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阔蓝图里,有一片热土正熠熠生辉——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
这是一块全域位于天津市境内的“飞地”,正在融入京津、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的浪潮中谋求着最快发展,一座“产业新城、魅力飞地”强势崛起。
紧盯不放“建平台”,累计引进京津重点转移项目158个;全力以赴“盯项目”,“3+2+N”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完善,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97家;协同发力“抓科技”,省市两级创新平台达到36个……近年来,芦台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批新的合作成果折射出区域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位于芦台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的东方诚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是今年年初刚刚签约的近年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新项目。12月26日,该项目举行了试投产仪式,真正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这里将建成华北地区单体厂房面积最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是协同发展结出的又一最新硕果。
“2017年公司从北京搬迁过来,看重的是区位优势,从芦台厂区出发30分钟就能进入天津港,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东方诚智能制造产业园(河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晓刚介绍,几年间,企业建成多条国内目前最先进的钢结构生产线,海外订单逐年增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作为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芦台全力打造京津产业转移“新高地”,把优质京津资源不断引进开发区内,一批优质项目接连落地,不仅为芦台带来了经济上的增长,也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十年来,全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芦台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赵晨曦说,我们初步形成了以自行车、现代家居、智能采暖设备三个传统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两个新兴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2+N”产业体系。
芦台成为京津企业转移“热土”,离不开其精准的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在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可实现454项审批事项“一门办理”,1034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同时,芦台坚持实行了“一对一”精准服务,行政审批“全程代办制”持续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大服务、小审批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得到发展,为协同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优质的营商环境,贴心的政府服务,企业在芦台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今年我们从天津搬来,各项审批流程非常快。像异地办事的两头跑、折返跑,根本没发生,我们真是来对了。”优玻玻璃(唐山)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士正说。
在抢抓津冀共建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的同时,芦台加强同京津等地的协同合作,积极组织企业赴京津等地高校开展“揽英才 创未来”万企进千校活动。依托区位优势,加强同周边天津宁河区的对接,目前围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协议达到16项。交通一体化成果愈加显著,应急联防联勤、环保联防联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格局加速构建,区域承载力持续增强。
借“风”京津,芦台打好“融入”牌、唱好“对接”戏,与京津企业实现了“双向奔赴”,谱写出协同发展新篇章。(记者 闫航 实习记者 李冠橦 通讯员 于立安 孙达)
来源 |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 END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立即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