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秋,一秋一虫,来之不易。每年养虫百余条,怎样选好能留下静养的虫是一关键。
我们在收虫時没有太多的時间去仔细观察和挑选虫,只有回来后经过一段時间的喂养,看虫的变化进行分类挑选,先选出一部分养,再挑出一些自已喜欢的爱将是更为重要的。
挑选蟋蟀应从头,脖,足入手。
1、蟋蟀的头
蟋蟀的头是支撑这条虫在格斗時发挥作用的重要部位,头的大小形状好坏,直接关系虫的牙力,蟋蟀秉性的强弱,品格优劣会在头部反应出来,在选虫時我对虫的头部要求高圆起棱,阔面方腮,如寿星头,菩提头,四字头等,就是一眼看去有一种健壮凶焊天地灵气之感。
2、 蟋蟀的颈
蟋蟀的颈(最为重要,北方称脖子)是选择虫最难掌握的,它也是选出将虫最重要的环节!蟋蟀格斗時爆发力的大小是来自于蟋蟀的颈子,它是运动中枢发力中心,颈子是头部和肉身的连接点,是带动蟋蟀全身发力的发动机,颈子生的好坏是评定蟋蟀品级的标准。
自古就有"虫之用力颈背所出,有欠头将军无欠颈将军"这句话,说出了颈子在斗蟀中所占的重要,颈子生的好,虫身必硬,相反颈子生的差,虫身则软。
根据颈的形我认为应选有深度,宽度,厚度俱全的蛐蛐。
▲ 2012年尤集乡红黄
2-1 深度
蟋蟀颈子的深度比宽度更为重要,颈深显示的体格结构的优越,即耐盘打又有重口。记得12年宁津尤集蟋蟀城首届全国赛,我的一条尤集乡当地虫红黄就是一例(见上图),此蛐相貌平平,就是有一特长颈子。
赛场上与北方名虫拖光刀相遇,对方上来发重口,红黄顶住且耐盘打,在红黄抓住机会来个轻口重夹轻取对手,后红黄是越战越稳,一天半里打了三场,以三战三捷的成绩获全国赛场上名虫,并被蟋蟀城评为尤集乡当年当地最佳功虫,此虫就是以劲长为优!
2-2 宽度
蟋蟀颈子的宽可使头部转动灵活自如,在格斗時易左右开弓,颈宽则力大,在格斗時出现双紧夹時,不会因颈窄而导致裂变,颈宽的虫夹口有力常会发出绝命口击倒对方,以至不能还口解决战斗,若颈宽于头甚至略有突起,形成鼓形的脖套头,必成将材。
2-3厚度
蟋蟀颈子生的高厚它一定是力量型的虫,在打斗時爆发力必强,发口必重,若颈背高出头部上有瘤状,成凸背形则是前三重口虫,一般来虫是经不住它这重三口,再有蟋蟀颈上有一对蝴蜂斑,被许多人忽视,蝴蜂的发育好坏也决定该虫的发力。
蝴蜂有重叠说明虫的颈底厚实,能抗击打有耐力,蝴蜂斑凸起的虫必有重夹,我11年尤集乡大脖紫(见下图)就是一例当年九路。另颈上明显有膏药迹,颈上的脱裂线长又深等尽量不留取。
▲ 2011年尤集大脖紫
3、蟋蟀的足
蟋蟀的六足是支撑斗蟀在格斗中稳住斗性和发力的重要部位,选虫時要看斗蟀的前四爪是否粗长,看在连接虫身肌肉处一定要粗,排列匀称,行走時抱爪是否左右铺开并与中爪平行着地,大腿要求圆锭粗壮,与肌肉连接处是圆柱状,站力要夹紧腰身,形似蚱蜢,有生后六架虫更佳。
总之在选择将虫时,对虫的其它方面要求也为重要,如上品尖翅,肉身细糯,颈上绒毛整体干老等这都是选出你的爱将必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