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新年快乐。
每年伊始,我都会给这一年起一个关键词,作为一年的方针和思路。
2021 年是「平衡」,2022 年是「灵活」,2023 年是「健康」,2024 年是「清醒」……
今年,我想用这个词:「渐进」。
渐进,是一种对生活不疾不徐的态度。如同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所说的:我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某几个重大的决定左右的,而是由每一天那些细微而重复的行为来决定的。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靠的或许不是设立什么样的计划和目标,而是如何在每一天的日常和平淡里,利用习惯的力量,向自己想要的方向走近一步,再走近一步。
按照你想成为的样子去生活,直至你成为它。
所以,今天,我想跟你分享6个简单有效的习惯。它们非常容易上手,但日积月累,足以让我们在一天天的持续践行里,变得更加从容、坚定和强大。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够离自己想要的状态,更近一点。
保持有营养的信息摄入
经常有人问我:想变得更聪明,有没有什么简单直接又能快速生效的办法?
我一般都会这样回答: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试着去读一些需要稍微动脑才能消化的、有一定阅读难度和信息密度的内容。
原因很简单:你如何使用大脑,大脑就会往对应的方向去塑造。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下意识地培养自己动脑的习惯,那么当遇到问题时,大脑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动起来,压根不需要你去推动它。
许多人在百无聊赖时会刷短视频和碎片信息,看一些没有营养的资讯,以此来消磨时间。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坏处,但其实,这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影响着他们的深度思考能力。
同样,许多人热衷于看一些低信息密度的、劣质的、撩拨情绪的内容,看的当下可能会觉得很舒服、很轻松,但长此以往,损害的是大脑阅读和消化高强度信息的能力。
所以,不妨趁新年伊始,让自己培养起这么一个简单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信息渠道,摄入更有营养的信息。
可以先从这几个简单的步骤开始:
1)如果你在阅读一些内容时,觉得读起来非常流畅、毫无难度,甚至觉得它说中了许多你内心的想法,那么或许就要注意了:有没有可能是它为了吸引你去阅读,而刻意在迎合你、「适配」你?如果是这样,可能就要适当减少对它的摄入。
2)如果你读到一些内容,觉得有点烧脑、很耐咀嚼,值得进一步挖掘,那么不妨看看它的原始出处是什么,试着去溯源,找到一手来源,把它加入到你的信息渠道里面,有意识地放入日常的阅读流程之中。
3)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被动地接收别人推给你的信息,比如平台的算法推荐、朋友或群里分享的内容,那么不妨试着减少这一类被动阅读,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主动阅读。
如何进行主动阅读呢?先把你关注的信息渠道列出来(可以是博主,可以是网站,也可以是其他信息源),然后按照它们的更新频率、篇幅长短、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的强度,做一张简单的日程表,把它们安排到一周里面的不同时间去阅读。
比如:有些资讯类的信息,我可能就会安排在每天中午大致看一下;有些观点类的内容,我可能会安排在工作间隙用来转换脑子;而有些比较专业的长内容,我可能就会安排在周末的晚上阅读学习,诸如此类。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即可。
慢慢来,把这种阅读模式逐步内化到自己的每一天里面,让它成为一种习惯。用高密度的信息,训练你大脑对「思考」的接受程度。
你可能会发现,不知不觉,你就已经适应了动脑,处理复杂的问题和情境,也似乎不再是难事了。
练习放松的身体状态
这个说法乍一看可能有点奇怪:放松,难道不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吗?为什么放松还需要练习呢?
实际上,许多人的问题正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实在太容易紧张了,很少能够真正地处于放松的状态之中。
你可以用这三个问题,简单地做一个自测:
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很容易感到疲倦,哪怕没有熬夜,也容易精力不济、困倦无神?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是不是总是觉得身体有些僵硬、酸痛,甚至有点呼吸不畅?
脑海里是不是经常有很多杂念,很容易被打断专注状态,容易产生思维反刍?
