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星期六),西安市户外运动协会《大秦岭名山》编委会的4名秦岭山水文化爱好者,驱车来到姜眉公路(褒斜古道)上的衙岭(古称衙岭山),实际考察了衙岭山所在的地理位置、关隘等,并用三驾无人机在直径2千多米范围内高空拍摄了衙岭山以及周边的地理位置、关隘及山水风光等。在此之前的2020年8月12日,宝鸡市户外运动协会《大秦岭古道》编委会的5名大秦岭和古道文化爱好者,专程前往旧时褒斜古道(今姜眉公路)唐口村(古代平川驿所在地)及周边区域的汉光武帝刘秀屯兵的大本营刘秀寨子,以及唐代官方养马场所在地(现鳌山滑雪场周边地带),通过现场考察走访,深层次的了解了古代平川驿站、衙岭山在褒斜古道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远古时期,宝鸡县虢川(现太白县咀头镇)的唐口村,由于这里地势开阔,水草丰茂,朝廷在这里设有褒斜古道上的平川驿站,接待南来北往官吏,还建有军营、物资仓库、牧马场,使唐口村与衙岭山几呼连成了一片。由此可见,古代唐口村的平川驿站和五里坡顶的衙岭山,以及褒斜古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和中国“非十大名山”鳌山北麓的西南支脉有着地域相通的渊源。唐口村(古代平川驿所在地)的上河,是汉江之源和发源地。相关资料显示:秦、汉、三国和隋唐时期,在褒斜古道辉煌的岁月里,历朝历代在修建利用和恢复褒斜古道的通行能力以及驿站建设上都不遗余力,尤其是所修驿站规模之大,功能之齐全,呈现出朝廷对这条惯通秦岭南北交通要道的高度重视。从太白县城沿姜眉公路东行11千米,便来到了咀头盆地与桃川河谷两地交界处海拔1686米的五里坡顶。这里有一道山梁横亘在青峰山与西太白鳌山之间南北延伸的山顶上,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这道山梁从南北看是一道海拔较矮的小山梁,东西看则是一道东低西高的大山坡,山梁东侧垂直下沉,从坡底到山顶,仅有五华里蜿蜒曲折的路程,其海拔垂直高差达300多米,所以历史上人们把此地称之为“五里坡”。这里向东下行可到达太白山古老八景地之一一“挑川曲流”所在地的桃川河谷;向北行即可达大唐皇家圣寺所在地青峰山;向南与鳌山山脉地域相通,山水相连,是鳌山余脉所形成的地理形状;向西南沿虢川河下行可达太白县城。这里天高云淡,视野开阔,空气洁净,水系发达,山地面积大,微丘陵状的山峦地势相对开阔平缓,远山近水的田园风光更是如诗如画。
《尚书禹贡》载:“历汉川至褒水,逾褒暨于衙岭之南,溪灌于斜川,届于武功而北以入渭”。《汉书地理志》载:“斜水出衙岭山,北至眉入渭;褒水亦出衙岭山,到南郑(今汉中)入沔”。我国著名的山水百科全书《水经注.渭水条》载:“西南出衙岭,灌于斜川,属于武功”。难怪这么多史书对衙岭都有祥细的记载和表述,由此可见衙岭在古代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衙岭山所在地五里坡顶端是古代褒斜二河流的交汇处,是斜水和褒水之源头,是太白县境内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表水的分水岭,也是咀头盆地和桃川河谷断陷盆地的天然屏障。一岭之隔,二水分流,堪称大自然的奇观。由于其缓坡状的山岭上有许多高低起伏的丫豁,所以民间称之为丫豁岭,唐代称之为衙岭山。自古以来,五里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然的形成了关中盆地与汉中盆地的自然分界线,同时也是三国时魏蜀两国的边境分界线,历史上有守卫边界的府衙。五里坡的衙岭以其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的天险,是入斜谷进退关中必经之地,也是历来兵家的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演义》中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历史传说在此上演,坡下的 “桃川”本名“逃窜”,因司马懿在五里坡山下望见了诸葛亮的木雕像,以为诸葛亮还活着,以其仓惶逃窜而得名,后来五里坡下的“逃窜”就逐渐演绎为现在的“桃川”了。