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8年的延安,正值全国抗战的艰苦时期,诗人塞克与音乐家冼星海相遇并成为好友。他们同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携手为中国的抗战贡献自己的才华与力量。一次,冼星海向塞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共同创作一部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大合唱。塞克深知当时已有许多进行曲式的抗战歌曲充斥于音乐界,纷纷唱着“杀呀”、“冲啊”,这让他认为这样的表现方式稍显陈旧,难以激发新的艺术灵感。于是塞克决定在题材上进行一次全新的尝试。
正值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这一激励人心的口号令塞克突然灵光一现,他决定将生产运动作为创作题材。在冼星海的鼓励和催促下,1939年3月,塞克创作出一组以生产与抗战为主题的诗句,一时之间充满了田野的气息与劳动者的热情。
其中,《二月里来》这首歌尤为引人注目。它以陕北农民参与生产运动的场景为背景,却意外地采用了江南的音乐风格。塞克在歌词的创作上,力求质朴经典,便于传唱。他开头两段便是以“二月里来”拉开序幕,巧妙地运用了江南民歌的传统形式——以时令作为引导,赋予歌曲浓厚的民歌氛围。
整首歌分为六段,每段四句,冼星海将其精炼为具有分节歌特点的结构,全曲共四句旋律,展现了典型的起承转合方式。前两句的旋律以起承呼应的关系呈现,结尾都落在徵音上,使得旋律流淌柔和,朗朗上口。而到了第三句,它落在了角音上,运用连续的切分节奏和较大的音程变化,与前面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起到转折的作用,表现了劳动进行中的艰辛与不易。最后一句则回归宫音,完满而有力地结束了整首歌曲,给人以启迪与振奋。
《生产大合唱》通过《二月里来》的桥段,生动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在艰难环境中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新颖的题材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旋律,使得这首歌曲在抗战歌曲中脱颖而出,成为那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之作。塞克与冼星海的合作不仅创造了动人的音乐作品,更在艺术的探索中传递了力量与希望,彰显了民族团结、自力更生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