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前后衔接、相互贯通、内在一致,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问题。要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必须准确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务实成效。本刊第20期封面主题邀请权威专家学者进行深入阐释,以帮助读者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
如何科学把握教育强国建设战略任务的深刻内涵及政策内容?怎样筑牢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打造教育强国建设的良好生态,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一起来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如平的深入阐述——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系统部署了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从立德树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教育公共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战略和策略的辩证关系看,这五个方面任务既符合长期战略性,又具有短期策略性,前后衔接、相互贯通、内在一致,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问题。科学把握这些战略任务及其政策内容,对于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如期实现建成教育强国宏伟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实施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教育强国标定了总方向、确立了总基调。从“任务”到“机制”再到“工程”,顶层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精准的政策、策略、行动,一步步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从这个意义上说,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实施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工程。[2]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最需要思想伟力的引领和感召。其首要任务是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从本质上讲,进教材就是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在教材中,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进课堂就是把任课教师的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和教材内容体系有机耦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头脑就是帮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3] 最重要的是,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实效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贯穿其中的辩证法和方法论融入各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之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科化、学理化;将成果转化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注重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最终达到系统权威进教材、生动有效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的效果。
(二)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在课程建设上,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锻造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在育人方式上,要大力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通、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在育人链条上,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汇聚各方思政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在评价标准上,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创新,必须突破一些陈旧的观念和做法,要有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手段。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的奋斗历史和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最好的教科书。因此,在思政教育内容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培育,坚持以党的伟大实践为素材讲活新时代“实践大课”,充分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理论探索成就、不懈奋斗成就、为民造福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同时,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多形式、多维度呈现红色文化,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底色。形式上,要注重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开展主题式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手段上,要高度重视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新媒体新技术高度融合,开辟网络育人新路径,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主要场域,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小学要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载体,辅之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大团结”等专题教育,高校则应依托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课程或专题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4] 同时,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5]
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6]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放在一起集中论述、系统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揭示,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同时表明,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这就要求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和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战略深意,进而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目标。
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南校区人工智能课堂上,学生们在科创老师带领下组装智能机器人新华社 黎寒池 摄
(一)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结构性矛盾突出。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国家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把重大任务作为科教融汇的“发动机”,推动高校组建科研大团队,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持续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要科学谋划优质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针对性地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要发挥有组织科研优势,实现科技攻关过程、科研组织方式与育人环节、育人模式有机融合。同时,要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壁垒,做好各方面的衔接,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前后接续。
(二)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领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职普融通上,重点是加强高中阶段教育融通,试点建设一批综合高中,探索职普转换、学生多元选择的有效途径。小学和初中要有效融合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学校层面则要规范优质中职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衔接培养模式,稳步扩大职业本科招生规模,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在产教融合上,要加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发挥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作用,凝聚政、行、企、校工作合力,推动职业教育扎根区域、融入产业,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不仅指明了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重点和重大任务,也提供了基本方向和关键路径。[7] 育人方式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处于教育综合改革的首要位置。这就要求从育人这一原点出发看待教育问题,聚焦育人使命初心,着力实施全面、整体、协同、科学育人,积极探索适合的路径机制。办学模式改革强调各级各类学校采取与学段、区域特点相适应的办学模式,“一校一策”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办学路径,形成多样化办学格局和学校样态。管理体制改革旨在通过调整和优化教育管理体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最终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涵盖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教育公平、质量监测、政策法规、信息技术等诸方面,最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三、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教育强国建设的良好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8] 这一重要论述赋予教育公共服务更高立意、更新内涵。教育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与全体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这些内容清晰表述了教育公共服务的指标内涵。总体上说,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总是教育公共服务首先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实现县域范围基本均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愿望更加强烈,而且这种愿望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端延伸,“扩优提质”随之从义务教育阶段扩展到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公共服务重点是加快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9] 同时,应针对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做好前瞻性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既要在投入增量上提高标准、增加教育服务项目,又要在投入结构上合理调整城与乡、硬件与软件的投入方向,进一步提升教育投入的精准度和使用效益。
