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洞察IPO
新能源汽车大战如火如荼,新势力层出不穷,但有多少人曾在路上见过创维汽车?
2025年1月,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沃汽车”)的辅导状态已变为“撤回辅导备案”,这也意味着,自2020年8月与海通证券签署辅导协议起,该公司长达4年多的A股上市准备工作暂告一段落。
撤回证监会的辅导备案同时也意味着公司很可能转而寻求海外(包括于中国香港)上市。
开沃汽车,大部分人可能甚至从未听闻,但要提起其旗下的两个品牌,创维汽车和金龙客车,或许更为人所熟知。
01
营销剑走偏锋,销量捉襟见肘
说到开沃汽车,必须提及的便是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而其经历也颇为“传奇”。
1988年,黄宏生在香港注册了“创维实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贸易,加上此后的丽音解码器、电视遥控器业务,均以失败告终。
1991年,黄宏生携创维依托迅科技术团队,率先推出搭载了“国际线路”的多制式彩电,并在参加德国柏林电子展后拿下了2万台的大订单。
2000年,创维数码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融资11亿港元。此后,便有了世人熟知的创维集团。
2004年11月,发生了关键转折,黄宏生及其胞弟、创维前执行董事黄培升被捕,并于2006年7月,黄宏生因串谋盗窃及串谋诈骗创维系5000多万港元等4项罪名成立,被香港区域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
2009年7月,黄宏生获保释出狱。因为相关规定,其没能第一时间回到创维。
2010年,黄宏生认准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风口,于是注册成立开沃汽车的前身南京创源天地汽车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对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南京金龙”)进行重组,获取了造车资质。
根据官网,目前开沃汽车是一家商用车与乘用车“商乘并举”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上形成了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插电式四条技术路线,产品品类涵盖乘用车、客车、物流车、专用车、卡车等全系列车型。
客车方面,在南京金龙多年积累的基础下,开沃汽车也曾有过辉煌。2014年-2019年,开沃汽车的纯电动客车销量分别为1890台、8796台、7921台、10633台、8524台、9542台,均位居全国第前十。
根据中国客车信息网,2020年-2022年,开沃汽车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分别为2126台、1432台、3365台,均排名第九。
2023年全年,开沃汽车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量未排进前十,即全年销量不足1544辆;2024年全年,开沃汽车销量仍未排进前十,即全年销量不足2005辆,但单月销量偶尔仍能上榜前十。
到了乘用车领域,开沃汽车就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2017年11月,创维集团(00751.HK)公告拟收购开沃汽车,但两个月后便公告终止。
2019年,开沃汽车子公司江苏天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入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次年,天美汽车首款SUV天美ET5上市,但因销量不佳已停产。
2021年,开沃汽车和创维集团签订商标转让协议,获得“创维”和“Skyworth”商标的使用权,天美ET5更名创维ET5,但仍未能挽救惨淡的销量。
2021年7月,公司以创维汽车品牌发布了首款新车型创维EV6,与新能源汽车在智能驾驶等领域“卷生卷死”不同,创维汽车主打养生概念。
在2024年亚布力企业家第二十届夏季年会上,黄宏生爆出惊人言论:“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车内空间很小、气体平衡,我每天中午在创维汽车内午睡一小时,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所有的亚健康问题全部消失。”
更早前其甚至宣称,开创维汽车寿命延长30年,每位车主都能享受百岁人生,并于2024年北京车展期间公开表示创维电动车可以缓解高血压、提高免疫力,消除习惯性腹泻。另辟蹊径的宣传定位也让创维汽车被调侃为“养生车”。
安全性方面,创维汽车的表现更差。2023年初,中汽中心发布了创维EV6的C-NCAP测试成绩,该车型综合得分率为仅39.9%,星级评定仅为一星,满分为五星。
因此落实到销量方面,就像开篇提到的,路上跑的创维汽车几乎算稀有物种。创维汽车官网显示,公司目前有创维HTi、创维EV6及其二代车型创维HTiⅡ、创维EV6Ⅱ四款车型,前两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4.68万元、16.28万元起。上牌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创维汽车的销量仅1.13万辆。