如果你这三种情况或多或少都有一点,那么,你可能正在遭受「过度紧张」,你的身体正在告诉你:你需要放松了。
原因在于:当面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压力时,许多人会对它进行过度的评估,把它看得比实际情况更严重,于是更容易处于「过度反应」的应激状态之中。
一旦这种应激状态长期持续下去,我们的身体就相当于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不断在产生「磨损」。
而适当的放松,就是打破这种应激状态,激活副交感神经,让身体进行自我调节和修复,让它从重负中摆脱和缓解。
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练习有效的放松呢?
1)避免长时间用同一个姿势做同一件事。站着,坐着,走动,拉伸,尽量频繁地变换身体的姿势。记住:我们的身体不是设计来长时间一动不动的。最好的休息不是一直坐着,而是不断交替活动。
2)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放松方式。用鼻呼吸,腹式呼吸,慢一点,深一点,每分钟6-10次呼吸。这可以有效地激活副交感神经,让内心安定下来。
3)渐进式放松:先有意识地收紧局部肌肉,保持大约5秒钟,再缓慢地放松对应肌肉,持续大约30秒。自上而下,从头部、脖子、肩膀,到身体,手,腿,最后到脚趾。这可以让身体更好地感受到「放松」,进而缓解疲劳。
4)多调动嗅觉:比如,闻不同的饮料和食物的味道;用新鲜水果或香水帮助自己安眠;记住和分辨自己使用的物品的气味;用不同的芳香产品刺激嗅觉,等等。这可以更好地激活大脑的内感知系统,起到缓解压力和舒缓心情的作用。
3
试着允许自己慢下来
我们总是在不间断地跟时间赛跑,担心自己没有最大化地把时间用起来,处心积虑地想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希望能够比别人(和自己)更快一步……
有多少次,你总是试图对自己说「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又有多少次,当你在娱乐、玩耍和休息时,会对自己说「我是不是应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但实际上,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一直过得不快乐。
我们永远活在对「当下」的忽视,和对「未来」的追赶之中。每当我们赶上未来时,它在我们手中便失去了价值,于是被我们看都不看地抛在身后,继续去追赶另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
所以,我想对你说的是:新的一年,不妨培养这么一种心态,让自己慢下来,允许自己慢慢来。
试着告诉自己:并不是永远都要争先求快。生活很多时候并不在于未来的某个节点,而就在眼下我们能够实实在在触碰到、感觉到的每一个瞬间当中。
当你把目光聚焦到当下的每一刻,你才是真真正正在把握着自己的生活。
试着允许自己「偷懒」,允许自己什么也不做,就这样静静坐着发呆。让思绪放空,看脑海里的想法起起落落,浮浮沉沉。
试着允许自己不带目的地出去走走,感受阳光、风、空气和声音,感受身体跟城市的触碰和交互。
试着允许自己不插嘴、不走神,专注地跟别人沟通交流,听别人讲话,投入进去,多听少说,少评判、少反驳、少输出。
试着允许自己忙里偷闲,主动掌控工作和学习的节奏,用适当的娱乐和休闲换换脑子,放松心情……
当你张开双臂拥抱生活时,生活也会回应以拥抱。
4
养成随时锻炼的习惯
很多人觉得:我每天都又忙又累,哪有时间去锻炼身体?但恰恰是这样,才更需要去锻炼身体。
原因很简单:锻炼身体,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够提升我们精力上限的方式。它不但可以帮我们摆脱疲劳,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耐力,让我们能够支撑更久,更不容易感到疲倦。
换句话说:要对抗疲劳和压力,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不是让自己「躺平」,而是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充满活力,用高能量的状态,去减少压力的冲击。
许多研究发现,运动能够增加大脑中各脑区的血清素含量。这不但能够改善心情,也能提高全脑协作的能力;2016年一项元分析发现:运动有利于缓解抑郁症,效果跟抗抑郁药一样好,副作用也更少。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久坐时,大脑中的部分脑区会出现短暂的缺氧现象。尽管并不严重,但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对神经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而如何消解这种缺氧呢?答案是起来活动。哪怕只是轻微的活动,也可以有效规避这种情况。研究发现:比起静息不动的小鼠,运动的小鼠大脑中这些缺氧区域,减少了52%。
如果你真的非常忙,没有条件去运动,那么一个好消息是:你可以把少量多次地把运动平摊到每天的时间里面(学术上叫作「分散运动」,又称「零食运动」)。哪怕你每次只是起来活动一下,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次「分散运动」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生效呢?答案可能超乎你的认知:一分钟就可以。
