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宜兴敞开怀抱 喜迎四海宾朋!

政务   2024-10-18 08:08   江苏  

碧波太湖畔

四海情相牵

今天,2024中国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在这个寓意着丰收、喜庆和幸福的时节里,宜兴将最美的画卷呈现于世,将最诚挚的情谊付诸于行,以激情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志存高远的远大追求,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


产业,毫无疑问是宜兴的强市之本。

近年来,宜兴持续推进优势产业强链补链、新兴产业固链延链,全力推进“3+3+N”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电线电缆、节能环保、陶瓷耐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引领行业发展;新能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聚链成群;低空经济、氢能储能、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培育壮大,正在成为产业综合实力更强、协同创新水平更高、国际竞争优势更明显的产业集聚区、创新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此外,我市还持续擦亮“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始终聚焦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持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其中今年出台的《宜兴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4》,进一步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方式,精细化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以高水平一流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城市,展示宜兴的开放、包容、自信。

近年来,宜兴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机遇,确立了打造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和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两个定位”,大力推进锡宜城际轨道S2线、锡宜高速扩建、盐泰锡常宜铁路、无锡丁蜀机场二期、锡溧漕河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内畅外达”的综合交通网络,缩短宜兴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助力宜兴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同时,聚焦百姓实际需求和城市建设中的短板问题,以山水特色空间塑造、全龄友好城市建设、绿色公共空间改善等为重点,导入新兴业态、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近三年,全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8个,惠及居民15823户;围绕绿化提升、桥下空间改造、休憩空间设施完善等,累计完成17个口袋公园和9个家长等候区建设,新增绿地35.57万平方米,城市环境和空间品质大幅改善,城市生活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绘就宜兴的秀丽容颜。

青山环绕,秀水穿城,这个时节漫步陶都,城乡处处美景如画。作为江苏自然禀赋最为优越的县市之一,近年来,宜兴始终瞄准打造践行“两山”理论生态之城的目标定位,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利用区域生态、经济与文化等资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和修复,着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生态文化旅游业全面崛起,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的绿色发展道路。尤其是依托宜南山区的大片山林资源,通过“生态+文化”模式,深度挖掘紫砂文化、茶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产业活力,并通过“生态+旅游”打造高品质旅游体验,建成湖㳇深氧健身公园、龙池山自行车公园等10多个体育公园,有效带动了观竹品茶“陶式慢生活”的禅意体验游,一流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宜兴最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


文化,展现宜兴的优雅气质。

宜兴地处太湖之滨,7000多年制陶史、2200多年建县史。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全市上下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宜兴实践”。通过制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路线图,摸清文物家底,并拨付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永安桥、国山碑等一批古桥、古碑、祠堂等历史遗存得到修缮保护和全新呈现。同时,充分调动社会优质资源,从制度建设、名录建设、保护传承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融入时代和生活。以宜兴文化中心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优质运行,让文化菜单日益丰盛、文化惠民泽被更广,目前我市已形成覆盖市、镇(街道)和村(社区)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宜兴的文化产业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近几年,宜兴规上文化企业从2020年的125家增加到了2023年的230余家,文化产业增加值也从67.42亿元增加到了100多亿元。宜兴文化产业在无锡大市高质量考核中稳居第一等次。


宜兴,宜居、宜游、宜商,无疑是太湖西线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城市。在大开放格局中,宜兴诚挚邀请有创业创富梦想的人们相聚在这里,在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携手把宜兴建设得越来越美好,打造成更具带动力和支柱作用的区域中心城市。




记者:赵辉

制作:君庆

责任编辑:秦洁 李震

值班编委:贾俊康


点赞+在看

↓↓

宜兴发布
本公众号由宜兴市融媒体中心运营。传递政府声音、提供服务咨询、倾听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