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现代阳戏《侗山红》剧照)
《侗山红》曾代表湖南省进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会演,荣获湖南省委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湖南省“百团百角唱百年”竞演活动“十佳节目奖”;《悬崖木屋》获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奖、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小剧目奖”;《花瑶绣娘》以花瑶挑花为主题,结合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演绎一段轻喜剧,即将登台首演。
近年来,怀化市民族歌舞剧团坚持守正创新,紧跟时代大潮,优秀创新剧目鱼贯而出,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传承创新之路。
(即将首演的新编大型现代阳戏《花瑶绣娘》排练场景)
田园起霸,威风凛凛震遐迩
上河阳戏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沅水中上游及其支流、武陵和雪峰山的大湘西地区(含怀化、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和邵阳的部分县)以及毗邻的贵州、重庆、湖北部分市县的民间小戏剧种。阳戏作为怀化市的标志性地方剧种,地方特色十分鲜明。
据《黔阳县志》记载:“闹元宵……又为百戏,若耍狮、走马灯、打花鼓、唱四大景、扮采茶妇,戴假面哑午诸色,入人家演之”。阳戏便是由唱四大景、扮采茶妇、戴假面具等民间游戏形式的基础演变、发展起来的。上河阳戏流行于沅水上游一带的雪峰山区。其形式小型多样,贴近民众,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表演形式有一定的程式化,声腔由正调和小调两大腔系组成,初期行当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剧目多以农民田间地头的劳动趣闻、家庭爱情或配合乡间巫傩祭祀为演出内容,风格形式多样。历经从清至今三百多年的长期发展,形成了表演上载歌载舞、唱腔口语化、人物朴实自然、语言特别接地气的剧种特色,行当也从当初的三小,增加了老生、老旦、花脸、闺门等行当,更由田间地头三人表演的矮台小戏,挪转至舞台,成为行当更齐全、人物更丰富的高台大戏。
2014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阳戏(上河阳戏)》项目评估合格,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怀化市民族歌舞剧团)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上河阳戏也曾是“戏剧明星”。据该中心现年82岁的老团长冯兴利介绍,196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项志栋到黔阳县(今洪江市)排练《霓虹灯下的哨兵》时,就对怀化阳戏大加赞赏。七十年代,他们演出《红云岗》的时候,观众很多,排了一里多长的队,“那时真是红得发紫。”“八十年代,我们受邀到贵阳演出,半个月未歇气。”冯兴利说,当时登台的节目是《三凤求凰》,接的是川剧的场子,压力很大,没想到现场观众爆满。一位电影导演感慨:“想不到一个县的剧团演出这么出彩。”1980年代中期,他们在长沙演出时,专家观看后,给怀化阳戏总结了“四个好”:“剧种好、音乐好、阵容好、演技好”,还联系媒体进行了采访。
“借用现代的网络语言,我们那时候确实很‘威武’。”另一名老团长舒宗谋介绍,每当想起那时的辉煌,一股力量立即涌上来,“就像在舞台上表演武将起霸(出场)一样,威风凛凛,信心十足。”
(《悬崖木屋》剧照)
逐时而新,古今融合出大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再按原来的套路,观众不一定买账。创新的问题摆在这一队传承人面前。
“逐时而新是我们的出路。”怀化市民族歌舞剧团团长谭斌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团一班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搞好惠民演出的同时,复排、改编了一批优秀剧目,尤其是在创新剧目上狠下功夫,“从现在来看,效果是不错的。”
“以即将首演的大型阳戏《花瑶绣娘》为例,我们在演出形式和风格样式上做了大胆的探索,力争再创艺术精品。”谭斌告诉记者。该剧坚守阳戏特色,以载歌载舞,朴实自然,贴近生活,紧跟时代为创作原则,剧中人物行当丰富,语言风趣幽默,采用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小人物小故事,来凸现新时代背景下,花瑶同胞在党的领导下乐观向上,努力发展当地经济、赓续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和谐共融与美好幸福新生活的主题主旋律。
主创团队以与时代合拍共情的创作态度及手法来塑造剧中角色,力求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栩栩如生,并突出其地域特点,保持浓郁的瑶寨气息,把花瑶少数民族创造的特色文化、音乐、舞蹈、服饰等,通过恰如其分的舞台营造,鲜活立体地展现出来,同时与阳戏这一戏曲剧种的音乐、行当、程式巧妙融合嫁接,打造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演剧形式。
