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经济前瞻
时间已经走到2024年的末尾。回顾过去这一年,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岁末年初,市场对2025年的经济形势十分关注。如何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政策将如何落实?还有哪些新的增量政策值得期待?带着上述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了10位经济学家,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01
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在长期增长趋势轨道中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
2025年,尽管可能会受到较强的外部因素冲击,传统出口及部分制造业面临挑战,但在一系列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正在茁壮成长,部分重点领域风险将被缓释,企业运行环境改善,经济增长内生动能有所增强,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在长期增长趋势轨道中。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中国要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达成预期目标,经济需保持5%左右的增速。
2025年,内需贡献大幅增加将有力抵消外部冲击,是经济增长保持韧性的主要引擎。其中,在以旧换新等全方位支持政策的推动下,预计将有更多的财政、货币资源用于支持消费扩张,消费复苏势头向好。居民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也将为居民其他消费支出提供空间。预计2025年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和对GDP的拉动率均较2024年有所提升。
投资方面,在更加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协同推动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有所回升,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推动制造业投资积极向好。预计202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在3.5%-4.0%区间。
工业经济方面,2025年,工业生产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速。随着“两重”、“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预计202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超过5%。
“稳外贸”“稳外资”在2025年特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高于以往。预计2025年进、出口增速可能有所下降,贸易顺差额可能收窄。面对上述外部挑战和冲击,需要在外资、外贸领域作出前瞻性和针对性调整和应对。
总的来看,2025年,要做好防范化解外部冲击的准备,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有效提振内需。同时,要着眼长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国内、外双循环的平衡性,高质量完成既定增长目标。
02
提高财政赤字优化支出结构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
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国内总需求不足以及外部贸易摩擦加剧等不确定因素,需要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企稳回升。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工具,应当且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从2025年的财政形势与政策看,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仍将是主基调,具体举措将着眼于扩需求、优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
第一,收入方面,房地产降幅收窄、股市回暖带动消费回升、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能力上升,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将有所提升。
第二,2025年的“三保”支出和利息支出要确保得到保障,防范化解房地产和金融风险的支出、支持经济发展的支出等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医疗教育养老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要进一步加强,支出增速有必要超过名义经济增速。
第三,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重点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与消费并重,尤其应提高对消费的支持力度。当前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关键作用,但是政策尤其需要加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增加对居民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财政的民生支出占比等,以此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必要加大对包括失业青年群体的补助、对农村老人群体的补贴、对于二孩以上家庭的特定补贴等,将社会保障、生育政策与促消费结合起来。
第四,财政赤字率将提升,从而实现扩大总需求、释放稳增长的强烈信号以稳定预期、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有必要增加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支持“两重”“两新”、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第五,要充分利用化债腾出的时间窗口,构建债务管理的长效机制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包括建立债务与资本预算、上移事权和支出责任至中央,遏制新增地方隐性债务。
03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将更具前瞻性、有效性、针对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
2024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实施力度,向市场释放充足流动性,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引导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2025年,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变为“适度宽松”。“适度宽松”仅次于“宽松”,将有助于加强预期管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这表明宏观调控基调发生重大变化,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转向。
具体而言,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朝着三个方向持续发力,更具前瞻性、有效性、针对性。一是要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超常规地进行预调,彰显前瞻性;二是继续降准降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成本,增强有效性;三是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消费金融等支持,体现针对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九项重点工作任务,第一项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同时部署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重点应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这既是我国经济增长驱动力量发生变化后的必然选择,也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增长。
2025年应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强化金融加大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服务。建议创设支持提振消费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助力居民扩大服务消费。消费金融在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应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持续补充资本,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但货币政策的作用终究是“有效但有限”。2025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应加快、加大调整优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发挥好政策集成效应,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回升和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稳定经营主体信心、激发市场有效需求。