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不进行正式的、大量的运动,而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穿插多次数分钟的分散运动,对改善情绪、缓解压力、提高精力上限,同样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简而言之,只要是动起来都可以:可以是原地跑步、上下楼梯、冲刺短跑,等等。甚至是做一些简单的拉伸,也有一些效果。
所以,不妨把这个新年作为起点,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见缝插针运动、锻炼的习惯,它所带来的效果和收益,可能会远超你的想象。
5
尝试使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惯用的思维方式。它既是我们处事的捷径,但某种程度而言,也会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枷锁。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简单的道理是:这些默认的思维方式会成为我们的「框架」。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动,其实都会局限在这个框架里面,很难真的跳出来,从更广阔的视野去切入。
如果一切顺利那当然是最好的,但一旦在行动过程中,遭遇到阻碍和挑战,我们很多时候是无法跳脱出自己框架的局限的,只能在框架里面不断打转、徘徊,尝试换一条路径去抵达终点。
但是,如果真正有效的路径,压根就不在固有的框架之内,而是在框架之外呢?
所以,这也是我想跟你分享的:试着培养这么一种思考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采用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样,当我们感受到自己被框架困住时,我们就更容易发现它的边界,更容易让自己「迈出去」。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习惯在行动之前先把所有的可能性、风险和对策全都考虑清楚,那么,请试着换成:不要想太多,先行动,遇到问题了再随机应变。
如果你习惯从其他人出发,以其他人为中心考虑问题,那么请试着换成:从自己出发考虑问题,以自己的感受为先,不要打压和抑制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习惯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事物,那么请试着换成:以感性为主,关注你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跟随内心的倾向和直觉。
诸如此类。
这有助于强化我们的认知灵活性,让我们能够更灵活、更具弹性地适应未来不确定的环境。
6
建立一个每天长期耕耘的时间
无论你有多忙,每天都尽量拨出30分钟,用来做「长期来看,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这是一个足够简单,但又足够有用的方法。
它包括这几类:
待在待办清单上面很久都没有处理的事情;
需要长时间一步步去耕耘的事情;
最重要的:付出一次行动、可以长期受益的事情。
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你的待办清单里面,是不是有很多项目,可能是一时兴起,可能对自己有帮助,但又不是那么重要和着急,因此放了几个月都没有去碰过?那么不妨用每天30分钟去各个击破,把它们搞定。
你可能有一些一直想做的事情,比如:写一份教程,学一门技能,考一个证书……但由于它们不是很重要,因此一直都没有行动过。那么,不妨把它们分配到每天30分钟的时间里,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也许,不知不觉之间,它们就被你攻克了呢。
至于第三点,就更常见了。比如:
给家里某个脏乱差的角落做整理和动线规划;
为一直想买但没时间研究的东西做一做功课;
试着用模板、流程和其他工具,将自己的工作尽可能自动化;
试着研究每天都要用的软件,看看有什么快捷键或更高效的应用方式……
这就是长期受益:一件事情,你当下立刻把它做完,它很快就能生效,并且能持续产生作用,提高你的效率,减少你的困扰。
大多数时候,我们是「懒」吗?其实也不是。处理这些问题,并不真的需要耗费我们多少时间。但大脑就是会不断地忽视它们,不把它们纳入「需要解决」的范畴里面。
我们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思考和关注这些事情,并人为地把它们的优先级调高,克服大脑的惰性。
从本质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去优化和调整我们的「生活系统」的做法。我们每一次的调整,都是在使这个系统更加贴合我们的习惯,使我们用起来更加顺手。
记住:系统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调校出来的。
试一试,以新年为契机,动手优化和调整自己的生活系统。你也许会发现,生活会变得更顺手、更方便。
2025年啦!
祝愿每位朋友在今年,都能朝着自己想要的样子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