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条秋裤被翻出来穿上
当刺骨寒风终于割到了脸上
......
很多地方似乎没有秋天
一降就是十几度
短袖羽绒服简直无缝切换
(是你们吗,南方的朋友们)
寒冷的危害就只是“冻手”吗?
我们应当如何保暖?
冷,也是分等级的!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冷空气”可以划分为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四个等级。
最冷的,就要数“寒潮”了。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可以判断为“寒潮来袭”:
① 1日内降温幅度≥8℃,或2日内降温幅度≥10℃,或3天内降温幅度≥12℃;
② 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
而伴随着降温的,往往还有大风和雨雪天气,真是实实在在的“雪上加霜”!
冷空气来袭,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作为身体的最末端
手和脚往往是最先感觉到寒冷的器官
很多人一到冬季
每天都手脚冰凉
(不局限于女生)
冷空气的刺激也会使鼻腔变得十分干燥
打喷嚏、流鼻涕也是常见症状
当然
我们的身体也不是“吃素的”
遍布全身的“温度感受器”一旦感觉到冷
大脑就会发出相应指示
让各器官和系统都“High”起来
保持体温稳定
比如
↓↓↓
起鸡皮疙瘩、肌肉收缩、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流失;
打寒战、不断颤抖、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增加身体产热。
还有一个最常见的行为变化就是——
不想出门
甚至不想离开被窝!
“冷”会带来哪些健康隐患?
可不要小看了降温
“冷”带来的健康隐患是全方位的!
比如
↓↓↓
1. 呼吸系统
干燥的冷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受损、气道收缩,引起咳嗽、咳喘、痰液增多等呼吸道症状,并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
来自复旦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已经得了肺炎,那么低温会迅速增加其死亡风险,而且对流感相关肺炎患者的影响最大!
2. 心脑血管系统
冷空气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和脑部负担。
还会提高血管内斑块破裂风险,进而增加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疾病的发作风险。
3. 消化系统
气候寒冷会使胃肠道血液循环减慢,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肠道蠕动,导致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病症的出现。
天冷时,人的活动量往往减少,再加上吃得又比较油腻,消化系统的负担会大大增加。
4. 皮肤
不少人一到冬天,耳朵、手指、脚趾等“肢体末端”就容易生冻疮。
干冷空气十分容易导致皮肤出现干燥、瘙痒和过敏等问题。即便在温暖的室内,皮肤也可能很干。
5.关节问题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寒冷也会加重症状。“老寒腿”虽然不是冻出来的,但也确实很怕冷!
此外,研究表明,“冷”的健康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而且滞后时间较长(1天至4周)。
也就是说,并不是今天降温了,明天就生病了——很可能你今天的哮喘,是源于上周的大降温!
这些保暖误区你“中招”了没?
1.长时间泡脚、洗澡
最好都不要超过30分钟,水温也不要超过45℃,否则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2.不当使用取暖器
建议选择有“3C认证标志”的取暖设备,保持适宜温度,最好不要长时间开着,否则容易造成火灾。
3.室内烤炭火取暖,或在车内关窗开空调睡觉
十分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建议每隔一段时间打开窗户通风。
4.“宅”在家里完全不动
被窝虽好,但也可能越睡越冷!建议室内适度活动。如果天气好,也可以外出运动。
做好保暖,不要忘了这些事!
1. 合理穿衣
如果只打算穿三件衣服,那么可以:
最内层:贴身层,可选择棉毛衣或速干衣,怎么舒服怎么来;
中间层:保暖层,如抓绒衣、羊毛衫、薄羽绒背心等;
最外层:防风防水层,如冲锋衣、棉服、羽绒服等。
→→→
另外,要根据室内外温度及时穿脱衣物,“热出汗”和“冻感冒”可都不舒服呀!
2. 保护好头和脚
有的人,冬天骑车不戴帽子,或者还穿着夏天的单鞋,并且还不穿袜子!
相对来说,头和脚更容易散热,所以做好保暖至关重要。选择厚度合适的帽子、围巾、袜子、鞋子,否则真的会“冻掉头(脚)”啊!
3. 保温也要保湿
可以通过使用暖气、空调、电暖器等来调节室内温度。
调节室内湿度就交给空气加湿器或除湿器上场吧。
此外,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饮水量,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4. 适当锻炼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速度,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寒冷的能力。
5. 吃“好”一点
冬季应多吃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吃一些温性水果,如苹果、橙子、梨等。
同时,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最后,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有各类慢性基础疾病的人,都是比较脆弱、容易受环境变化影响的人群。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诊。
愿我们都能享受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
最后
起点新闻祝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