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请点个关注!
关税大棒刚举起来还没有落下,美国人没想到等来的是中方的强力反制,特朗普却还在嘴硬,称不急着与中方通话!
2025年新年伊始,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首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决定对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特朗普政府将此归咎于芬太尼等问题,但加上此前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加税这些举动,被普遍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不仅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
面对美国的关税打击,其实我们早有准备,立马采取了有力的反制措施。2月4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财政部及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几乎在同一时间点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被外界称为“四记铁拳”。
这些措施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如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的关税,对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则加征15%的关税;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五类元素都是制造合金、光电和半导体产品的重要稀有材料,中国有很多,美国很稀缺;最后一拳拳是宣布对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谷歌公司展开立案调查。
这一系列反制措施不仅迅速、力度大,而且精准地打击了美国的痛点。你比如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加征关税,直接影响了特朗普政府重振美国化石燃料行业的能源政策,特朗普非常看重这一条,不惜在一上台就全盘推翻拜登的有关政策。
同时,将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和进行出口管制,也展示出中国在维护自身产业链安全方面的坚定决心。而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则是对美国科技巨头在华业务的一次重大打击。
面对中国的强硬反制,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却显得非常微妙。一方面,特朗普在公开场合表示,他不急于与中方领导人通话,暗示自己并不急于寻求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却又在私下里放风,可能会对中国电商开展更为严格的调查和审查。
对特朗普的这种态度,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从政治层面来看,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复杂性,是影响特朗普决策的重要因素。不同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使得特朗普在对外政策上需要权衡各方利益,其实他也不能肆意妄为。
同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国试图通过制造“不确定性”来试探中国底线,向盟友展示其强硬立场,为后续外交行动争取更多的“筹码”。
然而,从经济层面来看,特朗普政府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玩火。特朗普政府目前执行的这种关税政策,不仅无法解决眼前的贸易逆差,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反而会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导致中美两国和有关国家企业成本增加、供应链不稳定,甚至可能引发你来我往的贸易战和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但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却还依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对华加征关税,甚至连盟友都不放过,眼里只有美国利益、只有美国优先、只有美国说了算,完全不把国际秩序和正常经贸规则放在眼里!
特朗普是威胁加威胁,威胁之下必然先被警告,警告无效必遭反制,在我们看来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所以,反制必须进行到底。一旦欧洲、日本、韩国、加拿大等这些被美国关税打压的都反制起来,特朗普即便再嘴硬,到时候也掩盖不了美国被打疼的事实,好戏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