04
2025年要更注重以创新推动消费提质扩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
2024年是消费市场从回补转向常态化稳定增长之年。伴随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消费增速虽有波动,但逐步企稳态势已经显现。近年来我国消费领域出现的结构升级、创新转型等新趋势,也将成为2025年消费市场的亮点。
从细分市场趋势来看,第一,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消费成为增长新动力。预计2025年服务消费将保持较快增长步伐,文化娱乐、出行度假、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服务业态加快成长,成为拉动消费的主要动力。
第二,首发经济日益活跃,消费新赛道新产业快速成长,有望为消费市场注入持续增长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消费品1518.5万种,其中国潮新品成为创新消费的新增长点,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店引入数量持续增加,推动新赛道新产业加快成长。
第三,“以旧换新”等增量政策加力扩围,大宗消费潜力持续释放。2024年中央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为消费品以旧换新增加了1500亿元的财政补贴,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2025年,预计以旧换新政策将加力扩围,通过提高申请便利化程度和扩大产品覆盖范围,进一步激发家电、家装、数码、绿色节能等大宗消费品消费潜能。
展望2025年,提振消费还有多个发力点。
一是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工具中继续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重点是加大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覆盖产品类别,提升补贴申领便利度,在更多线下实体商业和农村地区开展以旧换新。
二是以提升服务消费为重点,加大对生活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可以采取发放服务消费针对性消费券、加大小微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等措施,激发和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重点清除阻碍扩大内需的体制政策障碍,加快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在国家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层面建设试点,加快建立扩大服务消费的领导机制和部门协调机制,增强各部门支持消费创新的政策合力。
05
2025年投资需求或好于2024年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
执行院长袁海霞
近年来,尽管我国投资乘数有所下降,但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保持在30%左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整体来看,2025年投资需求或好于2024年,增速有望回到4%以上。尤其是2024年以来受专项债发行使用节奏偏慢、地方财政压力加大等影响,基建增速整体偏慢,明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继续发挥托底经济增长的作用。
2025年可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重大工程资金保障和项目支撑将有力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二是“两重”领域投资力度将加大,优选跨区域、跨流域重大标志性工程;三是民生领域“补短板”投资需求高,加大养老、托育、教育和医疗领域的供给;四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下,科技领域投资仍值得期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放在2025年经济重点任务的首位,提出“提高投资效益”“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表明2025年稳投资将以政府投资为牵引,同时通过提升投资效益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从“量”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也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债券发行,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为2025年稳投资提供了“量”的保障。此外,与2023年相比,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之前增加了“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的表述,这意味2025年或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更多财政贴息政策,为投资提供低息资金来源,实现“精准滴灌”。
从“质”来看,2025年稳投资着力点或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一是广义基建仍有提升空间,发挥基建对投资的带动作用。二是更大力度支持“两重”“两新”项目。三是进一步加强财政稳地产的力度。
06
高水平开放将继续扩大
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副院长张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尽管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但扩大高水平开放,促进合作共赢始终是我国坚持的基本方针。2025年,将继续出台开放举措,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将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继续贡献中国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体现了我国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我国在国际经济格局演变中致力于深化合作的积极姿态,我国扩大开放的决心进一步彰显。
我国将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持续加力开放平台建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依托高水平开放平台,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在给予零关税待遇的同时,在市场准入方面给予更宽松的条件,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顺应外贸形势变化,加强制度创新,强化政策协同,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促进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调联动,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大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加快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打造贸易强国。
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我国将继续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充分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的作用,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加大压力测试力度,加强成果和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继续加大力度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保障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及时解决外资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
未来,我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持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释放外贸与外资未来增长潜力。
07
2025年工业经济仍将延续向好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所所长关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工业经济仍将延续向好态势。
具体来看,一是工业生产有望稳步增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有望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快速崛起,低空经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等持续突破,将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回升向好、结构向新、质效向优。
