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周旭辉 周莎莎 徐文迪
乌镇西栅景区夜色迷人。记者 魏志阳 倪雁强 姚颖康 摄
剑桥大学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研究所协调员
戴安娜·阿尔瓦雷斯:
数字化转型中,不让任何人掉队
乌镇峰会进入了新的十年。展望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既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发现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方面: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全球事务的“优先级”,特别是在气候行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
我曾在联合国、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健康非政府组织等任职,多年来在多边合作领域工作的经历,让我见证了技术如何缩小或加剧不平等。例如,虽然5G和卫星网络可以为偏远地区带来触达互联网的机会,但是必须考虑是否负担得起、有没有足够的数字素养,还有当地的文化习俗。仅仅建设基础设施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要创造生态系统。
我认为,年轻人可以在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年轻人能够为可持续性和创新带来新视角,并且可以倡导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使用方面的道德实践,尤其是对边缘化群体的保护。参与全球政策的制定是令人充满希望的事业,但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使全球创新更符合当地现实。
所以,乌镇峰会开启下一个“十年”,是重新定义合作的机会——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的网络,更是人类连接的平台。这次来参加乌镇峰会,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数字化转型如何支持可持续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确保不让任何人掉队。
漫步乌镇,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这里正在推动数字世界的发展。乌镇峰会与其他倡议一道,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合作与创新的承诺。
总体而言,我期待在乌镇峰会与来自不同领域的领导者进行交流,交换有意义的想法,并参与“促进多边合作”的相关对话。正是通过这样的全球对话,我们才能制定政策,并培养出推动积极变革的伙伴关系,为塑造网络空间的共同未来作出贡献。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执行官
洪曜庄:
5G和人工智能为数字经济“涡轮增压”
乌镇峰会的国际化程度一直很高。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作为联合了全球联合移动运营商和数字生态系统的国际组织,与乌镇峰会和大会国际组织保持了多年良好合作,多次主办分论坛、对话沙龙等大小活动,与行业伙伴进行深度交流。从第二届大会开始,我本人也是每一年都不缺席。
今年,大会全新设立“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我很高兴成为首批获得个人奖项的7位获奖者之一。全球互联网正处于一个技术迭代变革的重要发展时刻,持续领导GSMA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升级,将是我持续努力的工作重心。
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将是引爆下一轮互联网行业大发展的新晋主角。在世界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在5G时代更是走上了引领性的地位。
我期待看到人工智能和5G技术能在中国得到有效融合,这将大大拓开两者的商用场景,对于数字经济的繁荣将起到“涡轮增压”的奇效。同时,在赋能实体经济的方向上,两者也将相得益彰,5G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千行百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同时,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释放发展潜力,5G也将提供坚实的支撑。
未来十年,我们将引导全世界的行业伙伴,充分利用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平台,坚定共识、深化合作、把握机遇,共创人工智能和5G融合发展的动人未来。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
方兴东:
变革刚刚开始,需要构建全球治理机制
自2014年起,我每年都来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见证了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发展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变化。
从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火热,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引领发展,今天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到来。我认为,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意味着互联网到了变革的时刻,这场变革会给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全方位的巨大变化。
人工智能是中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科技全球崛起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现在发展到达新的临界点,正加速进入暴风骤雨般的大规模应用部署阶段,也在变成主流的传播方式。人机结合的时代到来,无疑将会改变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这场变革刚刚开始,但可预见的是其过程复杂,超越具体国家、具体产业,可能带来隐私保护、社会伦理、就业等领域的重大影响,高度关联全人类生存发展。因此,需要全球制定规则,共同推动技术治理。
乌镇峰会这一互联网界的全球对话平台,其讨论的议题也是高度全球化的。本次峰会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这也是东西方高度关注的议题,特别是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和治理。
这次乌镇峰会是一次很好热身。围绕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各国共同探讨如何用好人工智能,构建全球治理机制,共克技术风险,这对于全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全球青年领军者
法拉赫·古尔·拉胡贾:
期待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成为生活的常态
身处汹涌澎湃的人工智能浪潮中,我们不仅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能把握机会去创造更灿烂的未来。
我叫法拉赫·古尔·拉胡贾,来自巴基斯坦信德省的一个小村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本届大会的主题强调弥合数字鸿沟,确保技术惠及所有人,并优先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我十分认同。
人工智能可以增强人们的素质、提高人们的能力。在我看来,这对于社会边缘群体来说尤为重要。此前,我参与开发了一款WhatsApp聊天机器人——Pakgpt。它是一个面向所有人提供本地化信息和工作机会,以此改变人们生活的平台。
在我的祖国巴基斯坦,农村地区的通信技术相对落后,访问互联网速度缓慢,在大多数地区人们只能使用2G网络。Pakgpt就在解决这一问题,即使在低带宽连接下,它也能高效运转。在开发过程中,我还与巴基斯坦信息安全协会在网络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积极向农村女孩们展示如何通过Pakgpt获取信息、技能和就业机会。
对于未来十年,我非常期待能看到沉浸式AR和VR、人工智能驱动的“助手”、智能家居和量子计算等充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虚拟工作空间、个性化内容和增强的网络安全将也成为常态。当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比如平衡个性化与数据隐私、解决数字鸿沟以及管理AI驱动的错误信息。
我渴望与其他青年领军者一起参与、学习和成长。
英国国际教育协会主席
戴维·兰珀:
科技飞速发展,人类也要学会如何善用
我第一次来到乌镇,看到这个古朴的水乡在举办如此充满未来感的会议,真是令人兴奋的奇妙组合!
我受邀参加21日举办的互联网公益慈善论坛,很荣幸能够参与讨论数智赋能的议题,很期待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组织和嘉宾在前沿、创新、发展等话题的碰撞与启迪中建立合作。
我注意到,此次乌镇峰会的关键词包括“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如何善用科技,赋能青少年的发展,正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和各个论坛上,我们已经看到、听到和了解到很多关于技术的惊人进步。但是,如果这些进步不能有效地赋能人类,又如何去期待一个真正和谐而可持续的未来呢?
所以,在如今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创造人与技术,特别是年轻人与技术之间的和谐,推动互联网环境和社会发展,不能仅停留于学术探讨,更应当成为实践的指导准则,号召我们行动、行动、再行动。
作为英国国际教育协会(BIEA)的主席,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协会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国际青少年科创大赛、青少年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训与提升计划以及与学校、政府和行业的合作,增强青年应对现实挑战的能力。每年,我们集聚来自40多个国家的年轻人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在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信心。
我希望能够与中国的代表们并肩合作,这也是我这次来到乌镇的使命。
未来希望通过与中国的更多合作,促进年轻一代为全球技术进步注入活力。
更多新闻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拜喆喆 来逸晨 姚颖康 魏志阳 杨一凡 林婧 周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