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亮点
试验设计
其余方法见原文。
主要结果
增加密度对籽粒产量及组成成分的影响
图3 增加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产量、收获穗数、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GY,粮食产量;HE,每公顷穗数;KN,粒数;KW,千粒重。图2 产量稳定性的加权效应大小。W、WCF和WOA分别表示增温、增温+碳肥和增温+有机改良剂。
图4 增加种植密度对单株各生育阶段地上部氮积累的影响(a)每公顷(b);单株吐丝前和吐丝后地上部氮素积累(c);每公顷(d)。V6、V9、V12、V15、R1、R6表示V6、V9、V12、V15、吐丝和生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PrS即吐丝前氮积累。PoS是指吐丝后氮的积累。
图5 增加种植密度对单株茎、叶、营养组织(包括茎叶)和籽粒氮积累的影响(a);SNacc-R1为吐丝期茎秆氮积累量,LNacc-R1为吐丝期叶片氮积累量,SNacc-R6为生理成熟期茎秆氮积累量,LNacc-R6为生理成熟期叶片氮积累量,VNacc-R6为生理成熟期营养组织氮积累量,GNacc-R6为生理成熟期籽粒氮积累量。
图6 增加种植密度对茎、叶和籽粒氮浓度的影响。SNcon-R1为吐丝期茎秆氮浓度,LNcon-R1为吐丝期叶片氮浓度,SNcon-R6为生理成熟期茎秆氮浓度,LNcon-R6为生理成熟期叶片氮浓度,GNcon-R6为生理成熟期籽粒氮浓度。
图7 增加种植密度对营养组织(茎叶)氮素转运效率、氮素转运对籽粒氮素的贡献、肥料氮素回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百公斤籽粒需氮量的影响。NRemE表示营养组织的N转运效率;NRemC表示氮素转运对籽粒氮素的贡献;REferN是指肥料氮回收率;NUtE为氮素利用效率;NHI表示N收获指数;GNreq是指100公斤谷物的需氮量。
增加植株密度对氮效率指标的影响
图8 增加植物密度对LAI的影响。V6、V9、V12、R1、R3、R5、R6平均在V6、V9、V12、吐丝、milk, dent和生理成熟期的叶面积指数。
增加植株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图9 提高植株密度对吐丝期根冠比(a)、单株根系生物量(b)、每公顷根系生物量(c)、单株根长、比根长、节根数、地上根数的影响(d)。R/S-V6、R/S-V9、R/S-V12、R/S-V15、R/S-R1、R/S-R3、R/S-R6分别表示V6、V9、V12、V15、吐丝期、灌浆期、生理成熟期的根冠比。RB-V6、RB-V9、RB-V12、RB-V15、RB-R1、RB-R3、RB-R6在V6、V9、V12、V15、吐丝、灌浆和生理成熟期的平均根系生物量。RL-R1、SRL-R1、NR-R1和AR-R1分别为吐丝期单株根长、比根长、节根数和气生根数的平均值。
农田氮素管理的效果
图10 氮肥用量、施氮次数、施氮量、品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的交互作用。
图11 在吐丝前(a)、吐丝后(b)和生理成熟期(c),施氮量、施氮次数、品种和增加植株密度对单株地上部氮素积累的交互作用;吐丝前(d)、吐丝后(e)、生理成熟期(f)每公顷地上部氮素积累量。PrS-N指吐丝前氮素积累量。PoS-N表示吐丝后N积累。PNacc-R6表示生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
图12 施氮量、施氮次数、品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对单株茎秆氮积累量(a)、叶片氮积累量(b)和籽粒氮积累量(c)的交互作用;生理成熟期每公顷茎秆氮积累量(d)、叶片氮积累量(e)、籽粒氮积累量(f)。生理成熟阶段,SNacc-R6、LNacc-R6和GNacc-R6的茎秆氮积累量、叶片氮积累量和籽粒氮积累量分别为。
图13 施氮量、施氮次数、品种和增加植株密度对生理成熟期籽粒氮浓度的交互作用。GNcon-R6表示生理成熟期籽粒氮浓度。
图14 施氮量、施氮次数、施氮量、品种和增加植株密度对营养组织氮素转运效率(a)、氮素转运对籽粒氮素的贡献(b)、肥料氮素恢复效率(c)、氮素收获指数(d)、100公斤籽粒需用氮量(e)和氮素利用效率(f)的交互作用。NRemE即营养组织氮素转运效率;NRemC表示氮素转运对籽粒氮素的贡献;REferN是指肥料氮回收率;NUtE为氮素利用效率;NHI表示N收获指数;GNreq是指100公斤谷物的需氮量。
图15 在V9 (a)、吐丝(d)、灌浆(c)、silking(d)、生理成熟期(e),施氮次数、施肥、品种和增加植株密度对叶面积指数的交互作用。LAI-V9、LAI-R1、LAI-R3、LAI-R5和LAI-R6在V9、吐丝、灌浆、凹痕和生理成熟期的平均绿叶面积指数。
图16 V6 (a)、V9 (b)、V12 (c)、吐丝(d)、灌浆(e)期施氮次数、施肥、品种和增加单株密度对根系质量的交互效应;在V6 (f)、V9 (g)、V12 (h)、吐丝(i)、灌浆(j)阶段每公顷根质量。RB-V6、RB-V9、RB-V12、RB-R1、RB-R3分别表示V6、V9、V12、吐丝期和灌浆期的根系生物量。
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