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成为必然趋势。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了法定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改革,这一改革对广大职工的退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1970年出生的女干部而言,她们面临着新的退休选择和养老金待遇的调整。
**一、法定退休年龄调整与弹性退休制度**
自2025年起,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进行了渐进式延迟改革。对于1970年出生的女干部,其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但改革后新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55周岁加一定月数。具体延迟的月数因出生月份而异,导致她们的退休时间分布在2025年2月至2026年3月之间。为了给予职工更大的退休选择权,我国实施了弹性退休制度。1970年出生的女干部在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目前仍为15年)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按点退”或“提前退”。
**二、基本养老金计发原则**
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办法并未因退休政策的调整而改变,仍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与参保职工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累计缴费年限等因素有关。这意味着,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参保职工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计存储额及退休年龄对应计发月数有关。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三、“按点退”与“提前退”基本养老金相差情况**
“按点退”选择“按点退”的女干部,将按照改革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此时,她们的累计缴费年限较长,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较多,且基础养老金因缴费年限长而相对较高。
“提前退”选择“提前退”的女干部,将在弹性退休制度下自愿提前退休。此时,她们的累计缴费年限较短,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较少,且基础养老金因缴费年限短而相对较低。由于“按点退”与“提前退”在累计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以及基础养老金计算上存在差异,因此两者在基本养老金待遇上也会有所不同。具体相差金额因个人缴费情况、所处省份的社平工资及每年递增幅度、退休年龄等因素而异。
**四、案例分析**
以1970年6月出生的女干部为例,假设其新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2个月(即2025年8月退休),此时其累计缴费年限较长,基本养老金待遇较高。若她选择提前2个月退休(即2025年6月退休),则因累计缴费年限较短,基本养老金待遇相对较低。具体相差金额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计算,但一般来说,提前退休会导致每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减少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
阅读后顺便点亮【在看】,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把它传播出去,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