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非遗进校园 | 非遗教育与文化传承新探索

旅行   2025-01-19 20:14   海南  
·


从非遗与教育的深度结合到比赛与慈善的创新形式,再到展览的社会化传播,“非遗璀璨·童心共传”2024年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为非遗保护和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范例。这不仅是一场文化传承的实践,更是一场让非遗走进校园、融入生活、连接社会的成功探索。




在“非遗璀璨·童心共传”2024年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中,海口非遗协会以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内核,走进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灵山镇中心学校、第二十五小学、西湖实验学校、美兰实验小学5所学校,通过教育为途径,以慈善为串联,借助校园为载体,将非遗技艺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活动通过宣讲、教学、比赛、研习营、慈善拍卖与展览等形式,搭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非遗传承平台,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感,为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海南椰雕校园宣讲





本次活动以“一校一品”的模式推动非遗技艺进校园建设,拟定建立非遗示范校,每所学校结合本校特色选择非遗项目,如琼剧、灰塑、椰雕等,打造专属的非遗教育品牌。在教学环节中,非遗传承人不仅亲临校园指导学生,更为教师提供课程设计与教学支持,提升非遗课程的专业性和吸引力。同时,活动还通过举办非遗研习营,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非遗技艺传承场所进行实践,直接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

 

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研习营教学图片



这种课堂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非遗技艺的兴趣,也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互动和文化交流。在专家的指导赋能下,非遗进校园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了检验非遗教学成果,活动设置了校园单校评比与五校联赛环节,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学习成果。经过单校评选,共有4所学校的80组作品进入联赛决赛环节。比赛作品涵盖琼剧脸谱、椰雕风铃、东山草编、文昌灰塑等多个非遗项目,融合了传统技艺与学生的创意设计。专业评委从创意、技艺、造型三个维度对作品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巧手非遗奖”“创意达人奖”“童趣美作奖”“非遗新星奖”等多个奖项。同时,活动拟建立“非遗示范校”,在比赛中挖掘更多优秀的非遗课程和作品,以促进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非遗教育的整体水平。


 

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校园联赛比赛图片





在本次校园联赛结束后,活动特别设置了慈善拍卖环节,将学生创作的部分获奖作品进行现场拍卖。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更大的社会关注,也让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深度参与其中。拍卖所得款项将注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金,用于支持后续非遗进校园活动和非遗技艺保护工作。慈善拍卖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为非遗技艺注入了经济支持,也让学生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感。

 

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慈善拍卖环节图片




本次“非遗璀璨·童心共传”2024年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优秀获奖作品将继续通过展览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展示。在海口市龙华区骑楼老街YIYO海南非遗艺术馆,学生们的非遗作品将集中展出,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欣赏孩子们的创意与非遗技艺的结合。这种展示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长久、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也让非遗技艺在社会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通过展览,学生们的创作不再局限于课堂或比赛,而是真正成为助力非遗传承传播的一部分,同时激励更多年轻人参与非遗技艺的学习和传承。




此次展览将于2025年1月22日-2月28日展出,既为非遗传承之窗,亦是创新探索之境。融合传统工匠、新派艺人以及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学子的非遗作品,以青春创意激活古老技艺。在新老传承间,让传统非遗在当代审美滋养下重焕生机。于一编一织、一雕一塑、一画一演间,延续民族文化根脉,拓展非遗发展边界,让古老技艺在时代脉搏中生生不息、熠熠生辉。






RECOMMEND

来源:国际旅游岛之声

信息来源:海口非遗协会
审校:蔡菁
审核:周晖子
欢迎转载!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移动端编辑

海口旅游
给您推荐海口哪里好玩,周未去哪玩,还有假期门票大派送!是玩货们必备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