五里坡上的古衙岭,就像一部随意翻开和扣在褒斜古道上的天书,深邃得一如它的陡峭与盘旋让人无法读懂,平淡无奇似又暗藏玄机,横亘在青峰山与鳌山之间。如果说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那么五里坡的衙岭就是汉水和渭水的分水岭。这一分分出了东流黄河西入长江殊途同归浩瀚太平洋的景致;这一分分出了南接巴蜀北连秦川平分秋色的异域风情;这一分分出了足智多谋兵不厌诈人生智慧高底的分野;这在一分分出了人生是如履薄冰谨慎小心还是麻痹大意阴阳相隔的两重天。这里虽然没有"一夫当关,万夫没开"的险峻,古代也没有留下太多的雄伟关隘遗迹。但在五里坡顶的多处地方均发现代表历史印记的城池旧址和残砖破瓦。据史书记载,在秦时,褒斜古道修通之后,曾在五里坡顶设驿站一处,由于依山傍水地形独特,又成为一道著名的雄关要隘。三国时期战事频发,这里一度曾为魏蜀两国的边界,在此地更是发生了多次战争,更是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蕴藏着无尽的自然密码和历史密码。魏明帝太和二年,后蜀主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命蜀军出斜谷攻取郿城,为魏大将曹真所败,蜀军南撒途中与魏军在五里坡顶激战三日,蜀军沿褒斜古道南段烧毁驿站楼阁亭台百余里。魏明帝青龙二年,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十万蜀军在姜维、杨仪等众将率领下,以孔明生前所密定不发丧的遗策,用木雕诸葛之像迷惑魏军,令司马懿不敢冒然出兵。蜀军沿褒斜古道向西南经鹦鸽、桃川等地并翻越五里坡,胜利退入褒谷,随派精兵强将据守五里坡之顶端。在如今的咀头镇方才关村停棺发丧,并在五里坡与尾随追击的司马懿部激战数日,后从容入汉入蜀。清嘉庆二年(1797年),白莲教王聪儿率部沿褒斜道北上,在五里坡与在此阻截的清军大战数日,击溃清军后沿褒斜道一路北上。
1949年8月,扶眉战役胜利结束后,国民党胡宗南集团第36军残部退入咀头,据险设防于五里坡。8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发起秦岭战役,攻克国民党军的五里坡防线,守敌只好向西逃窜。近几年来,太白县在建设全域旅游景区的工作中,利用这里开阔的地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起了具有浓厚底蕴的三国文化氛围的衙岭公园。建成了孔明亭、汉长城、分水岭地标和棋牌广场等景观。如今走进这个展示着三国历史文化的公园里,就如同走进三国文化的故事里。穿着三国盔甲的将士兵勇表情严肃,手执长矛利剑忠实的覆行着自己的职责,一桥凌空飞架在姜眉公路上的"衙岭公园"的标识,向人们揭示过这里曾有过的历史辉煌。上得城门,但见诸葛孔明雕像,神沉气静,羽扇纶巾,似乎向人们诉说着一代贤相诸葛亮稳座钧鱼台的故事。眼前广场上硕大的巨石棋盘,一盘和棋阵向世人展示着社会和为贵的大趋势。栩栩如生的三国五虎将帅的石头雕像,向人们展示着一代风流人物夕日的辉煌和荣耀。还有那金黄色的旗帜,似乎在告诉人们,三国战将和兵勇即将出征的宏大场景。 昔日的衙岭山,关隘重重,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这里曾经有过金戈铁马和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的衙岭山,沧桑巨变,旧貌新颜。姜眉公路上如车水马龙般的汽车,蜿蜒盘旋于五里坡之路上,与这里的三国文化主题公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雄壮美景。
欢迎点击以下标题,观看我们制作的十集电视纪录片《陈仓道》:第一集 雄关漫道 第二集 践草为径
第三集 栈道千里 第四集 暗度陈仓
第五集 出师未捷 第六集 力挽狂澜
第七集 铁马秋风 第八集 血雨腥风
第九集 浴火重生 第十集 正道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