应新需求,拓展新场景。“苍山为盟,洱海为誓”,大理2023年举办目的地婚礼4400多场,九成以上的游客来自其他省份。
创新旅游产品新供给,云南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跨境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满足游客高品质、多元化的需求。
促文旅融合——
漫步丽江古城,小巷深处,纳西古乐、打跳、勒巴舞等纳西族传统音乐和歌舞轮番上演。明信片、笔记本、水杯……古城小店里,印有纳西象形文字和民族特色绘画的文创产品,成为可以带走的“云南记忆”。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非遗+旅游”不断推出新项目。楚雄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狂欢、腾冲司莫拉佤族村的精彩“村晚”、建水紫陶街的手工制作体验,成为许多游客的“打卡”项目。
“云南拥有777个中国传统村落、6项世界遗产、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云南正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依托绿色生态、多样民俗、特色产业等资源,将非遗传承、旅游演艺等有机融合,把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各旅游要素。”
护市场秩序——
华灯初上,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人头攒动。一名游客正在挑选服饰准备旅拍,“我是在官方小程序上选的商家,没有隐性消费,踏实放心。”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等问题,西双版纳多部门联合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保障游客消费全过程透明舒适。
为了让游客住得安心、玩得开心、吃得舒心、买得放心,云南近年来开展多轮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从市场监管、违规查处、行业诚信、案件曝光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今年前8月,云南全省受理涉旅投诉同比下降41.9%。
“云南省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要把握旅游发展新趋势,大力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表示。
相关阅读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云南日报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