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男青年为何难娶老婆?

文摘   2025-01-27 23:43   黑龙江  

近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发表了一篇农村调查文章,对农村年轻人婚恋进行了研究。

晓雪是苏北农村的一名普通女生,中专毕业,她的母亲在晓雪的婚姻大事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主导了一切。

晓雪曾有一个同村的前男友,家庭条件一般,两人小学时便认识,感情基础较好。但一次前男友只买了一只几百块的银镯子作为礼物,这让晓雪母亲的不满。认为对方家境太差,于是在村里到处散播前男友家的负面信息,最终导致两家关系破裂。

之后,母亲为晓雪挑选了一位新的对象杨滔(化名)。杨滔其貌不扬,体型偏胖,但家里有村里的楼房,还有在宿迁和南通的房产。晓雪并不满意,但是无可奈何。在相处过程中,杨滔曾当面嘲讽晓雪的穿着打扮,让她产生了被羞辱的感觉。然而,母亲却选择维护杨滔,并且在婚事上索要了十八万八的高额彩礼,这让晓雪意识到母亲更看重经济利益,而非她的幸福。

这份调查报告以此事件为案例,对农村青年结婚难进行了分析:

1、“在城里有房才能结婚”

农民家庭的婚姻和城镇化绑定很深,结婚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买房。村庄里普遍认为,“有钱”意味着既要在农村有楼房,又要在城区有房产。一方面,人口流动打破了传统的婚姻圈,许多农村家庭通过婚姻形式实现城市化;另一方面,农村男性如果无法通过婚姻满足城镇化需求,将更难找到伴侣。这种逻辑导致男性在婚姻中被赋予了沉重的经济责任,房产和彩礼成了竞争的核心指标。

2、高额彩礼对农村家庭的压力

农村婚姻市场中“天价彩礼”现象日益普遍。以晓雪母亲为例,她索要的十八万八彩礼,对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许多家庭为了给儿子娶妻,不惜倾尽家财。这种高彩礼文化加剧了农村性别失衡的婚姻竞争。不少农村老两口拼尽全力才让儿子娶上媳妇。

然而,高彩礼带来的却是农村男性的长期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影响家庭生活的稳定性。

3、女性也很有可能成为“天价彩礼”的牺牲品

在这场建立在天价彩礼基础上的婚姻交换中,女性其实扮演了一个被交换的物品的角色。女性是娘家索要彩礼的筹码。特别是对于未成功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女性来说,她们婚配的命运最终也很难走出乡村的婚姻圈,由于弱势的文化资本和农村社会的生活惯习,她们也很难融入城市的婚姻市场,最终还是要退回农村的婚姻市场。高价彩礼加重了父辈对女性婚姻的干预。

调查认为,婚姻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个人、个人背后的家庭以及村庄社会的价值规范。随着婚姻市场竞争加剧,彩礼被抬得越来越高,一些男性被甩出去,而一些女性其实也在被物化甚至被交换,如何给“天价彩礼”降温,如何让婚姻回归最单纯的意义,以及如何让婚姻竞争变得合理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热门推荐

泰国总理用中文拜年 强调泰国很安全

八不准!农村宅基地有了新要求

好看龙江
展现大美龙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