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走婚育这条路的男人女人,一般意义上,其实到一定的年龄是有一些刚性需求的。
第一,要有一所自己的小房子。不管在哪吧。反正你得有。
这是我通过观察我身边好些单身样板得出的结论。有个安家之所的人,大多比还租房漂流的状态要好一些。
不管网上怎么嚷嚷,生活中的主流还是婚育,你还是要听到很多闲话,包括来自于父母的。
有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是一种精神支持。就别管你们这些人怎么说,我有地儿可以去。这个精神支持是很大的。你也不会再担心老了租不租到房这种东西。
第二,要对自己的消费和积蓄有计划。
很多人强调工作怎样怎样,其实普通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工作就跟异性一样毫不犹豫地抛弃你。
很多人过了40岁,都是战战兢兢在职场混。
如果你是一个人,如果你一点积蓄也没有,过了35,还在职场做狗,担心明天就不能当狗了,心理上也是很煎熬的。
那肯定是需要对经济有数。不是说你要大富大贵,而是你的消费能丝滑的降下来,不带有怨气(怨气都会反扑),而积蓄又能提供一个比较大的支撑。
第三,你要有自己的线下的朋友圈。
小地方我不知道,在大城市的人,尤其是一些能量和内心不够强大的人,要结伴而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可以线下常常聚一聚,对你也是有效的情感支持。
总之呢,不婚育的人只是网上占便宜,生活中还是很大压力的。
选择这条路,其实比选择结婚难多了。
这种难,有时候是精神上的困难。
而精神上的困难其实都是要靠实际支撑,绝不是空中楼阁。
已婚已育的人是孩子和伴侣的资产,那你也可以这一切具象成房子、积蓄,以及线下可以依靠的人。
计划是越早越好。
普通人早规划自己的人生,早清晰认识自己的人生,总比时间过去了强。
因为唯一有效的东西只是一点时间了。
抓紧时间,是为了中年老年不吃那么多苦,不那么绝望...
前几天,在网上和之前公司的一个女同事聊天,她说起她关系挺好的一个姐姐,84还是85年的来着,反正40岁左右了。还一直未婚未育,但其实她条件挺好的。也不是不婚不育的人。
她是北三县的,除了没有北京户口,家境、颜值、身高、学历、工作等肯定算是佼佼者。而且也想结婚生孩子,为什么40岁了还单着呢?
因为她十年前谈过一个天花板级别的男生,那个男生是一个实权正T厅的儿子,长得还又高又帅!他们谈了一年多,后来还是分手了,男生娶了别人。
从那之后她就“曾经沧海难为水”了,总觉得后来的追求者都不如之前那个。
现在都40岁了,她还是认识不少有钱有权的男人,但是想嫁得好也太难了吧!
我猜测,十年前那个正T厅的儿子可能一开始就没想娶她,估计他们可能只不过是大闸蟹和绑蟹绳的关系,他们肯定都有门当户对的父母心仪的结婚对象。
她如果不认识他,说不定还好一些,早早嫁一个其他权贵的儿子之类的,对她而言还是不难的。
她又喜欢小孩子,又不想买镜子、又不想单身生育,看她的缘分吧,希望她别下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