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公开课听课反思:虚假主体性导致的教学形式主义!

教育   2024-12-27 22:21   江西  



1980年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观,三十多年后,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表述,可见“学生主体性”这样的教学观已经普遍为教育界接受。

于是,教育教学改革掀起的“学生主体性”的狂风骤浪,迅速席卷教育改革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间教室,浸入每一个老师装满传统模式的大脑,于是老师们“开化”了,“通明”了,一起跟着进行轰轰烈烈的“学生主体性”改革,于是出现了各显神通的“异彩纷呈”——


案例一:花落成荫子满枝

历史公开课,讲《追寻生命的起源》,艺术班学生。

讲课流程:开头一段优美文字导入,创设一种大厅参观式情景引出

第一厅:生命的源头在哪里?

第二厅:生物进化的密码(内容是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和生物进化论成果两个表格填空。

学生前后桌进行了4分钟左右的“探究”。之后一个学生上台主讲,即这个学生代替了老师主讲的位置)

第三厅:达尔文进化论的诞生背景及影响。(小组合作探究,两三分钟,小组沉闷。之后,一个学生主讲,其他学生回答的方式把进化论的背景和影响的结论展示出来。)

这种学生课下提前“备课”,公开课上“积极探究”,一个学生再代替教师讲的方式呈现的“学生主体性”,明显不是教改所倡导的“学生主体性”,可是这样的课却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因为热闹,因为学生“探讨”,因为讲课“顺利”,还因为这节课有“成果”。

可是沉思默想,你会发现完美呈现的背后是巨大的教学缺陷:学生共同探讨时思考、分析、争辩、归纳,这个紧张而积极的脑力劳动过程给省略了,却把准确精炼的最终结论展示的顺畅自然。

要求小组探究,遗憾的是只呈现了探究结果,而没有学生艰苦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由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时刻,就好比是学生攀登上了一个高峰,为取得胜利而满怀喜悦。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总是费尽心机地考虑,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这种提高,怎样帮助学生登上高峰,使他们成为“思想家”和“发现者”。这节“只见果实”历史公开课显然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案例二:云物点缀多余妍

语文公开课,讲《陈情表》,学生素质较好。

教学流程:一节课三环节——

前35分钟:导入和完成任务一。

导入:播放动漫视频,引出“选择”话题,老师用一段优美文字:“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这是屈原的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选择;“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选择;然后引出李密的选择——忠与孝。

任务一:运用“读文本,做批注”的方法,探究分析文本内容,解决三个问题:

1、面对选择时的艰难处境。
2、如何解决。
3、如何在选择中彰显至情至性的人格魅力。

中间10分钟,完成任务二。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在选择中彰显至情至性的人格魅力的素材,并以图片、音乐、视频等配文字讲解的形式显示出来。

3次4个人展示:第一次,学生讲解陶渊明,从学生的重复又不熟练的表达可以看出这材料是生硬记下的,因而并未打动听者;

第二次,两个女生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诵读一段材料,完了之后,两人唱了一遍这首歌,歌唱的好彰显的只是唱功,与所学关系不大;

第三次,一学生上台播放抗疫视频,播放完学生解说。

这节课设计简洁明了,任务一的探究深入很扎实,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确发挥了自己思考探究甚至发言的积极性。

遗憾的是,任务二成果展示,学生背陶渊明材料、唱歌《我和我的祖国》、播放抗疫视频,是为了表现像李密一样“至情至性”的那些人的人格,但学生所呈现的“主体性”,却是热闹多于实感,表演胜过真情。

如果,把任务二学生又说又唱又视频又图片的这种花里胡哨的展示做的更质朴点更扎实点,我以为更像一节高中语文课。

其实,语文老师何尝不知道,但是笼罩全校的“主体性”氛围和这种花里胡哨的潮流,逼得上进的老师不得不“吾从众”,“学生主体性”害苦了“装疯卖傻”的学生,也逼疯了“一本正经”的老师。

