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王療三毒、航師度九厄:全球史與交叉學科視閾下的佛教與醫療國際研討會(2024年8月30日—9月2日 英國劍橋大學)

文摘   2024-04-01 08:58   加拿大  

醫王療三毒、航師度九厄:

全球史與交叉學科視閾下的佛教與醫療國際研討會
The Healer-King Curing the Three Poisons, while the Master Navigator Overcomes the Nine Misfortune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and Medicine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Glob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

2024年8月30日—9月2日 
英國 劍橋大學
Aug. 30-Sept. 2, 2024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敦煌藥師佛與二脅侍菩薩畫像(925-975年間作品),採自IDP(國際敦煌項目)

誠邀參加國際研討會「全球史與交叉學科視閾下的佛教與醫療國際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承香港旭日慈善基金發起與贊助,並得到旭日國際佛教研究網絡(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lang=zh-hant)諸夥伴大學齊力協辦。此次研討會將於2024年8月30日至9月2日於英國劍橋大學舉行。

因參悟生老病死之苦而遁入空門之佛陀,以療治世間疾患而獲“大醫王”之譽,佛法教義亦被喻為解眾生三毒之“阿揭陀藥”(agada)。眾多釋子更須兼通五明中之“ 醫方明 ” (cikitsā vidyā),以此來救死扶傷,出萬眾於水火。醫王耆婆(Jīvaka)更以醫術而為佛陀、眾王與聲聞弟子治病行醫。

在傳統印度語(主要是梵、巴)、藏語與漢語佛教典籍之中,就存有篇幅浩瀚的論醫佛經與涉醫類文獻。僅以漢文佛教醫籍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涉醫佛經就有870部之多。這些佛教醫藥文獻牽涉到了南亞、中亞與東亞關於基礎佛教醫學理論、臨床實踐與養生保健類的廣泛議題。無論是對於疾病生成理論、循症治療、用藥診斷、醫療手術、術後恢復、預防醫學,乃至臨終關懷等諸多領域,佛教社群都為古代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尤其是佛教傳入東土之後,漢傳佛教更以醫傳道,因此不但歷史上出現了大量名垂青史的醫僧或僧醫,寺院之中往往也藏有醫方藥典。從中古時期開始,悲田養病坊等寺院慈善醫療機構的建立,更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古代的公共醫療衛生事業。而熱帶病的醫治等,也正是藉助了佛教從印度這個熱帶地區向中土的傳播過程,而使永嘉之亂後眾多移居南方的士人生命獲得了保障。此外,佛教的貢獻不僅限於治療疾病;傳記和歷史文獻以及其他佛教著作中記載的豐富醫學知識、詳細的臨床病例研究和關鍵性突破,對亞洲醫學的發展軌跡産生了深遠影響。

佛教對醫療知識的全球傳播固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佛教“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球化”(Glocalization)這一因果相循、互為表裏的辯證統一的歷史進程中,醫療(包括醫療知識、醫療典籍與醫療師)也逐漸成为一種獨特的媒介:一方面,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過程中,佛教實現了與傳播地本地文化的結合,從而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在地化(localization);另一方面,在地化了(localized)的佛教又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向新的傳播地進行全方位的傳播,以乘方級的方式不斷在地化的佛教得以在全球範圍內多維累進式地傳播與進化。本研討會的一個中心議程將是在全球史的視閾下以跨學科與多媒介的路徑來深入探討佛教與醫療之間多面向與多層次的互動模式。

佛教與醫療的互動相成絕非純粹供學者憑弔古之幽情的昔日黃花;時至今日,在新的歷史情境下,通過與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相結合,佛教醫療與國際化、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之間產生了新異的化學反應。不少當代佛教的僧人與團體,皆以醫療慈善為切入點,發揚佛陀的慈悲本懷,積極參與到了全球性的救災與防疫工作之中,這就使得佛教醫療事業又開啓了全新的篇章。因此,國際學界就應該以一種更為開闊的全球視野,來重新考察歷史與現實之中的佛教醫療主題。

本次會議的研究範圍包括,但不限於:

  • 印度佛教醫療研究;

  • 中亞佛教醫療研究;

  • 東南亞佛教醫療研究;

  • 漢傳佛教醫療研究;

  • 朝鮮與日本佛教醫療研究;

  • 古代佛教醫療的跨境交流研究;

  • 佛教醫療與東亞社會的形成、發展與變遷;

  • 佛教醫療的現代化研究;

  • 佛教醫療與社會學研究;

  • 佛教醫療與佛教傳播研究;

  • 佛教醫療文獻研究;

  • 《藥師經》經典與圖像研究;

  • 藥師佛信仰;

  • 佛教醫療史上的重要人物專題研究

 

會議組委會歡迎任何相關主題研究之投稿。與會之相關費用,包括會議期間食宿費用,將由會議組織方承擔。會議組織方也將視資金之寬裕度,為有需要之與會成員提供全額或部分旅費津貼。請將論文研究計劃與個人簡歷於2024年4月15日前電郵至<frogbear.project@ubc.ca>。

研討會後將出版中英文論文集。2024年7月底前有把握完成論文初稿,並在2024年11月底前能夠完成出版水準論文的學者,歡迎申請與會。

 

拔地入雲
“拔地入雲”計劃學術活動資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