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我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项目化、制度化和品牌化,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青志联”)于7月3日下午在9号楼6楼演播厅举办华中师范大学2024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校团委书记苏晓刚、比赛专家评委、校团委志愿服务部负责人及各项目团队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项目大赛决赛分为公益创业赛道和创新实践赛道两个赛道,经过前期评审,共有23个项目团队成功进入决赛。团队成员悉心准备,在实践中形成项目成果,进行了精彩的项目展示;评委老师认真聆听,从专业的角度耐心点评,给予意见和建议。
公益创业赛道共有3个团队进行展示
《“小童匠”互动购物平台》
为儿童提供了独特的成长平台
通过制作手工艺品进行售卖
为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乐老居——虚拟互助养老社区》
聚焦“老龄化”社会现实
以校内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互联网为依托
关注老年群体精神需求
为建设新型养老模式做出有益探索
《点亮“红”途——基于华中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智慧导览小程序开发》
借助科技力量
用好红色资源、守好红色富矿
传承红色基因、形成特色品牌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作用
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
展示结束后,评委老师从项目内容、项目特色、项目实施情况等方面对团队成员进行了提问和深入点评,为项目优化指明了方向。
随后,创新实践赛道的20个项目团队依次登台,各个团队从不同的社会问题出发,结合专业所长,关注不同群体,充分展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逸”心一意,助我中“华”:贫困学子助学项目》《遥以“信”照——双线通信模式缔造陪伴“心”桥》《“青”心伴“童”——华师附小课后托管志愿服务队》《勤学不辍,爱心伴行——“新阳光病房学校”线上一对一辅导志愿服务活动》《“公园+教育”儿童教育实践新模式》这5个项目将目光放在孩子学业上,他们或筹集善款,助力贫困学子的读书路;或以信件为桥梁,传递关爱,给贫困学子精神力量;或身体力行,躬身实践,在病房里、在公园内传递知识,教书育人。
滑动查看更多
《益童前行——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艺”启心灵之窗,“愈”显生命之光——精神障碍患者艺术疗愈项目》《心蕾守护,星辰启航——孤独症女童关怀计划》《行由心动,融联未来——融合教育环境下提升特殊儿童社交技能新模式》《“互助助精障,和谐携共行”关爱精障家属项目》这5个项目则聚焦特殊群体,项目成员主体为社工专业、心理学专业和艺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发挥专业所长,用心感人、用艺术疗愈,打开一扇扇心灵之窗,精心呵护特殊群体。
滑动查看更多
《“格致科普·‘团’聚青春”科普服务新质生产力志愿服务项目》《与“数”同行,教育振兴——数字全民科普“百村行动”项目》《“生命之光”科普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这3个项目专注于专业知识科普,项目成员组成科普团,举办推介会,积极进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成效。
滑动查看更多
《“音韵学雅·再现芳邻”为老项目》
组织老年人学习音乐和美术
项目成员定期举办汇演
让老年群体再现活力
《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基于薄弱小学的志愿服务》
聚焦小学科学课专业度不高
学生兴趣不强等问题
发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专业特点
让人工智能与校本课程深度融合
打造小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科学课
提高其科学素养和科学兴趣
《数字安全巡逻:信息化与设备安全保障》
致力于设备安全保障
成为保障数字安全的巡逻队和防火墙
《幸福“政”到“+”——青年助力社区共同缔造》和《“扎根计划”——研究生助力移民社区基层治理志愿服务项目》
发挥青年力量,让青年参与社区治理
推动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
《“赓续传统文化 助力文旅发展”——
文化旅游智库志愿服务项目》
整合传统文化资源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传统文化助力文旅发展
《e启织梦:非遗手工艺产业活化
助力乡村振兴项目》
推动非遗文化的制作和传承
唤醒丢失的记忆,转化非遗的经济价值
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创新实践赛道的20个项目涵盖了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多个类别,凝聚着华师学子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评委老师依次对各个项目进行点评,为各项目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宝贵建议。
本次大赛精彩纷呈,各个项目团队对项目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不仅展示了华师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与担当,也为学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尘雾之微可补益山海,萤烛末光也可增辉日月,相信这些志愿项目将在未来实践中用爱心和行动,继续书写志愿服务的华章!
文字 | 尹赵柯
图片 | 尹赵柯 黄诗语 蔡涵蕊 华大青年
视频丨黄诗语 吴静
排版 | 尹赵柯
编辑 | 韩艺
审读 | 李瑞浩 贾成乐 谭诗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