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否大叔
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没有门槛、不分贵贱、无论老幼,一概吃饭不要钱。”有人统计过,自三元饭堂成立以来,相当于请大家吃过492750顿饭。一天,他注意到以乌桥岛有一些腿部或眼部残疾的老人,即使领到了米和油,也是无济于事。其中一位失去视力的老爷爷,全靠亲戚或朋友隔三差五给他煮饭。这些饭菜他会吃两三天,发霉了,但他看不见,继续吃。看到这里,肖毅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念头随之冒了出来。“与其给这些老人送米送油,不如每天给他们煮好饭送过去。”肖毅在与朋友递烟时发现,当地比较好的烟,一根三块钱。他和朋友一合计,如果抽点便宜的烟,把省出来的钱做盒饭,发给有困难的人,不也能行吗?每天人数不等且身份各异,学生、年轻白领、退休老人均有。他的妈妈看到有关三元饭堂的报道,就让他没事前去帮忙。为了尽量让大家吃到不重样的饭菜,他会提前一天排好菜单,第二天准时到店炒菜。我从没担心过自己在不在,因为我倒下了就一定有其他义工接力。”每天中午11点左右,三元饭堂的门口会出现陆续排队的人。过了一段时间,陈丽英听说三元饭堂有人能帮助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她来到了这里。“我拿了我老公的病历让他们看,他们来我家里看了我们的情况就帮忙筹款。”她在11岁时患上了骨髓炎,历经数次手术,才算是保住了一条腿的部分功能。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汪阿姨来到汕头的步行街摆摊,卖一些自己手工加工的饰品和玩具。肖毅知道后,替汪阿姨垫付了换电瓶的1300元,还制作了一条视频。他希望看到当地人和游客,可以在不打扰汪阿姨生活的前提下,去汪阿姨的摊位帮忙捧场。“有个好心老板拿了60块钱的花,他把花又送给我了。还有个老板他拿了两把扇子,36块钱,他付了200块钱给我…”6年前,他跟老乡来到了汕头,从此成了三元饭堂的常客…而对于那些深陷泥泞的人来说,三元饭堂给的不止是一顿饱饭,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我有个疑问,有多少存款能坚持这么多年?这钱谁来出?”更有人不解为什么救助人的盒饭里会出现鲍鱼、大虾等。
让三元饭堂活下去,不只是肖毅一个人的目标,更是许多汕头百姓整天惦记的目标。义工是流动的不假,但还真就有人愿意常驻店里当义工。那个家境困难的陈丽英,虽然筹到了3万元救命钱,但她的丈夫还是在一个月后去世了。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她心怀感恩,决定在三元饭堂做义工。除了在店里帮忙外,她每天回家的时候,还会给一些不便出门、身有残疾的老人送饭上门。那天,她递给三元饭堂200元钱,说让饭堂给老人们加菜。还有一个长期领饭的男生,尽管存在精神障碍,却经常来店里帮忙干体力活…从十几平方米的小门店,到如今三十余平方米的大店面,有了更大的厨房、更齐全的设备,还有了更多爱心人士的捐助。正如肖毅所说,这个饭堂不是他一个人的饭堂,而是大家的饭堂。尽管曾经有一个月倒贴饭堂4万多块,肖毅仍然觉得,开办饭堂的八年里,钱是最小的事。对三元饭堂,肖毅没有什么计划,只想踏实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所有的运气,都是你一点一滴积攒的善良和人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我们在帮助他们,而是他们在感化我们。很多对三元饭堂捐赠以及自发走进三元饭堂做义工的人说:“它让我变得快乐。哪怕生活中出现烦恼,一走进这里,能够实际地帮助别人,感觉就得到了治愈。”-End-
文章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写作人。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