怪不得钱梦龙先生要为语文教学“招魂”,语文课越上越不像语文课了。

这两节公开课暴露的“虚假主体性”足以让我们窥斑见豹,见叶知秋,观念引导下的惯性强力早已排山倒海,其势难当。

无独有偶,走向极端的“学生主体性”不仅是中国教育的问题,日本似乎更严重。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里专门论述了日本“主体性”神话的根源和发展,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佐藤学先生说:“在笼罩着‘主体性’神话的教学中,尽管学生不断地应答:‘是的,是的!’表面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

这不也是我们问题吗?佐藤学先生举了日本出现的“虚假主体性”教学现象:典型的就是手势教学。

学生被迫要求用手势发言来表示“赞成”“反对”“提问”,“因为只能赞成或反对,所以一开始就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而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多义的意见。”

除了手势教学这种“虚假主体性”教学外,还有“声音再大点”“谁还有补充”等等教学语言上的形式主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虚假主体性”或“主体性神话”?

佐藤学分析:“‘主体性’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

现实情况是,学习不是个人主义性质的活动,在学校里的学习既不是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的活动,恰恰相反,“它(学习)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

鉴于我国和日本教学界相似的问题,有必要拜读一下佐藤学先生给出的药方:

一、打造“润泽的教室”。

用“润泽”形容教室是对教室中洋溢的那份美好的感动,还有就是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

佐藤学说:“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

二、建立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

这里的“应对”核心意思就是“倾听”和“理解”。主体性神话统治的教室追求的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润泽的教室追求的是“用心倾听的教室”,只有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在教室里的交流,倾听远比发言重要,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后,课堂语言的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

理解建立在倾听基础上,不仅仅指理解学生所说的,更要理解学生未说出来的“言外之意”以及站在欣赏立场对其发言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产生同情式共鸣。

三、建立以“学(交往)”为中心的学习。

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佩服一个日本人对汉字的深度解读,佐藤学先生在对繁字体“學”的解读中挖掘了“學”的本质意义——“交往”。

“首先看‘學’字的上部,其中间的两个‘乄’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一个‘乄’表示祖先的灵,也就是和文化的遗产的交往,下面一个‘乄’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的样子。

那包着‘乄’的两侧,形为大人的手,意味着大人千方百计地向儿童的交往伸出双手,或者说,表示大人想尽方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

在教室里要构筑的就是这样一种“学”的关系,即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而展开这种关系的教学关键就是教师。

佐藤学先生的药方对我们是启迪,更是警戒,它提醒我们千万不能在教改的路上南辕北辙,两节公开课为代表的“虚假主体性下的形式主义教学”暴露的问题不是小问题,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甚至推波助澜,最终的结果,就是失去教格,失去自我。

想起了另一首小诗,叫《寂寞》:

“林子中所有的鸟/都是灰色的/其中有一只鸟/也是灰色的。”

鲍鹏山先生解读说,很多时候,寂寞不是我们没有同伴,而是我们失去了本色;

寂寞有的时候也不是我们不能被人群接纳,而是我们在人群里面不敢以自己的本相示人;寂寞也不是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恰恰相反,有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和别人太一样了,我们才寂寞。

“虚假主体性”导致的闹腾课堂常常让老师们倍感寂寞,除了寂寞,还不知所措,就像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不会讲课了!”这是寂寞之极的轰鸣呐喊,他们何尝不想改变。我始终相信,敢于和热闹的寂寞作斗争的老师绝不在少数。

要知道,闹市不知春丽处,万物静观方自得。

太闹腾了,人就浮躁,心无所守时,心亦无所归,人又往何处,教亦何所向?


师范生好文推荐

师范生
这里将为您提供特级教师优秀教育方法,最新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技能,大学生应该有的正能量等、师范生兼职、找工作信息,面试技巧,试讲技巧,师范生考研信息,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考等信息,祝您成为未来卓越教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