二是工业投资有望较快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需求将继续提振,“两重”项目、“十四五”规划中尚未开工的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将带动工程机械、钢铁、建材等行业投资,激发投资动力。
三是工业品消费有望恢复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明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等政策有望持续发力,提振消费信心。批量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等措施落地见效,有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添消费动力。
综合看,推动2025年工业经济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但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应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政策,落实落细存量政策,适时出台增量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工业投资效率。挖掘新型消费增长点,优化新型消费供给,加力稳投资、稳消费、稳信心。
二是优结构,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链式转型。发展壮大“链主”企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三是拓空间,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外贸新动能。支持企业利用RCEP、“一带一路”倡议等合作红利,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巩固出口优势。有序引导企业海外布局,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国际竞争力。
08
资本市场有望延续估值修复态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
在此前一揽子逆周期调节政策的作用,以及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市场对于经济修复和消费增长的信心有望提振。基本面稳定下,资本市场有望延续估值修复态势,为投资者带来更好回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今年以来,投融资端已有多项相关举措陆续落地,取得了明显的政策效果,吸引了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在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调节下,资本市场基本面预期已有所稳定,预计将在2025年延续估值修复态势。
自9月24日以来,我国推出了一揽子逆周期调节政策,以增强市场对于经济修复和消费增长的信心,这种预期管理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基本面预期,进而产生更多增长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强调“稳住楼市股市”。一系列的政策目标下,经济复苏有望迎来更多推动作用,预计资本市场也将延续估值修复态势。
展望2025年,资本市场制度化改革将迎来进一步深化。投资端方面,继续构建“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确保投资者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融资端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关键。通过严把IPO入口关,从源头加强监管;严格执行退市新规,对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进行及时退市,打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此外,还应继续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股票回购等方式回馈投资者,从而提升投资者信心。对于因上市公司违规或造假导致退市的情况,应对投资者进行相应补偿,以维护市场公平。而在投资者教育方面,需引导投资者关注基本面而非炒作题材和概念,使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09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具备一定条件
——中国社科院
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持续的调整期。2024年以来,受系列调控政策组合拳的拉动,房地产市场于四季度出现了积极变化。新建商品房、二手住房交易网签面积均有增长,投资、销售规模降幅有所收窄。同时,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项目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力度加大,有效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来看,房地产止跌回稳具备一定条件。经过三年多的调整,新房销售面积已从18亿平方米下降到今年的10亿平方米,接近理想假定条件的底部。无论从市场还是从预期上,都使“稳”存在可能。其次,房地产有效需求仍然存在。在量价关系的调整进程中,普遍遵循着“量先行于价”的规律,房地产销售量实现增长,才能有效推动市场向出清状态迈进,进而转供求关系。目前,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变化,这也是市场调整进入新阶段的前提。
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关键在于宏观经济持续向好。房地产调整的逻辑发生重要变化。从过去主要是增量房地产调整,转变为增量和存量的调整,并且率先完成存量市场调整。在就业及收入稳定增长和预期乐观的情况下,拥有两套住房可能是中产家庭的标配。因此,收入就业和预期直接影响二手房市场均衡状态。在此背景下,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就业市场活跃以及居民收入增加,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适中的经济增长速度、良好的就业形势和稳定的物价水平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能够提升购房者信心,增加购房需求,改善房企融资环境,对房地产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2025年,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将成常态,预计涉房政策将持续加力。增加需求和调整供给是2025年房地产政策的主线。一方面聚焦需求释放,“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将精准落地,存量与增量政策双管齐下,力挺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市场供给是另一重要方面。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10
推动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政策研究所所长董战峰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明确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为做好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从《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到的“加快”转变为“加紧”,进一步凸显了党中央坚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和信心,也体现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工作的紧迫性。
2025年绿色发展重点任务主要为:一是完善新机制,营造绿色健康发展生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健全责任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手段,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确保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孵化新产业,推动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以及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和建立零碳园区,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领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风电、光伏、电动汽车、氢能等产业将创造未来经济增长的新需求。
三是培育新动能,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将催生出更多新产业模式。
四是催生新业态,强化市场手段引导绿色低碳转型。2025年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将纳入议程,将通过碳市场管住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碳足迹管理重点产品供应链的碳排放,通过碳标识形成市场和贸易对产品碳足迹的认证和标识体系,全方位推进为经济社会的低碳化转型提供支撑。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