(二)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
教育公共服务一个重大变化,是从关注优质教育“覆盖面”转为“受益面”,或者兼而有之,这表明全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认识已从“面的覆盖”上升为“质的提升”。覆盖面主要关注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和触及范围,涉及地域、学生、资源等内容,而受益面则侧重于这些资源所带来的实际好处或影响。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扩大覆盖面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和家庭受益,扩大受益面则激发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追求,进而推动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这正是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意义所在、价值依存。近年来,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确保学校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教育教学活动、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以及推行城乡结对帮扶,促进新优质学校、高品质学校成长,让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这些努力都是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应有之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育数字化让优质资源可复制、可传播、可分享,让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三)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学校课后服务是由“双减”政策带来的教育公共服务新领域。“双减”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学生和家庭的不必要负担,带动了教育观念积极转变,基础教育逐渐回归良好生态。但要看到,“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一方面,要巩固校外教育培训治理成果,严控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数字化、全流程管理,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另一方面,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加强作业设计、健全质量监控评价等举措,确保校内教师“教足教好”、学生“学足学好”。与此同时,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通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的重组优化,全面提高质量效果,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
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10] 教育家精神起源于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本质与精神本体的结合,贯穿教育家的教育价值秩序与教育行为规约各个方面。[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相结合,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12] 为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锚定了全新坐标。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务必让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价值追求,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贯穿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各环节。总之,用教育家精神涵养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进而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13]
(一)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必须把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这需要健全教师教育体系,促进师范院校改革发展,推进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和公费师范生培养改革,深化实施“优师计划”,提高师范教育办学水平。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着力为中小学培养科学类学科研究生层次教师。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健全教师全员培训体系,深化“国培计划”改革,加大科学类学科教师培训力度,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引领广大教师主动拥抱新技术。
(二)深化教师管理改革
激发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和活力是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动力源泉。要完善国家教师资格制度,突出教书育人能力、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等考核。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优化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推进实施发展性评价,强化教师科研创新的制度性保障。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提高教龄津贴标准,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工作合理待遇,加强乡村教师住房保障,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持续巩固提升教师待遇。落实社会公共服务教师优先政策,进一步加大优秀教师选树表彰和宣传力度,做好教师荣休工作,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此外,还要促进教师队伍国际交流合作。
(三)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统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立教师配置监测与预警机制,推进教师配置超前布局,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新趋势,做好前瞻性谋划,优化各级各类学校师生配比。优化升级“特岗计划”,优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深入实施教育人才“组团式”支援帮扶计划,加强科学和体育美育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配备,提升师资均衡配置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扩大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引导银龄教师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五、深入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14] 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是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三个标志,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必须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路径。在“引进来”上,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教育优势地区,与国内薄弱点、空白点、交叉点、紧缺点对接,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在“走出去”上,要推动中国教育理念和模式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最终使中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一)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教育科研合作
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教育科研合作,让中国师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开阔眼界,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贡献。应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多向互动机制,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务实有效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要借力合作项目,培育打造一批国际教育合作品牌,既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又助力我国教育发展,不断彰显中国教育对外影响力。
(二)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留学中国”是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品牌象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教育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来华留学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2016年,我国成为亚洲最大、世界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国之一。面向2035,要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吸引高水平国际留学生,不断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要借力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完善留学中国网及海外社交矩阵等新媒体手段,不断扩大“留学中国”品牌影响力。同时,中国教育要走出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推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甚至中小学“出海”办学,与世界各个国家同台竞技。
(三)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路径是保持与教育类国际组织的密切合作。从国家层面,要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合作,用好“一带一路”平台,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主动参与、推动、主导国际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制定,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话语权。有条件的学校要勇于走向国际教育舞台的中心,积极拓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范围,大力培养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国际谈判的国际组织人才。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STEM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要利用好我国在这些领域的优势,推动相关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进一步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塑造中国教育形象,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中国教育经验,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20期
编辑: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