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蓝” “滇池清” “春城绿” “四季花” 昆明生态名片更亮丽

文摘   2025-01-30 20:01   云南  



2024年,昆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国控、省控断面基本消除劣Ⅴ类,滇池全湖水质连续7年保持Ⅳ类,新增城市绿地206万平方米,“昆明蓝”“滇池清”“春城绿”“四季花”的名片更亮丽,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生态环境保护答卷。


1
水清岸绿扮靓“高原明珠”
冬日,红嘴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飞越数千公里来到春城昆明,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市民、游客沿着草木葱郁的滇池绿道漫步,享受春城生态红利。
近年来,昆明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滇池保护治理的殷殷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采取控源截污、生态增绿等措施,不断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坚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成以湿地为主的滇池环湖生态带6.29万亩,滇池湖滨初步构建出一条宽度约200米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一条湖滨绿色屏障。同时,累计拆除滇池沿湖防浪堤约90公里,重新联通滇池水体与湖滨带陆域,形成水陆交错的湖滨生态结构。同时,强化滇池流域水系联排联调,建设污水转输联通工程,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为滇池保护治理提供重要支撑。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治理,滇池全湖水质持续向好,自2018年上升为Ⅳ类水质后,滇池已连续7年保持全湖水质Ⅳ类,春城生态名片更加亮丽。

2
天蓝地绿绘就“绿美春城”
“昆明蓝”是最具代表性的颜色之一。数据显示,昆明空气质量优良率已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2024年,昆明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守护“昆明蓝”金字招牌,主城区空气质量优223天,同比增加3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9.7%,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2.59,同比降低9.44%,空气质量排名省会城市前列。
 “春城绿”则是昆明的亮丽底色,走在街头或眺望远山,即使冬天也是满眼绿色。2024年,昆明新增城市绿地206万平方米,开放共享绿地26.5万平方米,完成林草生态保护修复64.27万亩;新建和改造各类公园501个;围绕打造城市生态绿轴及城市绿带,持续开展道路景观提升工作,处处呈现“四季花”美景。
持续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守好每一方“净土”。2024年,昆明完成455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组织开展46个纳入优先监管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重点监测工作,推进124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排查整治。

3
转型发展打造“绿色经济”
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昆明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率先在全省成立碳中和中心,搭建起“碳惠春城”建设体系框架;累计建成城市公用充电站2126座、换电站65座,新能源汽车占新增汽车保有量比重达40%以上。2024年,12户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高新区、安宁产业园区入选省级零碳园区;第七、第八水质净化厂成为全国绿色低碳标杆水厂;昆明入选全国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
良好的生态,为昆明带来持续不断的“美丽经济”。昆明对滇池沿岸183个村庄进行梳理,选取46个重点村庄,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进行改造提升。备受关注的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工程,将于2025年春节期间对市民和游客开放试运营。一期工程起于新宝象河,止于最美公路(爬齿山),全长71.9公里,串联了沿线宝丰、王官、捞鱼河等8处主要湿地公园,46个沿湖美丽乡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滇池绿道,让游客能真正共享滇池保护共治成果,感受生态昆明的魅力,也让滇池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潜质日益彰显。
2025年,昆明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稳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全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


▌记者:李宁 白雪 崔永明


编辑/亚楠
审核/张爽
终审/邱峥


昆明新闻
昆明广播电视台新闻栏目《昆明新闻》官方账号,是重大时政、权威信息的重要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