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生产技能能手翠翠
“恭喜你啊,一个人拿了两个项目的第一名!”中国船舶七一九所副所长王祖华在给生产技能比赛颁奖时,对一个瘦小的身影赞叹道。
2024年度职工技能竞赛圆满落下帷幕时,在评委组盲评的情况下,一名年轻的女同志在模拟机箱生产、特种电缆预制两个项目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回看所内举办的历届生产技能比赛,颁奖台上也常有她的身影——她就是翠翠,多年一直坚守在电气生产一线的一名普通员工。
“多看、多想、多记录”,这是翠翠常说的一句话。作为新入职的年轻同志,她没有初来乍到的羞涩感,而是一次次为了工艺上的问题对工艺师、老师傅们“死缠烂打”,不把原理说透,绝不“放人”,也会在生产例会中大胆提出工艺改进的建议。在大部分人拿到接线图就开始按操作流程进行打号、下线、分线、布线、压接的时候,她却拿着接线图在小本子上画表格、做标记、分解工艺路线。由于当时任务急、工期短,很多人为了抢工期,在柜内布线捆扎时降低了美观度的要求,成束的导线常常捆扎得歪歪扭扭。而她为了保证美观度,主动放慢分线和捆扎的速度,力求每一根导线都是横平竖直,每一把线束都根根分明。这批侧柜控制柜按期交货后,大家惊叹她没有拖后腿,她只是淡淡地说“没别的,多加班呗”。好几位老同事也常常夸奖她人长得好看,做的产品也跟人一样好看。每当完成产品的侧推控制柜报检时,部门检验员也常常调侃道:“你又准备上酸菜了啊!”
电装生产,每天在一堆图纸中找到接线定义,不停地打号、下线、分线、绑线、压接、焊接,听上去是一件挺枯燥无趣的工作,但真正干好干精其实并不简单。七一九所设备众多,每有新设备投产前,都需要工艺师和大家一起制定工艺路线,大到安装位置的调整,主线束固定方式,线束分线走向,小到不同预绝缘冷压端头压接档位的选择,线束捆扎圈数的确定,导线打弯的弧度等。当投产后,每一步都要精益求精,有时候要慢工出细活,有时候又要工序合并压缩工期。“救火队员”同事曾常打趣说“每有新产品的设备投产,都是一次挑战,都要剐一层皮”。
随着市场被打开,型号众多的电控箱、显示单元等大量投产。主要负责电装生产的翠翠主动站出来,同工艺师、研究室设计人员一同加班加点开展首件的生产、工艺参数的制定、操作指导文件的编写,同研究室人员一同开展首件的功能调试来验证生产工艺的可靠性。通过近半年的磨合及优化,最终完成了首批次投产的监测设备生产工艺固化。
不同领域电装生产工艺上区别较大,研究室设计人员出的接线图与原来熟悉的图纸规范也不一样,图纸接线定义的复杂程度也是成倍增加。为了尽快熟悉新领域设备生产工艺,家住藏龙岛,在中山路园区上班的翠翠,常常因为加班拆解设备、清理图纸太晚而不得不坐的士回家。部门原生产主管常常说,“翠翠肯钻研、能付出,真是个好孩子!”
“这个图纸还蛮磨人咧!”俯身趴在比工作台面还大的接线图上的翠翠说道,紧接着拿出她的小本子写写画画起来。在不加班的日子里,她也总是比其他人走得晚,清理图纸线路定义、核对线路本方定义和对方定义的正确性、编制导线套管标示、清理辅材辅料,甚至是检查冷压钳卡口的好坏……按她的说法是,“能把工艺准备做得更细致些总归好点”。凭着这股“事事较真”的劲儿,短短半年时间,她就可以独立完成多个系统大部分设备的电装生产,成为电装生产的骨干力量。
2021年,随着全所整体规划的发展要求,部门重新组建。时过境迁,一线的电装生产骨干成员几乎流失殆尽。面对一张张新面孔,一声声“翠姐”,作为为数不多始终坚持在生产一线的生产骨干,翠翠没有抱怨,没有畏难。她跟工艺师、生产骨干们一起重新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带着新员工熟悉图纸分解图纸,手把手教新员工分线、绑线技巧,一遍遍演示各种型号冷压钳的使用方法。那段时间,几个生产骨干,带着一群“新手小白”,要一个顶俩地白天忙供货生产,晚上负责复检白天的接线质量。
当去年多个系统设备的自主生产集中投产前,研究室有同志甚至直言,你们能同时开几条生产线?面对质疑,部门领导提前谋划,主动释放风险,协调资源。项目负责人细化生产策划,协调外协采购进度,主动做好与研究室的技术对接与交底。面对多系统多型号众多设备同时投产,一向淡定的“翠姐”也变得不淡定起来。既要考虑各个项目纳期节点、各设备物料齐套情况、辅材辅料准备情况,还要考虑人员技能水平情况,人力如何排产等令人头疼的事。生产协调会时大家一致认为,“就那么十来杆枪,一定要用好,一定要深挖内部潜力!”生产大会战就此拉开帷幕。
翠翠十分了解系统内各设备的工艺特点、布线方法甚至是器件和辅材辅料型号。她除了主动承担多台设备的柜体电装接线工作,还需要随时和工艺师去指导其他设备的生产情况,分析工艺路线,甚至是手把手地布线捆扎。那阵子,电装车间里常常可以听见“翠姐,你来一下”的召唤,常常可以看见她出现在各个生产工位上的身影。“翠姐”身子底弱,加上长时间蹲或站着工作,在坚持完成某型设备最后一把线束安装后,因为急性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她晕倒在工位上。而醒来后甚至还在叮嘱同事,“设备需要清理多余物才能报检。”
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我却觉得,在七一九所电气生产团队里,却是一群有坚定信念、能扎根基层、敢打硬仗能打硬仗——“铁打的兵”。“翠姐”正是这“铁打的兵”中的普通一名,但也许她干得时间较长,也许她手脚比较麻利,也许她接触的设备较多、生产经验比较丰富,她看起来是那么的耀眼夺目。
作 者:蒋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