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治愈心灵,经典语录共鸣
触达内心,找到自己,遇见独一无二的有趣灵魂
也许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正拿着一杯咖啡,在人行道上走着。
你突然闪现这样的疑惑:上班像个流水线的工人一样机械重复着一件事,要不要辞职?
也许有那么一瞬间,你会觉得人生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荒谬。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哲学的三大主义:虚无主义、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
了解完这三大主义,也许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你已经有了答案。
01
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是对荒诞生活的沉默回应。
它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生命没有固有的意义。所有的努力、梦想、甚至是爱,最终都会归于虚无。
比如你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反而被告知“你的业绩并不突出”。
你开始感到一切都没有意义:无论多努力,结果似乎永远不会改变。
虚无主义像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坐在生命的剧场角落,低声嘲笑着我们那些看似热烈的追求。
它给了我们一种“自由”:既然一切都毫无意义,那我们又何必在意规则、传统或社会的期待?
在这种冷漠的认知中,虚无主义者找到了一种解脱。
然而,这种解脱往往是被动的。
他们很可能选择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等待生命的自然终结。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躺平”。
虚无主义的问题在于,它太过冷漠。
它让我们脱离了与生活的连接,让我们很多人自暴自弃。
当然,也有些人会反思:如何改变现状。
正是在这个十字路口,存在主义出现了。
02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则提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哲学立场。
它并不否认生活的荒谬,而是选择主动应对这种荒谬。
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存在先于本质。
想象一下,你正在为一份枯燥的工作苦苦坚持。
如果你决定辞掉工作,追求任何让你感到充实的事,那这便是你赋予生命的意义。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抛弃家庭,只为实现他的艺术梦。
存在主义告诉你,生活本来就没有预设的剧本。
你并不是为了某种“天生注定”的使命而存在,而是完全自由地去定义你自己。
然而,这种自由也带来了沉重的责任。
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所言:
“人注定要自由;一旦被抛入这个世界,他就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
你不仅要对你的选择负责,还要承受由此带来的后果。
比如,如果你为了追逐梦想而放弃稳定的生活,你必须接受经济上的不确定性。
这种对责任的接受,正是存在主义有别于虚无主义的地方。
03
荒诞主义
如果虚无主义是冷漠的旁观者,而存在主义是命运的抗争者,那么荒诞主义便是冷静的和事佬。
荒诞主义并不试图否认生活的荒谬,而是鼓励我们与这种荒谬和平共处。
荒诞主义的核心思想来自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
他提出,荒诞是人类试图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宇宙中寻找意义时产生的矛盾。
这种矛盾无法解决,但它也不必引向绝望。
加缪认为,我们应该拥抱荒谬,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自由。
加缪用西西弗的神话阐述了这一观点:
西西弗被迫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每当他接近顶峰,巨石又会滚落山脚。
他的努力是徒劳的,但加缪认为,我们必须想象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在这个过程中,意义并不是由任务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态度决定的。
荒诞主义是一种妥协,它既不逃避生活的荒谬,也不试图强行赋予生活意义。
它教会我们如何在无意义中找到些许满足。
写在最后
或许,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矛盾。
正如你现在喝的这杯咖啡,终究会被你喝光,但你每喝一口,仍然可以品尝到苦涩与甘甜交织的瞬间。
与其追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如问问自己:“我愿意如何活出自己?”
你要找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将决定你如何面对生活的荒诞、痛苦与短暂的喜悦。
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前行吧,也许下一次,你不再只是一个端着咖啡思索的人,而是一个用自己方式书写生命意义的创造者。
点个「 在看 」、「 赞 」 与 「 分享 」
关注公众号 收获治愈与温暖
关注视频号
与文字为伴,让灵魂在字里行间自由飞扬
往期回顾
文中图片均为原创,禁止盗用