2024年初,黄宏生曾宣布2024年的销售目标是5万辆,但在9月的采访中,黄宏生明确表示2024年已经无法达成这一目标,希望能够冲刺一下4万辆,但最终未能成功。
事实上,自乘用车推出至今,创维汽车几乎从未达成销量目标。
2022年,创维汽车定下了3万辆的销售目标,最终销量达2.19万辆,完成了目标的73%。
2023年初,创维汽车表示,公司全年销售目标40000台,其中国内32000台、海外8000台。实际上,2023年创维汽车销量仅为1.86万辆。
黄宏生曾表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创维汽车长期发展的前提,就是要保证现金流的稳定。”目前其经营是否稳定尚不清楚,但明显的是,创维汽车的销量再以此趋势发展下去,难说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倒下的品牌。
02
二代接班能否力挽狂澜
根据2024年4月海通证券提交的第十五期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开沃汽车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此次辅导期内,公司注册资本由145,185.5829万元,增长至146,667.0684万元,新增注册资本由淮南市大成拾号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购。
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宏生和林劲父子二人发生股权交易,黄宏生将持有的29.19%股份转让给林劲,股权转让前后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动。
公司董事和监事发生改选,黄宏生、董钊志和吴龙八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新聘钱瑞瑜为公司董事,改选后林劲担任公司董事长,诸萍、钱瑞瑜、李弩、张斌和周扬担任公司董事。
2024年初,黄宏生卸任了开沃汽车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其子林劲接任开沃董事长。
这也意味着,继2022年7月,黄宏生将创维的交接棒递到儿子手中后,将自己心心念念的造车事业也交给了儿子。
据报道,林劲的市场策略包括,在地方政府牵头举办的下乡活动中频繁推广产品,同时下沉市场推广重卡类新能源车。在出海方面,开沃汽车相继进驻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市场。
相较于一边造车一边热衷于参加公开活动,并开通各类平台账号讲创业的父亲,林劲稍显低调,除了本业彩电业务外,林劲似乎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光伏项目上,对开沃汽车甚少有公开表态。
目前,仍有观点认为,以顾问身份活动的黄宏生仍是创维集团真正的操盘者。
创维集团曾在2021年提出过一个“千亿营收”的目标,计划2024年营收达到1000亿港元,三年实现翻倍。
2024年初,创维再次喊出“下一站,1000亿”。以2023年690.31亿的营收计,2024年创维要将营收提升至少44.9%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2024年上半年创维集团应收同比减少6.72%,给实现年度目标带来更大挑战。
对开沃汽车,据《南京日报》2023年2月报道,公司制定了“千亿级新能源汽车”目标,力争未来几年实现大客车年产销2万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乘用车年产销50万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零部件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全年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
此外,黄宏生曾提出,创维汽车的销量目标是2030年达到100万辆。
这也意味着,压在林劲身上的重担,除了创维的千亿目标,还包括父亲期待的开沃汽车的百万辆销量目标。不过从目标设定上,似乎多少有些好高骛远。
父子二人能否带领开沃汽车产销回归正轨,乃至更进一步登陆资本市场,《洞察IPO》将持续关注。
推荐阅读:
天域半导体赴港IPO:碳化硅竞争加剧、毛利率转负,招商证券旗下两机构递表前清仓
极智嘉赴港IPO:大股东IPO前半价出让股份,AMR设备单价持续走低
乐欣户外赴港IPO争做“钓鱼第一股”,二代操盘业绩连降、紧急分红给关联大客户
出行365母公司盛威时代赴港IPO:9成GTV来自高德,网约车毛利转负
胜科纳米即将上会:实控人举债增持曾计划减持还债,核心内容被问询后更改
江南新材即将上会:经营现金流常年净流出,募投项目业务策略可持续性遭问询
四次上市未果、原装进口的中国品牌,起底“纽曼斯”和“纽曼思”之争
超高端月子中心圣贝拉赴港IPO,资本催熟背后几分“真材实料”?
变更折旧政策“强行转正”毛利率?赴港IPO的丰巢或许比想象中更焦虑
现已入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