在风格样式上,《花瑶绣娘》剧目以舞美虚实交融升华艺术效果。“这个戏整体场景的呈现,要契合既写实又唯美的故事主线,我更倾向于写意性的舞台设计。”在该剧导演贺希娟看来,整个舞台应是空灵的,灵动的,流畅的,在保持剧中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的同时,尤其要注重背景底幕画布的设计,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恰如水彩画似的湘西南生活画面。
在道具设计上,剧中既有花瑶当地的农具生活用品,又有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使用的手机、电脑等物件,让本剧更具时代感与现实性。融合花瑶民族特色提高戏剧表现效果是该剧的一大重要特色。花团锦簇的少数民族服饰造型,既有极高辨识度又有很强的画面观赏性,剧中的男女老少穿上这独有的民族服装,也更能带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花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的花瑶群舞,则是剧中着力呈现的部分,通过媒公接亲、打泥巴等群体情节的揉入,将剧情引入高潮。”贺希娟表示,在整体创作构思中,合理运用这些民俗文化特点,把舞蹈化与音乐化发挥到极致,并与剧中场景转换、情节走向无缝衔接,呈现出自然生动的花瑶古寨长卷。
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近年来该剧团新创了《侗山红》《悬崖木屋》《高墙下的忏悔》《审红包》等阳戏剧目。其中《侗山红》曾代表湖南省进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会演,荣获湖南省委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湖南省“百团百角唱百年”竞演活动“十佳节目奖”;《悬崖木屋》获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奖、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小剧目奖”;改编了《打焦赞》《南山传奇》《雾里青》等阳戏剧目,其中《打焦赞》荣获第二届怀化艺术节专业舞台小剧目奖;
复排了《盘花》《状元焚冠》《哑女告状》等传统剧目,其中《状元焚冠》荣获怀化市“首届艺术节”竞演活动大型舞台剧目奖,《盘花》荣获第二届怀化艺术节专业舞台小剧目奖。
(《盘花》)
(《状元焚冠》剧照)
接力传承,时序轮转丹心固
深秋的早晨,薄雾散去,怀化市民族歌舞剧团二楼排练厅,66岁的张曼华正在向年轻演员传授表演技能。她算是该团第三代演员,生旦角通吃,1973年3月进入剧团,进入角色快,6月表演即获奖,1988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演员。虽已退休多年,但张曼华依然放不下阳戏传承,“年轻人需要帮助,而且要有耐心。”10月23日,记者来到剧团采访时,她正在教一段小生的身段,反复示范,“要掌握刚、柔、帅、美4种基本形态,演起来灵活运用,很受观众喜爱的。”美妙的戏韵从矗立在舞水河畔的剧院大楼飘出,年复一年。窗外的桂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几代人勠力同心,将阳戏传承创新的接力棒依次传递。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当冯兴利演出水平急剧上升时,在舞台上把脚摔伤,“脚折了,戏不能折。”他转入后台,专攻阳戏曲谱创作工作,后带领剧团走向新的发展历程。
年逾八旬的舒宗谋依然记得,学舞蹈的他刚转行学阳戏表演时,安江有名的丑角演员“朱老二”一字一句地教他唱腔,“三字句、七字句、腾云调等都是那时学的,为后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花脸“金鸡独立”)
在他的戏剧生涯中,深得“贵人相助”。铁道部文工团男高音歌唱家赵小海、湖南广播电台一级播音员李喜人等均在下乡途中与舒宗谋相遇,并传授他发声、吐字、练气息的技巧。“演戏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应长期练嗓、练功、排戏。”舒宗谋说,“我们那时脑子里想的全是戏,连一个扭屁股的动作,都要想着怎么扭得简单而深奥,这里面都有艺术。”“前辈的教授成就了我,我也深感压力巨大,如何好好传承下去?”目前,他将毕生收集的所有资料打包传给了剧团青年演员刘志洪,“容量1000G,够他们学的。”今年,剧团退休演员梁厚芳评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阳戏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她正在以曲谱和剧本收集整理为重点,奔波在传承创新的道路上,“现在已收集到48个正调,26个小调,剧本4本。”
通过近年来的融合创新,怀化市民族歌舞剧团迎来了一批年轻演员,为传承注入强劲力量。目前,该团演员中,有“70后”14人、“80后”11人、“90后”5人,平均年龄41.7岁。
(阳戏旦角剧照)
1989年出生的武晓芳身怀六甲,仍按时来到排练厅向张曼华老师学习;1993年出生的潘嘉伦对阳戏特别有情怀,专攻小生与小丑行当,今年春节前夕,他和同事将《盘花》带到老挝表演,深受好评。时序轮转,丹心永固。怀化阳戏人以岁月泼墨,缀下繁花,在未来的道路上,用智慧和汗水谱写新的戏曲华章。(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 锋 谌孙存)
(阳戏演员在化妆。本文照片均由怀化市民族歌舞剧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