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一流 促跨越】程海湖畔,千亩薄壳山核桃喜获丰收!

政务   2024-11-11 11:04   云南  
戳蓝色字“今日永胜”关注我们哟!

永胜之南,程海湖畔。村落山野间,千亩薄壳山核桃林木葱郁,在初冬活出一片生机。行走其间,满眼翠绿,阳光穿过枝叶散落到饱满的果实上,随着竹竿舞起,再和着果子跃入草间……

一起一落,昭示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迎来了薄壳山核桃成熟的时节。




“看准了打,一杆子能打下不少。”一棵棵高大挺拔的薄壳山核桃树枝繁叶茂,深褐椭圆的果实交错相连,缀满树梢,不少果壳已经开裂。和果实一样“咧嘴微笑”的,还有在树下打果的果农。


“坚持了8年才开始挂果,那是最难的时期。现在看着这满树的果子,觉得一切都值得!”永胜程海茂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忠指着掩映在绿叶间的核桃笑着说。2012年,公司抓住永胜县着力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生态产业强县”的机遇,在程海镇海腰村委会蒲米村小组流转承包1000亩土地和荒山荒坡种植了这片薄壳山核桃。薄壳山核桃果树的生长周期长,意味着前期大量的投入几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想起那些年的煎熬,徐建忠说,幸好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从免费发树苗、有机肥和飞防,到技术指导,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他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经过8年的精心管护,到2020年终于开始挂果,今年预计采收50吨,预计总产值220万元。



“十多年前,这里就是一片荒坡,现在是核桃林了。你瞧瞧,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喜人。”蒲米村村民吴海云高兴地说。程海湖东边的山坡陡、石头多,耕作不便,发展传统农业局限性大,附加值不高,村民们辛苦一年,从土里刨不出钱来,慢慢就闲置了。他在种植基地帮忙管理,看着一块块荒坡荒地被平整出来,种下小树苗,一年年长大,到现在枝繁叶茂、高大挺立,为荒山带来盎然绿意,村里生态越来越好,程海越来越美,就止不住的高兴。“以前村里风沙大得很,一刮大风,家里灶台擦了又灰了,这几年好多了,多亏树长起来,风沙小了。”讲到这片核桃林的好处,在一旁捡核桃的海腰村村民王永珍乐呵呵地说。



“在这里打工一天120块钱,离家不远,大家骑个电动车就来了,很方便。”海腰村的苏红昌说,他今年51岁了,农闲时在这里打工。对他们而言,盘庄稼和打工两不误,是对农民最好的安排。基地每年用工4000至5000人,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一般做修剪、施肥、除草、采摘这些活,能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加收入。



金秋丰收时。从10月底开始,基地就进入了采摘模式。果子采好后,去皮、筛选、清洗、烘干、晾晒、称重,打包好,就等着客商前来拉货了。在基地的晾晒场,一个个核桃呈长椭圆形,长约5厘米,褐色的果壳坚硬平滑,剥开果壳,果仁纹路完整清晰,有独属薄壳山核桃的清香。尝一口,香味便弥漫到了舌尖……


“绿色食品,当然好吃!”在基地务工的蒲米村村民王立生自豪地告诉记者,核桃树施用的都是有机肥。每年收完果子,把修剪的枝叶和剥下来的果壳粉碎,经过生物发酵,做成有机肥,来年给核桃树施肥。“种植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有机产品认证标准,施肥用有机肥,除草用机械和人工除草,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已经取得有机产品认证。”徐建忠说,他深知产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就要走绿色发展道路,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公司一度被认定为“云南省优质种业基地”“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21年被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授牌“绿色食品牌”市级产业基地。品质优、口感好、出果仁率高……这些优势让公司有了长期合作的商家,每年采收后销往昆明、广州等地,一公斤可卖40至50元。预计三年后进入盛果期,能采收70吨,发展势头将越来越好。



近年来,永胜县坚定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探索让乡村“美起来”、林果“活起来”、农民“富起来”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着力在“绿美永胜建设+生态林果”上下功夫,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优质林果产业。在核桃产业方面,着力于实施品种改良和提质增效项目,2022年至2024年共实施核桃品种改良、施肥、病虫草害防治14700亩,惠及农户1500余户,助力林农增产、提质、增收,促进全县核桃产业发展。


绿了山头,美了程海,富了百姓。如今,在永胜县生态林果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永胜程海茂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小小薄壳山核桃已然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林业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树种,为程海湖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成为永胜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记者:王亚梅  子世明  洛桑卓玛
编辑:李文斗
二审:王亚梅
终审:张虎
制:罗朝会 马丽红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


今日永胜
“今日永胜”公众号集新闻、服务和互动为一体,为网友搭建政民互动交流的桥梁。旨在宣传党的政策,传递政府声音,讲述永胜故事,推介永胜特色,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